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吉林畜牧兽医》2010,(10):59-59
<正>吉林省加快生猪产业发展,具有四大优势:一是政策优势。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生猪、肉牛奶牛、家禽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稳定生猪生产的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初步构建了涵盖产加销各环节的政策保障体系。二是  相似文献   

2.
于莹  魏刚 《中国猪业》2017,(2):35-38
发展生猪产业"互联网+",是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提质增效、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甚至可能成为我国生猪产业借助互联网而实现弯道超车的时代机遇.随着2016年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生猪的生产经营、 交易流通和金融服务等深度融合,我国生猪产业已逐步形成以"互联网+养猪"为核心的新模式和新生态.  相似文献   

3.
正农行吉林省分行与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吉林农担)联合下发《关于"吉农牧贷"支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七条措施意见》。一、降低贷款利率。对符合"吉农牧贷"贷款条件的生猪养殖贷款主体,于2020年2月29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贷款,贷款利率在原有"吉农牧贷"贷款利率水平上下浮10%。二、放宽贷款用途。从事生猪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经营期满3年以上的贷款主体,贷款除可以用于原"吉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为应对生猪市场波动的风险,稳定生猪产业,创新生猪产销组织形式和生猪生产方式,由吉林省11家大型种猪场发起,规模养殖场(户)、省内外生猪经纪人和屠宰加工企业及有关专家共同组建的吉发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近日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吉林省首个横跨全省的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局长贾涛向记者介绍,这个合作社可以整合吉林全省的生猪生产  相似文献   

5.
政务     
正首提"畜牧业强市",清远出台方案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7月1日,清远市人民政府发布《清远市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透露,清远将全面推动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业转型升级,紧扣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构建完善的生猪产业体系,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清远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跨越。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生猪存栏达到200万头以上,生猪出栏总量稳定在500万头左右,规模化养殖出栏量占80%以上,联农带农、种养循环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袁克炳 《猪业科学》2023,40(10):94-96
<正>生猪养殖是青海省畜牧发展主成的重要板块之一,是农牧民主要创收来源之一,对整个的农业农村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青海省于2020年出台《关于支持做好生猪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十条措施》《青海省关于促进生猪生产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采取确实有力支持措施,给予生猪养殖场(户)大力的政策支持,促进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生猪产业发展,使生猪出栏及能繁母猪存栏数快速得到恢复。然而,在生猪产能快速恢复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港北区获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获奖励377万元。据了解,该区已连续9年获此殊荣,累计获奖励资金2 777万元。近年来,港北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广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养殖产业,促进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2019年,港北区出栏生猪40.11万头。  相似文献   

8.
生猪产业是云南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生猪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生猪产业的发展变化,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危机以及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在生猪产业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得出云南省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即构建完善的生猪产业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生猪生产,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实现生猪产业升级、增效是云南省新时期发展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10):67-67
为加快推进全省现代生猪、肉牛、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程和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顺利实施,2012年9月24日至25日,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在公主岭市组织召开全省现代生猪、肉牛、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会议及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会议暨种猪性能测定培训班。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国华到会并对实施现代生猪、肉牛、家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刻阐述,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畜牧业的产业地位、发展环境、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生猪产业是云南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快生猪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云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生猪产业的发展变化,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在危机以及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在生猪产业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得出云南省生猪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即构建完善的生猪产业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生猪生产,依靠科学技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实现生猪产业升级、增效是云南省新时期发展生猪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山东省要抓好稳定生猪生产、优化产业布局、夯实科技支撑、严格疫病防控、提升加工水平、规范市场流通、强化监管服务七项措施,加快构建现代养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场流通、监管服务五大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生猪产业现代化。《实施意见》明确了山东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两个节点"的任务目标:到2022年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林省柞蚕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分析,针对制约吉林蚕业发展的瓶颈,结合当前蚕业科研、生产实际,提出"十二五"吉林蚕业科技发展总体思路和具体研究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铁岭市畜牧业发展已步入调结构、上规模,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笔者根据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围绕"调结构、稳增长、转方式、保生态"发展思路,建议我市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应放在稳定生猪、肉鸡生产,扩大牛、羊等养殖规模上,突出生态、质量和效益,把畜种多元化、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和特色化作为发展方向,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1加快恢复生猪生产(1)要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昌图县、开原市和铁岭县3个主产县存量生猪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生猪养殖规模化率每年至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吉林省养猪业迅速发展。1997年,全省生猪饲养量发展到2179.2万头,出栏1242.9万头,分别比10年前增长172%和252%。吉林省生猪不仅数量大幅度增长,而且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一改东北生猪往日皮厚、肉粗、脂肪多的形象。目前,吉林生猪以数量多、质量好享誉国内外。北京、上海、大连、山东等省市都与吉林省联合开发生猪生产与加工,或到吉林省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陕西省生猪产业现状,在分析当前生猪产业面临的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生猪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问题短板,提出了促进陕西省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河北省生猪产业遭遇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面对严峻的"双疫情"防控形势,河北省生猪市场的稳定受到了极大挑战,生猪和猪肉价格出现高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危中有机,河北省生猪养殖主体加快了淘汰落后生产方式的步伐,加速了河北省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进程,使全省生猪产业在尽可能稳产保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2021年上半年,河北省生猪产业遭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和非洲猪瘟疫情的双重冲击,面对严峻的"双疫情"防控形势,河北省生猪和猪肉价格出现剧烈波动,生猪市场的稳定受到重大挑战.危中取机,全省生猪养殖主体加快了优化升级步伐,加速了全省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进程,生猪产业逐步实现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8.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之一。目前,舒兰市肉鸡产业已形成了依托吉林德生牧业有限公司系列产业基地建设"四轮驱动"的全业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湘潭县是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核心区之一,作为全省生猪生产第一县和全国生猪调出第一县的湘潭县,如何着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摆在各级畜牧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推进现代养猪业发展的一个战略举措.为此,笔者对湘潭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武深树 《猪业科学》2015,(1):124-127
以湖南省生猪存栏量、出栏量、肉产量、不同规模养殖户数量等为主要指标,对2008—2012年不同产区的区域性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生猪产区的生猪产业发展各有特点,情况变化各异。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重点是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公共投入,切实转变传统落后的散养模式,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在推动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的同时,应注意保持一定比例的散养户存在,形成不同规模层次合理搭配的产业群结构体系;鼓励生猪生产向土地承载能力强的资源优势产区转移,实施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生猪单体的肉产量和肉品质量,打造优良生猪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