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增收问题是新疆乃至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难题,从农业生产资源、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影响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作了探讨,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措施是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大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的部署,多措并举,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从总体情况看,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文章对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云勇  马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03-5703,5705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影响,并从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等方面探讨了贸易条件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只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从5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切实维护作为大多数人的农民利益。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客观认识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新形势,从农业内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这三个层次全方位地来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志娟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209-213
解决农民增收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只有全面分析和把握其内在的影响和联系,才能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扬州市为例,着重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从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创新、农产品价格政策、农村财税政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指出实现小康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突出了农民增收的主题。从目前情况看,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唐学玉  姜志德  王征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24-1925,1990
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已越来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不仅影响到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大局,更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实现农民增收刻不容缓,但农民增收,离不开村干部的身体力行和模范带头,从目前形势来看,如何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发挥他们为农民增收的积极性则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分析了村干部在农民增收中作用的局限性及制约原因,提出建立发挥村干部积极作用的有效机制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本文从农民增收来源多元化、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未落实等五个方面陈述了当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并结合农业结构不合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分析了农民增收趋缓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要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实现农民增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制度3方面分析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