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养鳖池3280m^2,放养50-150g的中华鳖幼鳖7211只,1.5-2只/m^2,搭养少量鲢鳙夏花以调节水质,投喂含蛋白质45%-48%的优质甲鱼全价配合饲料,适当投喂福寿螺肉及海鱼,采取综合防治病害措施,经5-6个月的饲养,共产400-1000g的商品鳖6679只,3280kg成鱼11251kg,幼鳖的成活率为92%,总产值65.8万元,生产开支为45.8万元,获纯利20万元,每平方米61元  相似文献   

2.
复合维生素添加剂对鳖的促生长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多种维生素按不同配方制成4种复合维生素添加剂,分别以0.5%的添加量掺入基础饲料中,制成4种试验饲料;用试验饲料饲喂幼鳖25天,观察促生长效果,试验分两期进行,经筛选及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多维3号复合维生素添加剂具有显著的促生长功效,投喂多维3号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幼鳖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29.29%,饲料系数降低19.38%。  相似文献   

3.
闫有利 《水产科学》1998,17(3):27-29
利用玻璃温室采光加温和塑料大棚采光增温两种方式,分别在越冬前和越冬后进行稚鳖和幼鳖养殖,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结果:稚鳖经100天的饲养,平均体重从3—5g长到72.25g,平均日增重0.68g/只,饵料系数为1.30,成活率94.66%,单产为1.29kg/m2,幼鳖经73天饲养,平均体重从72.25g长到251.57g,平均日增重为2.46g/只,饵料系数1.26,成活率97.32%,单产3.12kg/m2。此种养殖方式,为北方地区人工快速养鳖,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对鳖的促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3个饵料组,即添加光合细菌(PSB)的配合饵料组、不添加PSB的同一配方饵料组、全动物性饵料组,均放养规格213~220g的鳖种,在水温30±1℃的池内,经90天的养殖对比.以添加PSB配饵组生长最快,平均每只鳖日增重4.75g,日增重率为1.47%。证明投喂添加PSB配饵对养鳖有明显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面积为3亩的稻田中投放167克/尾幼鳖100只,鲢鱼寸片150尾,鳙鱼寸片50尾。经过六个月的精心饲养,收成鳖38.4公斤,鱼31.4公斤,稻谷亩产532公斤,饲料系数1:1.83。投入产出比1:2.3,亩均收入超过1200元,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吴东  李吕木 《畜禽业》2000,(5):37-38
生长猪饲喂A、B、C 3种日粮,A、B、C的消化能均为12.7MJ/kg,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70%、0.75%、0.80%,A、B、C赖氨酸/消化能比分别为0.55g/MJ、0.59g/MJ、0.63g/MJ。结果表明,饲养4周时,头均增重B>C>A,D、A间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A>C>B,D、A间差异显著(P>0.05);饲养8周时,头均增重B>C>A,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A>C>B,B、A间差异显著(P<0.05),3组间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比较A>C>B,综上所述B粮为最优。  相似文献   

7.
李莉  陈昌福 《水利渔业》2000,20(4):35-36
将红霉素(EM)、氯霉素(CP)和土霉素(OTC)分别按50、150和300μg/g用量添加在配合饲料中投喂中华鳖稚鳖,结果表明,饲喂拌有EM、CP和OTC的药饲对供试中华鳖稚鳖的摄食量和增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而相同抗生素不同添加剂量对中华鳖稚鳖的增生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中之  于宏 《齐鲁渔业》1999,16(3):38-40
在假睛东方豚越冬期间,通过68天试验表明,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E对假睛东方豚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平均日增重0.76g,比未加维生纱C和E之前提高8.5倍,日均死亡率降低51%,维生素C和E的添加量分别占饵料的3 ̄5‰和1 ̄2‰为宜,投喂后2 ̄3周见效。  相似文献   

9.
南方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江河水系,常见个体3-5kg,最大个体50kg,为广温性凶猛鱼类,生活水温0-38℃,适宜生长水温18-32℃,PH值范围6-9,最适7-84,耐低氧能力较强,水中溶氧3mg/L能正常生长,低于2mg/L出现浮头,1mg/L造成大批死亡。南方大口鲶生长快、适应性广、肉质嫩、味道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大型优质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亲睐,因而被在面积推广养殖。现将其商品鱼殖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1 池塘养殖1.1 池塘条件主养南方大口鲶的池塘,面积500-150…  相似文献   

10.
饵料结构对河蟹养殖池塘氮、磷收支和污染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走访和实验分析,比较了3种投饵结构下河蟹(Eriocheirsinesis)养殖池塘在氮、磷收支和实际污染强度方面的差异。1种饵料结构以冰鲜鱼为主,另2种含配合饲料,按照配合饲料使用量不同,分为低于1000kg/hm2组和高于1000kg/hm2组。结果显示,以冰鲜鱼为主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3.02kg(1.10%)+饵料272.18kg(98.90%)=渔获物31.92kg(11.60%)+伊乐藻136.18kg(49.48%)+底泥沉积79.53kg(28.90%)+尾水排放27.57kg(10.02%),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26kg(0.42%)+饵料61.02kg(99.58%)=渔获物1.49kg(2.43%)+伊乐藻15.01kg(24.49%)+底泥沉积41.94kg(68.44%)+尾水排放2.84kg (463%);配合饲料使用量低于1000kg/hm2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49kg(2.74%)+饵料159.09kg(9726%)=渔获物45.55kg(27.85%)+伊乐藻136.18kg(83.25%)+底泥沉积-39.26kg(-24.00%)+尾水排放21.11kg(12.90%),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53kg(1.57%)+饵料33.30kg(98.43%)=渔获物475kg(14.04%)+伊乐藻15.01kg(44.37%)+底泥沉积11.90kg(35.18%)+尾水排放2.17kg(6.41%);配合饲料使用量高于1000kg/hm2 的养殖池塘氮收支方程为:苗种413kg(2.51%)+饵料160.42kg (9749%)=渔获物43.73kg(26.58%)+伊乐藻136.18kg(82.76%)+底泥沉积-34.52kg(-20.98%)+尾水排放1916kg(1164%),磷收支方程为:苗种0.40kg(1.17%)+饵料33.91kg(98.83%)=渔获物3.82kg(1113%)+伊乐藻15.01kg(43.75%)+底泥沉积12.58kg(36.67%)+尾水排放2.90kg(8.45%)。与投喂冰鲜鱼为主的池塘相比,使用配合饲料可使N沉积率由10.62%上升至25.81%,P沉积率由2.02%上升至1267%,养殖水体总氮、总磷分别由2.30mg/L、0.237mg/L下降至1.60mg/L、0.181mg/L,尾水的N、P年排 放由2757kg/hm2、2.84kg/hm2下降至19.16kg/hm2、2.17kg/hm2。上述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污染强度较低,使用配合饲料可以进一步降低其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11.
鲈鱼对浮性配合饵料中镉的积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试验研究了浮性配合饵料置于镉(Cd)污染的海水后,吸附Cd的能力及鲈鱼摄食及Cd污染的配合饵料后,Cd在鱼体内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配合饵料置于海水中60min后吸附在饵料中的Cd,要比水中Cd的浓度高出数十倍,当配合饵料Cd含量为3mg/kg(干重)经42d的喂养,鲈鱼肌肉和肝脏中的Cd含量分别可达127和0.265mg/kg(湿重),最大富集系数分别为0.196和0.323,当配合饵料中Cd含  相似文献   

12.
放养量4.5-6kg/m^3,饲养期约100天,单产27.0-32.6kg/m^3,饵料系数1.3-1.75,成本利润率56.9%-75.2%,能量转换率17.9%-23.9%。试验表明在我国北方网箱养非鱼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内外兼治甲鱼穿孔病获成功1994年6月8日深圳龙岗区农技推广中心碧岭养殖基地从湖南岳阳地区购进一千只幼鳖,平均重0.15kg,经检查绝大部分幼鳖体表无伤病,路途中死亡3只,解剖属挤压窒息死亡。幼鳖经20ppm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2分钟消毒后放到300m...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AP301蛋白饲料对稚幼鳖的促生长效果,进行了两组实验,稚鳖经65d饲养,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率提高37.4%,饲料利用率提高39%;幼鳖经77d饲养,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率提高19.55%,饲料利用率提高17.2%。实验结果显示AP301可以替代白鱼粉,其添加量可占到饲料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15.
50DE微囊营养强化轮虫DHA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50DE微囊DHA营养强化饵料强化轮虫试验,结果表明:试验A、B两区强化6小时后轮虫DHA/FA含量由最初的未检出上升为1.5%、4.0%,12小时后达到最高峰,分别为7.5%和10.3%、而对照C区在24小时试验区间DHA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16.
叶素兰 《内陆水产》2002,27(10):22-22
为降低甲鱼养殖的生产成本,探索甲鱼的最佳饲料配方,笔者2001年7月1日~9月1日在浙江海洋学院养殖试验基地,在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中添加益菌多,对平均体重为65克的幼甲鱼进行投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条件试验池为有沙露天精养池,每口池塘面积为24米2,水深0.4米,共8口。1.2试验对象各组放养平均规格为65克的中华鳖,放养密度为8只/米2。共计放养幼甲鱼2204只。1.3试验方法试验共分2组,第1组为试验组,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5%的益菌多;第2组为对照组。每组4…  相似文献   

17.
彭泽鲫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适合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以蛋氨酸(Met)、赖氨酸(Lys)2种必需氨基酸(EAA)和维生素C(Vc)为试验因子,对每一种因子科学地确定3种水平,设计了9种不同配方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Met和Lys为主要因子,Vc为次要因子,且以Met255%、Lys495%、Vc100mg/kg这一试验组的相对增重率和摄食量最大,饲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采取加温增光,投喂优质饵料,综合调节水质,防治疾病,封闭式管理等措施,271m^2水面投放稚鳖5410只,经200余天培育,总产鳖种950.4kg,平均亩产3.5kg/m^2,群体增重60.54倍,出池3732只,成活率68.98%,平均规格254.7g/只,纯益307924元,投入产出比为1:2.37.  相似文献   

19.
复合矿物盐添加剂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种不同配比的复合矿物盐和一种鲤鱼用矿物盐,均按2%的添加量分别掺入到基础饲料中,制成4种试验饲料,喂养平均规格为2.9g/只的幼蟹30天,观察其生长效果,结果表明,多矿-1号,多矿-2号复合矿物盐具有显著的促生长功效,幼蟹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3.7%和44.2%;饵料系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69.3%和58.1%,而添加鲤鱼用矿物盐的试验组,幼蟹的增重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飞  伍莉 《淡水渔业》1995,25(6):15-16
本试验分人工配合饲料、鲜鱼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和鲜鱼混合三个饲料试验组,对当年稚鳖在29±1℃水温条件下进行生长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60天,以投喂鲜鱼肉组稚鳖生长最快,增重倍数达14.22;人工配合饲料加鲜鱼肉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为2.35,养殖一公斤鳖的饲料成本仅为8.47元;取得了稚鳖日增重0.3—0.79克/只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