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梁萌  彭盈盈  张燕云  孙黎  任重远  张奇  杨英 《油气储运》2019,(10):1081-1089
中亚俄罗斯地区是世界第二大油气聚集区,大规模油气开采得益于强有力的油气输送设施,区域间各国的合作体现在彼此过境油气输送。中亚油气出口对俄罗斯存在严重依赖,为保障能源出口安全,中亚各国纷纷出台出口多元化政策,但收效甚微:目前,哈萨克斯坦油气出口仍高度受俄罗斯控制,中亚其他国家要么无法摆脱俄罗斯,要么多元化进程受阻。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复杂的地缘局势,美、俄、欧多重势力与利益冲突,多元化之路并非坦途,背后实为大国力量的博弈与再平衡,深受政治、经济、外交、能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未来中亚能源出口多元化必将促使俄罗斯过境地位的下降,但鉴于背靠背的地缘关系,俄罗斯的主导作用仍难以取代,双方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前行,促进与抑制并存。中国作为油气进口大国,输送通道直接决定了油气的供应安全,为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运输风险,减少对单个通道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强油气进口路径的多元化,着力打造与资源国油气管道的互联互通,切实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图6,表1,参23)  相似文献   

2.
世界油气管道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世界油气管道建设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的技术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油气管道技术存在的差距.从国际油气管道建设展望、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展望、世界油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油气管道技术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世界油气管道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简称哈国)油气资源富庶,是中亚油气运输的重要枢纽。哈国油气储运系统是推进中哈能源合作的重要抓手,对于带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通过梳理哈国油气运输通道体系现状、通道格局、过境国地位及演进历程,深入剖析了哈国作为重要油气运输通道的能源地缘博弈特征。重点从能源通道权力角度,阐释了中哈能源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合作建议。研究表明:哈国油气管道总运力分别达到1×10~8 t/a、2 700×10~8 m~3/a,过境运力分别为2 000×10~4 t/a、1 900×10~8 m~3/a。近年来,中国几乎参与了哈国所有新建干线管道工程项目,对其能源出口多元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地缘及市场因素限制,近些年,哈国原油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73%增至95%,中哈天然气合作使其天然气出口对俄罗斯的依赖度从97%降至60%。未来应依托哈国的战略支点地位布局西北能源通道,加强通道来源多样化、路由多元化,创新天然气合作模式,推进中亚地区能源通道的互联互通。(图5,表5,参33)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6年,俄罗斯原油与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5.4×10~4 km和1.7×10~4 km。管输系统承担着俄罗斯近90%的原油输送任务,但其在成品油输送方面与传统的铁路运输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分析了俄罗斯石油管道系统近10年的运营与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俄罗斯境内规划或在建的主要管道的基本情况。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2016年俄罗斯出口原油2.54×10~8 t,同比增长5.1%。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原油的出口现状、主要出口方式及出口对象。结合未来世界不同地区原油需求量的变化,对俄罗斯原油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欧洲作为俄罗斯原油的传统出口对象,近10年的出口比例持续下降,而对亚太市场的出口比例持续上升,因此俄罗斯将加大亚太市场的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5.
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成果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风险管理技术的差距,强调了油气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指出了油气管道风险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全球范围内油气资源的产需不平衡,促进油气管道步入第3次建设高潮。全球能源分布可以划分为北美、南美、欧洲及中亚、中东、非洲、亚太6个板块,以各板块的油气生产量和消费量为出发点,介绍了全球油气管道发展现状以及目前规划或在建的几条大型管道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和解决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而规划的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田庆轩  王军 《油气储运》1996,15(5):49-50
俄罗斯的石油产量逐年减少,石油和石油产品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却有增无减,造成了世界油价更趋下跌。1993年俄罗斯向世界石油市场出售了其石油产量的35%,这种作法使本国和独联体各国石油产品发生短缺。俄罗斯出口的大部分石油是通过3 500 ̄4 000km的管道输送的,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第8位,急骤增长的石油出口看来与该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相抵触,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前十年我国管道工业发展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1,20(12):1-5
根据对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预计今后几十年我国管道工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其显标志是一系列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和建设,而油气输送管道的建设和发展也将拉动我国冶金业、制管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油气管道诸多技术难题也将在本世纪前十年得到解决,我国将进入管道工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管道工业的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代表的第三代管道技术体系,以管道输送为策源的整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第一方阵。通过系统总结中国管道输送工程设计施工、材料装备、输送储存、安全维护等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驱动下油气储运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了传统油气储运技术升级、数字化转型、新能源储运以及非常规管道技术等发展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管道企业应在保障石油天然气安全高效输送的同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完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参20)  相似文献   

10.
油气管道废弃是营运管道永久停止服务后的必要处理环节,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总结了油气管道发达国家与油气资源丰富国家在油气管道废弃处理方面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在废弃管道残留物清洗、管道及附件拆除、环境保护、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剖析了国际上重要的油气管道废弃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不同废弃方式的选择依据与考虑因素,以及典型废弃方式的工程案例,为促进我国陆上油气管道废弃处理规范的建立,以及诸如管内残留物清洗、注浆加固和管道拆除等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赵国辉 《油气储运》2020,(4):379-388
长输油气管道的自动化控制水平直接关系着其生产运行安全与效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通过创新实践开启了中国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新篇章。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为主线,以具有代表性的油气长输管道控制系统为依托,回顾了中国长输油气管道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智慧化管道建设,展望了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各项设计指标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从SCADA系统组成、结构、功能等的创新成果来看,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代表了目前中国长输油气管道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整体水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回顾了我国近年来能源结构的调整情况,预测了我国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与发展前景,阐述了我国尽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全面提高我国油气储运事业的整体水平,提出了在五个方面应借鉴国外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和习惯做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宫敬  徐波  张微波 《油气储运》2020,(2):130-139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运行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成以智能管道、智慧管网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从管道运行工艺角度对中国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①从智能管道的定义、国内外智能管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油气管道智能运行的物联网基础与技术准备3个方面论述了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所需实现的功能,指出智能管道在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性是智能管道建设的核心问题;②探讨了天然气管网数据、建模及计算复杂性的根源,明确了智能管道、智慧管网的建设思路;③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例,阐述了中俄东线智能运行的目标、基础以及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的设想,其中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包括管道工艺仿真系统建设、基于管道数据的数字孪生体构建以及综合运行调度和可靠性评价。最后,针对智能管道技术发展与应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给出几点认识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未来十年我国管道工业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5,24(11):1-4
对未来十年我国的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利用将得到迅速发展.对高等级管道钢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与分析,认为经过优化设计,高等级管道钢可以应用于输气管道.在输油气管道的管理、老管道的维护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维护手段和掌握国际竞争技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年输量不确定的油气管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星  汪玉春 《油气储运》2005,24(4):i001-i002
概述了国内外油气管道优化设计的概况和进展,针对以往的研究没有考虑油气管道年输量在实际运行后的不确定性,按照确定性输量设计的管道方案与实际运行存在很大差异的问题,认为应对各种优化设计技术和方法进行比较,以便从中选择适合于管道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法,尽量减少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的差异,提高设计效率和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6.
曲慎扬 《油气储运》2006,25(11):19-22
工作压力是油气管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管道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很大,如何确定它非常重要.列出世界上一些陆上油气管道的主要技术参数,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管道工作压力的特点,即输油管道工作压力决定着管道的建设投资;一般情况下,输油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宜太高;输气管道的最佳工作压力与管道建设投资及输气经营费用有关;一般情况下,最佳工作压力趋向高值.  相似文献   

17.
潘家华 《油气储运》1994,13(4):6-10
我国管道工业的发展,有着美好的前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东部油区进入低产阶段,为了“稳定东部”,对东部管道需要进一步改造,即加强管道内检测,维护或更换防腐层,进行管道优化运行的研究,灵活运用现有管网完成进口源油的输送。随着成品油需求的增长,发展成品油管道是最佳选择。建设成品管道的关键技术包括:减少混油段的长度;混油界面的检测;混油段的处理及快速切换装置内容。天然气的开发和城市煤气化的兴起,输气和这  相似文献   

18.
长输管道失效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输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杂质、应力、腐蚀介质等的作用,致使部分管段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管道的使用寿命。综合分析了引起管道发生失效的各个因素,建立了以管道失效为顶事件的原油管道失效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分析,求出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并确定了长输管道的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提高管道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