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沙地云杉球果及其害虫在树冠上发生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南侧和北侧的上、中层球果较多,而下层球果较少;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下层的球果危害较重,果梢斑螟对树冠北侧的球果危害较重;云杉球果小卷蛾对树冠南侧和北侧球果的平均危害率为16.53%;果梢斑螟的平均危害率为12.67%。总体来看,球果小卷蛾对沙地云杉球果的危害要重于果梢斑螟,两种害虫对北侧树冠球果的危害重于南侧。  相似文献   

2.
油桐卷斑螟是油桐主要害虫之一,林间世代重叠。在福建南平,1年发生7代,以蛹在地面落叶中,少数在土缝中越冬。幼虫取食嫩叶、顶芽,对油桐幼苗造成严重损害,在桐林除食叶外,还能蛀食花蕾及幼果表皮,造成落花落果。幼虫5龄,老熟幼虫于卷叶内化蛹。卵多散产于叶背。结合秋冬垦复,清除落叶集中销毁,是压低发生基数的关键措施。要抓紧第一代幼虫防治,室内试验证明:2—3龄幼虫对多种农药敏感,林间以“741”烟剂防治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库尔勒香梨食心虫类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危害库尔勒香梨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危害库尔勒香梨的食心虫类主要有梨小食心虫、香梨优斑螟和苹果蠹蛾。近年来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呈上升趋势,香梨优斑螟的危害也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苹果蠹蛾作为检疫对象,常年防治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零星发生。为了提高库尔勒香梨优质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分析这些害虫对库尔勒香梨的危害及发生规律,结合香梨生产过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粤港地区红树林害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东省及香港特区红树林采集到害虫种类26种,其中15种为首次报道的危害红树林的害虫,广州小斑螟、柑橘长卷蛾、桐花毛颚小卷蛾、荔枝异形小卷蛾和白缘蛀果斑螟5种害虫对白骨壤、桐花树和木榄造成严重危害。此外,对主要害虫林间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油桐叶螟是油桐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桐叶,并将虫粪排泄网上,影响光合作用,大发生时造成严重减产。于1983 ̄1995年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行了观察和试验。  相似文献   

6.
子午岭林区油松主要害虫有微红梢斑螟、纵坑切梢小蠹、松大蚜、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松六齿小蠹、油松球果小卷蛾、果梢斑螟8种。经过5年的观察,掌握了其发生发育规律。并通过不同方法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最佳防治方案,其中:黑光灯、强光灯诱杀对微红梢斑螟、果梢斑螟效果较好;烟雾剂熏蒸法对微红梢斑螟和球果小卷蛾较有效;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松针小卷蛾、松幽天牛效果最好,杀虫率均在90%以上,但对环境污染严重,应控制使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漳平五一林场马尾松种子园球果常见的害虫有16种,隶属4目12科。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芽梢斑螟是影响良种产量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嫩梢、花芽、雌雄花、球果、种子等,使球果产量降低。采用营林措施和辅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防治,可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果树害虫香梨优斑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梨优斑螟是新疆重要的果树害虫之一,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综述香梨优斑螟发生与危害特点、形态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性,总结生产中使用的各种防治措施,提出各种防治措施协调使用的综合管理实施方案,指出该害虫的发生与腐烂病、冻害、栽培管理措施、寄主情况等关系密切,防治难度大,急需开发性引诱剂、提高灯光诱杀效果、筛选特效化学农药和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9.
麻楝蛀斑螟Hypsipyla robusta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树种的钻蛀性害虫。本文综述了对麻楝蛀斑螟的寄主植物、分布、危害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物生态学特征的研究结果,并从林业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概述了麻楝蛀斑螟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麻楝蛀斑螟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松梢斑螟是松树枝梢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油松、赤松、樟子松等树种。松梢斑螟危害后影响林木的生长及成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哲里木盟南部奈曼旗、库伦旗和后旗的人工油松林都程度不同的发生过松梢斑螟危害,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水源缺乏,难以进行药剂防治。鉴于生产防治的需要,我们从1980年开始在奈曼旗青龙山林场进行了(除化防外) 松梢斑螟防治的专题研究。一、寄主与为害松梢斑螟(Dioryctria splenaiaella H.S)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东莞市目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危害状况,2016-2017年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普查,分析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常发种类、分布地点、危害严重程度及寄主植物等,并预测其发生趋势。东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有9种,分别为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黄野螟(Heortiavitessoides)、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lilacinus)、灰同缘小叶蝉(Coloanacinerea)、朱红毛斑蛾(Phaudaflammans)、绿翅绢野螟(Diaphaniaangustalis)和油桐尺蛾(Buzurasuppressaria)。其中,薇甘菊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红火蚁、黄野螟和灰同缘小叶蝉次之,南洋臀纹粉蚧为新发生检疫性害虫,需密切关注其发生动态。根据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预测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为东莞市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海云杉的种实害虫有十几种,危害严重的有三种,即云杉球果小卷蛾、云杉蛀果斑螟和云杉梢斑螟,主要发生在甘肃祁连山林区。本文经过调查,根据青海云杉和种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提出加强青海云杉林的经营管理,尽量减少广谱性化学药剂的大面积使用;尽可能多的应用营林技术为主的、不杀伤天敌的防治措施,以达到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良性循环;并提出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策略、原则以及评价青海云杉种实害虫综合治理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害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观察马尾松种子园种实害虫和害鼠的种类有21种,严重危害的有机松瘿纹,马尾松窃蠹,芽梢斑螟,松实小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微红梢斑螟和社鼠。根据马尾松生殖发育规律,观察了 主要种实害虫、害鼠的 危害顺序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松梢害虫防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梢害虫是指危害松树嫩梢的害虫。四川省主要有油松球果小卷蛾、松梢螟、球果螟、松梢小卷蛾、桃蠹螟等5种,但以油松球果小卷蛾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松梢害虫主要是通过蛀入松梢,使之枯萎,使干形弯曲,不能成材。它危害方式的独特性决定其防治的艰巨性。因此,要搞好松梢害虫的防治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好松梢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不同的松梢害虫有不同的生活特性。要搞好预测预报工作先要了解其生活特性然后才有目的的观测,为防治工作提可靠准确的预报。松梢害虫的防治关键是要掌握恰当的时期。松梢  相似文献   

15.
油桐尺蠖是危害油桐林的首要害虫,其发生严重影响了油桐生产的发展.中南林学院王问学副教授等承担的《油桐尺蠖防治指标研究》课题,通过两年多以模拟青叶的方法,探讨了油桐尺蠖的危害对桐树生长发育、果实形  相似文献   

16.
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是红树林木榄+桐花树群落上的重要害虫,在广东省局部区域的红树林保护区,已经对木榄造成严重危害。白缘蛀果斑螟1年完成4代,第1至第3代虫历时48~66d,越冬代历时180d;荔枝异形小卷蛾1年完成5代,第1至第4代虫历时39~44d,越冬代历时188d。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幼虫均危害木榄的花萼和胚轴,荔枝异形小卷蛾能够迁移到桐花树上危害桐花果实。在木榄+桐花树群落上,白缘蛀果斑螟成虫占54%,荔枝异形小卷蛾成虫占46%。林间世代重叠,以幼虫和蛹越冬。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受害花萼和受害胚轴数量有一个高峰期,而7月上旬-10月中旬,则有一个明显的低值期。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种群数量消长规律与受害花萼和受害胚轴的数量变化规律成正相关,前者同样也出现一个高峰期和一个低值期。白缘蛀果斑螟和荔枝异形小卷蛾与捕食性蜘蛛数量的比例为1:0.30,捕食性蜘蛛的捕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松梢斑螟是针叶树种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严重。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重点介绍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摸清鲁西北地区榆树Ulmus spp.主要鳞翅目食叶害虫,详述新发现或危害状相近种类的分类学地位、发生和危害特点,为种类识别、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基本依据。在鲁西北地区商河、长清、东阿、平原、夏津、惠民等县区村庄四旁、林带,采取现场采集、室内外饲养、灯诱等方法调查榆树害虫种类,邀请专家鉴定,并对主要种类发生规律进行观察研究。记述鲁西北地区危害榆树的鳞翅目害虫53种,包括1新种榆潜伪巢蛾Atemelia fusca Liu(待发表)、1中国新记录种大果榆潜细蛾Phyllonorycter ulmi(Kumata)、3山东新记录种异平鞘蛾Coleophora varilimosipennella Li et Zheng、童剑纹夜蛾Acronicta bellula(Alpheraky)、亚美尺蛾Metacrocallis vernalis Beljaev,首次明确山东云斑螟Nephopterix shantungella Roesler、双线阴翅斑螟Sciota bilineatella(Inoue)和童剑纹夜蛾的寄主为榆树,首次报道榆潜伪巢蛾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特点,首次在国内记述大果榆潜细蛾、异平鞘蛾、榆丽细蛾Caloptilia ulmi Kumata、榆潜细蛾Phyllonorycter pumilae(Ermolaev)、山东云斑螟、双线阴翅斑螟、童剑纹夜蛾、点眉夜蛾Pangrapta vasava(Butler)的幼期形态特征和发生危害特点;同时附记有关志书记载山东省危害榆树的其他害虫20种。该研究对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榆树害虫监测与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克苏地区香梨面积已经达1.87万公顷,由于香梨优斑螟发生与危害严重,制约了香梨产业及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有效手段控制香梨优斑螟的发生,2005~2006年利用糖醋液诱杀及其他物理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防治效果,为阿克苏地区香梨优斑螟防治和香梨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生产绿色有机果品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麻楝蛀斑螟是一种严重危害楝科植物的钻蛀害虫,该文利用迷向丝和赤眼蜂对麻楝蛀斑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采用迷向丝防治麻楝蛀斑螟新蛀孔率为0.27%,放蜂区为11.08%,放蜂迷向区为1.36%,空白对照区为7.06%,说明迷向丝具有一定防治效果,释放赤眼蜂防治麻楝蛀斑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