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玉米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新  王延波 《杂粮作物》2007,27(3):165-16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辽单565具有矮秆、耐密、高产、优质、高抗倒伏、高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其选育技术及迅速扩大的应用面积,得到如下玉米育种启示:要以市场需求确定选育方向;要注重资源创新;选育矮秆耐密型品种可能是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大麦密直穗型矮秆遗传资源及其育种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大麦密穗直立型矮秆遗传资源的发现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成就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新株型谷子品种公矮2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矮2号株高108 cm左右,穗直立或半直立,叶上直下披,抗倒耐密;是引用优良夏谷矮秆基因与春谷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新株型超高产谷子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株型分析,针对弯曲穗型和直立穗型存在的问题,确定了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的育种技术路线,以此为指导培育出优质抗逆超高产品种津原89。其根系发达、光能利用率高,同时具备了直立穗型品种叶片直立、抗倒伏、高产和弯曲穗型品种穗大、灌浆快、品质优等优异性状,较好解决了水稻优质、抗逆、超高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生产田普遍产量达800 kg/667 m~2左右、百亩片产量达930 kg/667 m~2、盐碱较重稻田产量达700~760 kg/667 m~2。半弯曲重穗大粒型粳稻品种后代具有遗传力强、育种稳定快的特点,创新了粳稻育种技术体系和优异性状连锁的种质资源,实现了粳稻理想株型育种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根据品种志和选育报告(1923~2007年)分析了吉林省大豆育种方法和大豆农艺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推移,育种方法由系统选育、杂交选育又增加了引种、优势育种、花粉管通道育种和诱变选育技术。农艺性状方面,不同年代品种的株高、节数变幅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略有增加;百粒重随着年代推移一直呈增加趋势;结荚习性表现为亚有限型品种比例增加,无限型和有限型比例下降,并且亚有限品种近些年占据主导地位;叶形表现为圆叶品种比例下降,尖叶品种逐渐增加;品种耐密性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稻穗型的遗传和育种改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穗型是与水稻株型和产量密切相关的重要农艺性状,大穗型理想株型的创新已经成为今后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内容。简要介绍了水稻穗型的“穗直立程度、单穗粒数、单穗重和着粒密度”等六大类和19个亚类的分类;至少200多种水稻穗型突变体被创制、1386个水稻穗部QTL(涉及穗长、穗数、穗重、粒宽、每穗粒数、每穗结实率等多个性状)被定位,Dep1、Ghd7、Gn1a、Ipa1和GW2等16个穗型QTL已被成功克隆;综合评述了直立穗型、大穗型、重穗型和后期功能型的四个水稻穗型育种改良方向,及利用新克隆的穗型基因进行Gn1/sd1或Gn1/DEP1双基因聚合的分子育种策略。穗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为今后大穗型的理想株型水稻、直立大穗型超级稻的高产分子育种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议辽宁省的花生超高产优质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洪波 《花生学报》2003,32(Z1):251-253
辽宁花生单产低,中熟大粒花生品质不佳,今后育种应主攻超高产和优质.超高产育种目标大粒型要比同类型品种增产10%以上,中粒型要比主栽品种增产15%以上;品质育种目标要根据不同花生品种类型、不同用途来制定.超高产育种方法要以杂交法为主,其他为辅,配制杂交组合可采用①高产型×高产型、②高产型×优质型、③普通型×珍珠豆型、④龙生型×其它型、⑤本地高产种×外地种;优质育种首先要引入国内外的优质种源,利用好一切品种资源,开展多途径育种.为了减少重复"劳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育种效果,各育种单位间应搞好横向联合,以图多快好省地培育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现状及与先进大豆生产国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黑龙江省大豆育种要瞄准世界先进国家大豆育种目标.更新观念与现代农业对大豆品种要求同步.要选育半矮杆耐密植.适于窄行密植栽培;抗病虫,耐逆性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不同加工需要的新品种。要改进育种方法.在常规育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育种水平,要重视资源的引进创新与利用,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世界上其他水稻生产国家的育种现状,以期为我国水稻育种提供参考。国外水稻育种不仅着力于产量育种,更注重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优质稻米品质育种以及适宜于不良环境的抗性和耐逆水稻品种的育种。  相似文献   

11.
茶树抗性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综述了茶树在抗寒、抗旱、抗病、抗虫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苎麻品质育种现状,分析了苎麻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包括种质资源发掘不全及品质育种技术单一等,并从拓宽苎麻品质育种的方法与技术、深入探究苎麻品质相关的遗传基础方面提出了苎麻品质育种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鲁棉一号选育推广回顾,阐述了历经杂交组合配制、钴原辐射和选育推广过程的关键细节,旨在了解那一代棉花育种人艰苦探索、科研创新、团结协作、共同攻关的科研精神以及对主攻育种目标全面性和敏锐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苎麻育种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苎麻育种工作者采用地方良种鉴定、引种、系统选择、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各种育种手段,先后培育出了中苎系列、湘苎系列、鄂苎系列、华苎系列、赣苎系列和川苎系列等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综述了我国苎麻现阶段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及面临的问题,为今后苎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杂23是利用雄性不育与单、双低优质油菜品种资源杂交、转育测交筛选和连续回交定向培育而成的甘蓝型三系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耐)菌核病和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2000多hm2大田生产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3,自引:14,他引:49  
总结了60年来我国玉米育种成功的主要经验,指出玉米育种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玉米消费量的增长、资源环境的制约和气候的变化以及国际竞争对玉米育种的挑战,分析了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存在的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和育种创新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育种现状及育种目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和育种现状,提出了近期我国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耐旱丰产玉米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依据自己的育种实践,对耐旱丰产玉米育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玉米的耐旱性和丰产性在适当的选择环境下,运用相应的选择方法是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育种实践中,田间相对萎蔫度、ASI、RI(修)是评价材料耐旱性的有效方法。发现目前广泛应用的骨干系中不乏玉米耐旱基因。认为水旱平行交替环境是选育耐旱、高配自交系的必要条件。并对耐旱丰产玉米杂交种的性状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超级小麦及其育种方法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本文提出了超级小麦的概念和指标 ;从小麦的超高产潜力、高产典型、特异育种资源及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等方面 ,论证了超级小麦育种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常规超亲育种、基因转化育种、一系法利用杂种优势、操纵物候期育种和生理特性改良育种等 5种超级小麦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面分析了湖南省主要病虫灾害的现状、发生趋势,认为随着水稻种植结构和栽培技术的变革以及水稻新品种的应用,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变化,将使病虫害问题更加突出。在对抗性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效用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抗病虫品种选育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