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战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情洒绿色铸警魂》 绿色,之于我和我的父辈,乃至我的邻里来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 我出生在木兰围场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群山环抱,绿水鸣琴.儿时的我有一次和爷爷一起到山上去,我的一个随手折树枝的动作,惹得疼爱我的爷爷第一次和我发了脾气.  相似文献   

2.
故乡很是古老了,古老得没人说清楚它的历史,然而,老家门前那棵古榆树更老,爷爷说祖上几辈子人都不晓得树是谁家栽的,据说村子有人家时,古榆树就已有水桶般粗细了。我很喜欢那棵古榆树,因为它给人留下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不仅教育了人、培养了人,还是村子发展史的见证。古榆树位于村子的中心处,高三十多米,胸径四米有余,远看像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家的院子里,有棵老榆树,我时常怀念它。在我的记忆中,它总是那样刚劲,蓊郁、慈爱。每当我行于山野或伏案读书于窗下,凡触得棵榆树、一个“榆”字。我的思乡心,便被榆树那翠绿的浓荫染绿了。我童年的欢乐,便是在这片绿色的世界度过的。孩提时,常常和邻居的小伙伴缠着苍老的爷爷  相似文献   

4.
我爷爷和奶奶是桂西右江河畔楠分村竹篾编织的能工巧匠,能编制竹席、竹鱼笼、竹蔑草帽、背篓、箩柜、泥箕、谷围席等,两位老人在苦涩、艰邦的岁月里,用竹子编织着他们的梦想,又在梦想中播下了我父辈生命的种子。昔日茅草房众多的杨竹材,如今新楼好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鸟语花香,如诗化画。爷爷和奶奶先后种下的6片桶竹林,大纠有六七十亩。盛夏,母亲带我走进竹林。林里七别凉爽舒服。林下溪流和山塘水源四季不断鱼虾畅游。退休后回山村定居的父母亲,总右春夏季节,挖竹笋制成名菜八渡笋,还酿酒、养猪,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母…  相似文献   

5.
遗言     
遗言尹蔚刚夕阳下的黄昏,我蹦蹦跳跳地去森林里玩耍,不曾想让森林爷爷喊了去。这下子倒让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意外地得知了森林爷爷的许多心事。森林爷爷说:“你来了我很高兴,好久没有人来了,连百兽山鸟都不多见了,你留下来陪陪我吧.”我惊诧于森林爷爷的那副小...  相似文献   

6.
榆尺蠖(Apocheima einerarius Er-schoff)是榆树的主要害虫,又称春尺蠖、沙枣尺蠖、柳尺蠖。1980年在我旗大黑河的柳匠滩林场和朝克文都的黄羊城林场始见其危害。1981年榆尺蠖突然暴发成灾,发生区域遍布我旗农区东北部四个乡的榆树种植区,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有2000亩榆树遭受其侵害,严重地影响着树木的正常生长,给我  相似文献   

7.
爷爷那绿色的梦红豆看到树,就怀念爷爷:怀念爷爷,就想起他那做了一辈子的绿色梦─—出生于贫苦农家的爷爷,一生不嗜烟酒,也不会什么爱好,唯一生与树有缘,不停地栽树,死命地爱树,自打我记事以来,房前屋后,沟沟叉叉的空闲地里,都有爷爷栽的树。象中的院里,是爷...  相似文献   

8.
我是个穷孩子,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里只有30户人家……我家有5口人,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和我。爷爷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身息重病失去了自理能力,变成了残疾人……因为没有钱看病,所以爷爷只好在病中忍受着,就这样忍着、忍着,爷爷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落,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起来。当时,我就在家里照顾爷爷,因为爸爸、妈妈天天都要下地干农活,哥哥天天跟在牛屁股后面,爷爷就由我来照管了。  相似文献   

9.
守望云杉     
记得小时候,常听爷爷讲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云杉的故事,长大了才知道那就是我的故乡。虽然没去过,但那高大挺拔、四季常青的神树云杉,却早已在我的脑海中刻下深深的印痕。拜见云杉已成为我和爷爷多年的梦想。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7月,国务院批准克什克腾旗白音敖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有幸担任了采访记者。我要用最真挚的情感,把云杉介绍给全国、全世界。 采访时我向王场长诉说了云杉是我爷爷魂牵梦萦的神树,我特别想替爷爷完成拜谒云杉的心愿。如果能找到爷爷童年最要好的伙伴巴拉吉老爷爷就更好了,爷爷一定会惊喜万分的。 热…  相似文献   

10.
每逢过年,吃年饭、祭祖、守岁时,男女老少结伴在广场、空地点起熊熊旺火,来欢庆、祝贺美好佳节。少男少女手提父辈爷们扎制的灯笼,在村里串亲串去,也成了年的温馨、年的热闹的一道风景。 那童年时代扎制的火红火红的纸灯笼,那童年嬉闹嘻笑的梦幻,久久索绕在我的心头,每逢这时节,便深深地勾起对爷爷的怀念……。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的春节,街道中办好啦,滚灯啦,热闹的锣鼓一响,就像水渠开闸一样,各式各样的灯滚滚而来,有鲤鱼灯、高跷灯、花船灯、蚌壳灯、长长列列的板桥灯、跃上滚下的龙灯、有说有唱的戏灯……。爷爷每到快过…  相似文献   

11.
榆树情结     
榆树作为一种四旁绿化树种,曾在华北地区大面积栽植,虽然今天早已被速生杨、无性洋槐、金丝柳等优良绿化树种所取代,但它却是我儿时回忆和思念家乡的情结。 小的时候,村边都是榆树。榆树枝干粗糙黝黑、枝叶平凡,但却让我的童年充满快乐和温馨。春天吃母亲用榆钱与玉米面做的鲜嫩、香甜的榆钱饭是惬意的事。展叶后,把嫩榆树叶搓烂洗头,是少女和主妇们最廉价的发膏。而  相似文献   

12.
千家尽白榆     
早在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在一首轮台即事的诗中就写道:轮台风物异,他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检。清代人纪的在“乌鲁木齐杂诗”中有一首也写有这样的句子:槐输处处级.参天,行到青山未见边。这些都说明榆树在新疆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栽培范围]“泛。近代人王树村编撰的“新疆图志”上,在记述北疆的乌鲁木齐至三台和南疆的哈密等地沿途树木状态时,都提到榆树,更进一步说明榆树在新疆是个乡土树种。这当然和榆树在漫长的发育过程中,在自然选择规律的作用下,对新疆自然环境有了特殊的适应能力。它虽然喜光、耐高温…  相似文献   

13.
岁月酿造记忆美酒,时间沉淀怀旧情感。弹指一挥间,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这些年来,我每当思念家乡,总是想起村头那棵饱经风霜的老榆树。不久前,我终于回到了我的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西井子镇西井子村。站在村口那棵老榆树下,我久久伫立,思绪万千,这棵普普通通的老榆树勾起了我一段段难忘的记忆。老榆树是乡亲们的"样板树"。据老一辈人讲,这棵树已有1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4.
<正>小山村祖辈的村庄,父辈的村庄,我的村庄,却不再是儿子、孙子的村庄了。那一条路叫柳树湾,那一块地叫碑子台,那一道粱叫滚牛洼,那一条河叫水担渠,那一种鸟儿叫伙恋伴,那一种虫子叫屎爬牛,那一种蜇手的草儿叫癣麻……山头那棵老梨树是野生的,河滩一行老柳是爷爷的爷爷栽下的。一棵棵老柳被岁月掏心成了朽木,但那一张千皴百裂的树皮,还在。春风从柳梢上归来,没牙老汉念叨着:"又活了一年!"  相似文献   

15.
我的家乡有一棵老榆树,记得小时候,它是我们这群孩子们不容易亲近的树。  相似文献   

16.
榆树是我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之一。在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榆树造林面积约占整个造林面积的80%以上。榆树耐低温、耐干旱、耐瘠薄。也比较能抗盐碱,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近几年来,后山榆树大面积死亡,部分林场榆树死亡率达80%,给林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了控制榆树的死亡,我们于1980年6月到10月对七个旗县,二十多个林场的榆树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  相似文献   

17.
我老家祖屋临街大门口有一棵老柳树,听父亲讲已经有100多年了,是我爷爷栽的。1950年爷爷过世,父亲是老大,老屋的三间土房就留给父亲,自然那棵老柳树也归父亲所有。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前世作的孽,今生搞林业"。我不知道我的前世到底是什么,但我知道我的今生,我家的祖孙三代都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爷爷是50年代江华林场的老工人。从小,我的梦想就是跟爷爷一样,多种树、多砍树、多为国家建设出力。当年爷爷就是凭着一柄斧子,一把锄头,一顶罗藤帽,一套洗得发白的卡其布工作服,还有一个别人用来装水、他却用来装酒的水壶,和他的林场老哥们,在林场打拼了几十年,赢得了不少美誉和家乡人的尊敬。80年代,在爷爷  相似文献   

19.
正老杨17岁的时候,我爷爷没了,那之前好几年我爷爷就记不住事儿了,人都不记得。这用现在的医学知识解释:我爷爷得的是阿尔茨海默氏症。所以,我妈老说我爸不会当爹。老杨特别爱跑步,英达老师曾经打趣说:"杨立新每天跑一个小时,坚持一辈子,结果比我们多活了10年,可到最后一算那10年都跑步去了。"徐帆姑姑和好多长辈现在见到我还不忘嘱咐一句"让你爸少跑,上岁数了膝盖和腰都受不了",可此前他不听  相似文献   

20.
榆树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从-温带到亚热带都可见到,常生长于河堤、村旁、路旁、山麓和沙地。我国北方就有不少用榆树命名的村镇,如陕西的榆林、黑龙江的榆树屯等,可见在历史上榆树就是我国常见的乡土树种。榆树是个很好的树种,然而在许多地方苗圃里不见榆树苗,林地上不见榆树林,为此大有呼吁多种榆树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