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绿肥田(包括黑麦草与紫云英混播间作田、冬闲田)早稻如何省工获高产的内容时,将已研究4年的一条简化、省力、省工、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即早稻穴直播栽培法,供大家参考与评鉴, 一、早稻穴直播栽培法研究目的早稻穴直播是指冬闲田、蔬菜田、翻耕较早的绿肥田和适时收割的黑麦草与柴云英混播饲料田等。这类田在本地一般于4月中旬可以翻耕利用,径耕耙(?)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德安县农业局连续3年在蒲亭镇附城村许河渭、杨俊道、杨俊才等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早稻直播试验示范。2008年直播早稻平均亩产405千克,高的达445千克,且具有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等优点,操作也简单易学,非常适应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状况的需要。从实践情况看来,早播直播要夺得高产,有几个技术性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金衢地区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搭配与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目前金衢地区双季稻生产存在的早晚稻生育期衔接矛盾、早晚稻适宜高产主栽品种不突出以及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种植问题,通过开展双季稻周年高产高效研究,探讨适宜金衢地区的双季稻周年高产品种结构和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早稻‘中嘉早17’直播搭配晚稻‘甬优15’手插模式的周年产量最高,达到18175.5 kg/hm2,周年效益达19519.5元/hm2;早稻采用‘中嘉早17’直播搭配‘甬优15’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28584.0 kg/hm2,周年效益为14854.5元/hm2;早稻采用‘株两优609’直播搭配晚稻‘钱优0506’机插模式的周年产量为15549.0 kg/hm2,周年效益为16867.5元/hm2。金衢地区种粮大户早稻采用直播方式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株两优609’或‘金早09’等,搭配机插晚稻‘甬优15’或‘钱优0506’;大户选用双季机插模式,早稻可选择‘中嘉早17’等中、迟熟品种,搭配‘甬优15’或‘钱优0506’等品种,即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又可合理安排播插和收获时间。  相似文献   

4.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和高产稳产等优点 ,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我国北方 50年代曾大面积推广水稻直播 ,黑龙江省80年代以前水稻直播占到 70 % ,南方 60年代也采用过直播技术。但由于平整土地、全苗匀苗、杂草危害和容易倒伏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阻碍了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速度。最近几年来 ,由于种粮效益较低 ,特别是种植早稻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加之一些高效除草剂的出现和栽培技术的突破 ,水稻直播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安徽省常年早稻种植面积约 3 8.7万hm2 ,近年来早稻直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对稳定早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近年来直播稻种植的气象服务需求,开展直播早稻适宜播种温度研究。以南昌地区的常规种植早稻‘湘早籼45’为研究对象,设置3月26日、3月29日、4月2日、4月5日以及4月10日共5个播期,研究分析不同播期下直播早稻的出苗率、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成苗率与出苗期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直播早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气温对苗高和叶龄变化有明显影响。连续3~5日平均温度达18℃,日最低气温在15℃以上时,有利早稻直播。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衡东县在抗灾改种中,用常规早稻品种中早39作倒种春,获得超出预期的高产,生育期合适,农艺性状好,表明该品种适宜用作灾后改种倒种春。生产中要把握直播、力争早播、大用种量、确保全苗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农村年轻劳动力迁移减少和人口老年化所导致的对粮食作物生产积极性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探究投入劳动力更少的水稻种植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高产品种的种植模式已迫在眉睫。通过2017—2019年的大田试验比较了当前常见且易于推广的2种种植方式,以及筛选了便于购买的早稻品种14个和晚稻品种12个,其种植方式为模拟机插秧和机直播,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不同早晚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能够比移栽缩短生育期,其中早稻直播平均生育期较移栽缩短7 d,晚稻平均缩短8 d,且直播的生育期比移栽的波动范围更小,表现更为稳定;每年全年年均产量均表现为直播显著高于移栽,其中2017年高出29.71%,2018年高出12.37%,2019年高出7.15%,并发现产量和不同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会受品种、种植方式和年度的极显著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协方差检验可知,产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存在正相关性,表现为产量随着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而增加,其直播方式的线性回归的决定系数(R2)均高于移栽方式。综合比较得出,早晚稻种植方式中均以直播方式表现更佳,筛选出了与直播方式配套的稳定高产(3 ...  相似文献   

8.
<正>早稻直播具有节省人力、不用秧田、降低成本等优点,但也存在栽培风险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前期低温冷害、烂根死苗,中后期群体失当、杂草为害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直播早稻  相似文献   

9.
<正>早稻直播是将稻种消毒浸种催芽后,直接播种到准备好的大田内。它生长快、返青早,减少了薄膜育秧覆盖、拔秧和移栽等环节,每亩产量一般在500公斤以上,比移栽早稻产量高而稳定,因而受到农户的欢迎。一、直播早稻生育特点1.分蘖多,分蘖早,分蘖节位低。与移栽早稻田比,因秧田有较深的水层,播种量大,育秧面积小,  相似文献   

10.
廖杰江 《耕作与栽培》2005,(3):52-52,54
2004年在广西阳朔县进行早稻直播栽培试验,免耕直播产量496kg/667m^2,比耕作直播增产8.9kg,增长1.83%,增收节支30.9元,增长9.18%。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肇庆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究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2010—2012年在广东肇庆怀集县,对钵毯机插、毯状机插、机直播和人工手插4种种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上,2010年早稻,钵毯机插、毯状机插和机直播均比手插低,分别低1.28%、0.96%和7.69%;2011年早稻,也分别较手插低了0.45%、0.67%和8.29%;2012年早稻,则比手插分别提高了12.52%、11.22%和0.00%。3年中,机直播的平均日产量都高于其他种植方式。在经济效益上,2010年早稻,钵毯机插秧、毯状机插和机直播的成本均比手插低,净利润分别增加1.43%、2.14%和-10.84%,而2011年的成本分别较手插变化2.28%、2.28%和-5.90%,净利润分别下降了3.68%、3.20%和10.62%,2012年的成本分别较手插变化2.28%、2.28%和-5.90%,净利润均有提高。由此得出,毯状机插和钵体机插较适用于肇庆早稻生产,而机直播不同年份间产量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2.
晚稻田中混杂早稻,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农户时有反映,为此,笔者会同有关农技干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1混杂原因分析1.1田间残留早稻种子而造成的混杂晚稻秧田残留早稻种子晚稻秧田前一年种过早稻,早稻收割时种子脱落,随晚稻插种而翻耕入土,当年没有发芽出苗,第二年做为晚稻秧田,随晚稻播种而翻到了土表,随晚稻一起发芽出苗,然后被移入大田,田间表现为明显的提早抽穗结实。大田残留早稻种子前一年种过早稻,第二年移栽或直播晚稻,移栽时因翻耕迟,残留的早稻种子发芽迟,抽穗结实也迟,田间不易被发现;直播时与晚稻差不…  相似文献   

13.
正直播稻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等优点,易被广大农户所采用,在南方稻区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不管是早稻还是晚稻地方都普遍采用。但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的危害逐年上升为主要杂草之一。在抛秧稻田危害也相当普遍,主要原因是因稻田前期干干湿湿环境有利于千金子杂草的发生,这是千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水稻旱直播的技术指标和生育期关键技术措施方面对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为水稻旱直播种植获得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现阶段,应用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阐述了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流程,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13—2014年以常规早稻‘中嘉早17’、杂交早稻‘陵两优104’为材料(早晚兼用),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了双季稻直播、手插秧、点抛秧(丢秧)和机插秧的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2个品种均以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平均为9.17 t/hm2(8.28~10.10 t/hm2),晚稻2013年以机插秧和手插方式产量最高(8.78~8.79 t/hm2),2014年以直播和机插秧方式产量最高,分别为(8.05~8.20 t/hm2)和(7.79~8.03 t/hm2)。在播、插期相同条件下,早稻直播与手插秧、点抛秧、机插秧的全生育期差异不大,晚稻直播推迟播种13~15天,全生育期缩短了5~8天。手插秧、点抛秧分蘖消长呈早发稳升缓降型,机插秧呈缓发速升缓降型,直播呈速发速升速降型。不同种植方式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存在年间差异,其中2013年以点抛秧最高,直播、机插秧次之,2014年以机插秧最高,手插秧、点抛秧次之。由此可见,采用早晚兼用的品种搭配方式和机插秧栽培,有利于双季稻产量形成及其构成因子间的协调,同时缓解双季稻机插秧的季节矛盾。  相似文献   

17.
李茹 《中国种业》2018,(1):78-79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水稻种植技术的又一次革命,省时、省工、高效,通过在汉中市城固县进行2年的直播稻示范种植,摸索出了直播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创造了百亩直播示范788.8kg/667m2的高产记录,为汉中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适宜的肥料运筹模式,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在实地机插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3种肥料运筹模式(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高产推荐施肥和控释复合肥施肥)对双季早稻产量构成、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和茎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模式的平均实际产量达8201.7 kg/hm~2,且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和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在每穴有效穗数、公顷有效穗数、理论产量上均显著大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在千粒重上均显著小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改善双季早稻机插的群体结构,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并减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促进生育中、后期主要器官内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提高水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增加群体生物学总量而达到增产。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作为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施肥技术模式,对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进行工艺改进,也可有望成为该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高产的一种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9.
原旱稻3号是新乡市原阳沿黄农作物研究所、河南长河种业有限公司以辐2115/中作93作母本,原89—42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成的一个高产、优质、广适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山东的黄淮流域作夏播旱稻种植。早稻适合于直播和移栽。该品种于2012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2041,新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A007770E。  相似文献   

20.
正直播稻等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等优点,易被广大农户所采用,在南方稻区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不管是早稻还是晚稻地块都普遍采用。但随着这一技术的推广,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的危害逐年上升为主要杂草危害之一。千金子在抛秧稻田的危害也相当普遍,主要原因是稻田前期干干湿湿环境有利于千金子的发生。现将千金子的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