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左云县苗圃座落在左云县城北,地处塞外高原,海拔1334米,气候干寒,无霜期短,风大沙多,降雨量少。年平均气温3.6℃,最低气温-40.4℃,最高气温36℃;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蒸发量为1620毫米左右;常年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平均风速3—5米/秒,有时达10米/秒以上;土壤为粘壤土。鉴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状况,不能满足落叶松全光育苗所需的条件。所以,一九八○年我们在县苗圃对落叶松全光育苗进行了喷灌试验。据9月8日调查,亩产苗量为  相似文献   

2.
德惠县布海片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德惠县中南部,所属范围包括布海、升阳、和平、同太、朱城子、沃皮、米沙子、万宝八个乡镇。总面积为97,08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66,180公顷,林地面积9,679公顷,农田防护林面积3,101公顷,林带总长度323.5万米,构成2,647个网眼,森林复盖率达到了10%。该工程地处松辽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土壤为黑土,其次为草甸土、冲积土。年平均气温4.4℃,年降水量520毫米,无霜期140天,年平均风速4.2米/秒,最大瞬时风速26.3米/秒。  相似文献   

3.
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地处阴山南麓,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辖区面积12万亩,其中流动沙丘约占70%,半固定沙且占20%,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毫米,年蒸发量为2372.1毫米,年平均温度7.6℃,年平均风速3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全年扬沙日79天,沙暴日20天,水资源缺乏,全部实行机井灌溉.80年代中后期,该林场主要以营造片状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主.实践证明,此种模式既不利于经营管  相似文献   

4.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朔县、大同等8个县(市),海拔1000—1200米,年平均风速2.7—2.8米/秒,8级以上大风日数年均21—33天,最多达50多天。本区土壤砂性大,肥力低,结构差,遇有大风,便起尘暴。部份地区有固定、半固定小型沙丘,风大沙多,风蚀严重,是本区主要自然灾害。如朔县城西的农地,一个风沙危害季节要吹走0.5——1厘米的表土。如何根据风沙的危害程度科学地确定主林带、副林带的间距和林带的走向,决定林  相似文献   

5.
泸定县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位于北纬29°55′东径102°14′。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中游,属川西地槽区。河谷属北亚热带气候。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低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6.4℃。年平均相对温度66%,年降雨量639.8毫米。年蒸发量1480.9毫米,为降雨量的2.3倍。11月至次年4月冬半年为旱季。降雨量只占年雨量的10%,蒸发量684.1毫米。且多大风、最大风速17米/秒,土壤干燥层达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6.
白城地区辖八县一市,人口398万,总面积47000平方公里。全区西北高,中间低,东南略有隆起,大部是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境内有五条江河,即松花江、第二松花江、嫩江、洮儿河、拉林河;有大小泡沼700多个,较大查干泡、月亮泡、洋沙泡,大布苏泡等。全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温差大,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年降雨量360—500毫米,年蒸发量平均为1,761毫米。春、秋季多大风天气,年均风速3.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6米/秒,7——8级大风年平均25日以上,多集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冠县毛白杨林场地处鲁西平原的黄河故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5°27′,北纬36°29′。全场呈一狭长的窄带状,由西南至东北长约8公里,平均宽约0.5公里,总面积389公顷。该场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年平均气温13.0℃,年平均降水量581.5mm,蒸发量2211.7mm,全年日照时数2611.1小时,平均风速3.06米/秒。地貌受黄河故河道河床影响,大多为河滩地貌,少数为岗地地貌,土壤类型有潮褐土、沙潮土和沙土。  相似文献   

8.
府号子自然村地处乌盟后山丘陵地带,海拔1450米,属于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大风(≥8级)次数56~77次,年平均风速4.1~4.8米/秒.春季风多雨少,气候干燥,年平均降雨量272.1毫米,年蒸发量为237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8倍多。该地区平均气温为2.3~3.8℃,最低气温为-32.9℃,最高气温为33℃,温差较大。≥10℃的有效积温为2300℃,空气相对湿度为50%左右,无霜期110天。土壤属于栗钙土,土层较薄,一般为30厘米。干旱、风沙危害频繁,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北沿海,地势平坦,系黄河、淮河冲积及黄海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盐渍土。土壤盐分以氯化钠为主,占全盐量的82—85%。该地区土壤为粘质的砂壤土、粉砂壤土。土壤瘠薄,透水性较差。pH值为7.5—8.5。土壤含盐量一般为0.2—0.3%。地下水位离地面0.5—1.5米,土壤毛细管作用强,雨后易返盐,使地表结成白色的“盐霜”。苏北沿海气候属东南亚季风区,常年多风,在夏秋8、9月间,常受太平洋台风袭击,最大台风可达11级(风速29.2米/秒)。全年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10.
乌海市地处北纬39°14′~39°52′,东径106°36′~107°06′。年平均气温9.2℃,日温差13.3℃,10℃以上的积温3646.5℃,年平均光照322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雨量162毫米,年蒸发量3493毫米,空气相对湿度43%。年平均风速3.5米/秒,沙暴日25.6天。黄河纵  相似文献   

11.
我场系黄土丘陵地带,海拔高610米左右,坡度4——5 度,土壤属碳酸盐栗钙土、很瘠薄,酸碱度7.5——8.4。气候变化无常,冬季严寒,夏季酷热,无霜期105天左右,年平均风速3——4米/秒,降雨量250——300公厘,多集中于7——8月间,而蒸发量达1,753毫米,是一个比较干燥寒冷的地区。党和政府为了发展林业生产,改变自然面貌,于1956年在这里建立了国营林场。三年来除积极营造大面积用材林外,共造桑树经济林3,848亩,平均成活率93%以上,平均高2米左右,粗1.5厘米以上。去年养了春蚕34张,收入人民币562.74元,今年计划产桑叶四万斤,养蚕48张,明年就可以大量养蚕。获得以上丰产成绩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临泽县平川公社三大队林场、一九六七年建场。到一九八一年,造林保存面积达到5480亩,其中成林3200亩,幼林1880亩沙丘灌木400亩。对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解决本大队生产、生活用材、烧柴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但在成林中,“小老树”面积达1400亩,占成林面积的43%,“小老树”的形成同二白杨具有适应性强,干形通直高大,生长迅速等特性和造林目的,是很不相称的,为了逐步摸清形成“小老树”的主导因子,以及在改造利用,促进生长发育,尽快成林成材,用于生产建设和群众生活用材等方面积累经验,提供科学依据。从一九七九年起,在三一大队林场选择立地条件一样,具有代表性的二白杨“小老树”标准地三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了改造试验。现将三年来的改造试验结果简述如下:一、试验区自然概况。三一大队林场位于临泽县黑河北岸,合黎山前山的干旱沙滩上。这里属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7℃一月平均气温-8.9℃七月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25.7℃,大于10℃以上的年积温3113度。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变动在210.5—82.9毫米之间。年蒸发量2362毫米,相对湿度46%,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1米/秒。无霜期168天。试验区土壤为青沙土,PH 值8.69—9.2.全盐量0.001—0.028%。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极少(表一),天然植被有生长稀疏  相似文献   

13.
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位于昭乌达盟西南部,七老图山脉中段。这里海拔850—1890米,年平均降雨量500mm,年平均气温6℃,无霜期120天左右,土壤多为山地棕色森林土。自然区划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于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所于1964年进行了红松造林密度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初报如下: 一、草河口地区自然概况草河口地区位于东经123°55′、北纬40°50′、海拔高200—600m。年降水量1013.7mm,无霜期130天,年平均气温5.8℃,相对湿度74%,年平均日照数2329.7小时。土壤为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层厚一般为50—70cm,土壤湿润肥沃,pH值5.5—6.5。  相似文献   

15.
林木引种驯化工作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场处于北纬24°28′,东经117°35′,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2℃,最冷月平均气温10.6℃,最热月平均气温29.4℃,一般以1—2月为全年最冷月,7—8月为最热月。11月下旬为初霜出现期,2月上旬或中旬为晚霜结束期,霜期约2个月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834.6毫米,但分布不均匀,雨季(4—9)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77%,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平均蒸发量1763.6毫米。常风不大,风速每秒1—2米。林地土壤是花岗岩母质  相似文献   

16.
九○团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边缘。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3500毫米左右,八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165天左右,多集中于4—6月和8—10月。土壤为荒漠土、盐渍土、草甸沼泽土。盐碱重,地下水位高,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地区位于北纬49.13度,为我区东部高寒干旱草原地带,特点是地势高、风沙大、干旱,土壤含盐碱,温差大,最低气温-48.5℃,3—4月上升到-3℃左右,年降雨量为350毫米,年蒸发量为1,226毫米,植物生长期110天左右。风向春播期以西南风为主,秋季以西北风为主,四,五月平均风速约4.6米/秒,最大风速25米/秒。海拉尔地区森林覆被率仅有2%。有大面积的宜林地利于林业生产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18.
1979年底,我县从江苏省泗阳县引进的1—214、1—45,1—63、1—69、1—72和加侬6个意大利杨树品种、经过育苗和造林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贻铨等同志研究认为,位于北纬23—3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82%,土壤P_H值6.0—8,砂壤土或壤土可引种意杨,对比。我县位于北纬31°22′至31°41′,年平均相对湿度75%,四旁土壤多为冲积土和砂壤土P_H值6.5,我们认为引种意大利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加苏北沿海盐渍土地区造林树种,作者于1981年从泗阳县林苗圃引进白×春榆树进行试种.由于当时种源不足,就进行了白×春榆杂种一代枝条嫁接本地白榆的试验,以便扩大繁殖系数,提高榆树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现将近二年来试验情况报道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苏省防风林试验站.该地为淮北里下河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潜水面1.5—2.0米之间,质地为中壤盐渍土,pH8.45—8.6,年平均温度13.7℃,年平均最高气温35.8℃,年平均最低气温-10.4℃,相对湿度74—85%,无霜期224天,年平均降水量1034.8毫米,年蒸发量  相似文献   

20.
<正> 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气候寒冷、干旱,土壤瘠薄,在历史上为蒙古族游牧区,林木极少。解放后,虽然营造了大面积青杨人工林,但在山地阳坡及干旱丘陵成活率很低,而且成活的大部分均已成为“小老树”,逐年干枯死亡。为给石质山地阳坡引进适宜树种,我场1974年从内蒙引进樟子松,1978年以后又陆续引种。经多年观察,樟子松生长良好,是目前石质山地阳坡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一、引种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坝头山地,位于北纬41°,东经114°13′,海拔高1,450米。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最低气温-34.4℃;无霜期(?)0天。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蒸发量1,900—2,100毫米。全年大风(≥17米/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