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洮县八里铺镇位于临洮县城北5km处,海拔1880m,年均气温ZIO℃,年降雨量561.50mm,〉10℃积温2402.10℃。当地群众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冬小麦间作菠菜收后复种玉米套种大白菜种植模式,在不影响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情况下,使单位面积收益大幅提高到5.67万元hm^2。其中:冬小麦产量为5500kg/hm^2,0,89万元/hm^2;菠菜产量16500kg/hm^2,132万元/hm^2;大白菜产量67500kg/hm^2,2,02万元/hm^2,经济效益显著,有推广价值,现总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地膜水萝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已在天水市秦城区太京镇湾子村大面积推广,折合产水萝卜9.0万kg/h舻~10万kg/hm^2,收入3.6万元/hm^2-4.5万元/hm^2,折合玉米产量9.0万kg/hm2~1O.5万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冬小麦是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由于受干旱、风蚀影响,加之过度翻耕,土壤自然肥力不断下降,小麦产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自1996年开始,采用留茬收割与免耕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恢复旱地自然肥力,提高冬小麦单产的有效途径,经过10a试验研究,总结出适合通渭县干旱裸地冬小麦免耕连作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冬小麦平均产量达2531.16kg/hm^2,较传统连作田平均产量2370.00kg/hm^2增产6.8%;同时,节约耕翻成本675元/hm^2,扣除多支除草剂费用180元/hm^2,净节约成本495元/hm^2。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市主要秋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hm^2。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玉米各年份平均产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年度间有高有低,起伏不定,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相同年份各乡镇间产量水平不平衡。如1994~2003年期间,我市玉米平均产量最高年份1998年的7185.0kg/hm^2。比这十年平均产量6640.5kg/hm^2增8.2%,最低年份1996年的5910.0kg/hm^2比平均产量减11.0%,最高年份比最低年份平均产量增17.8%。  相似文献   

5.
密度对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贮玉米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青贮玉米生产最佳密度为7.5万~9万株/hm^2,高产密度不宜超过9万株/hm^2。密度对青贮玉米秃尖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千粒重。  相似文献   

6.
刘华  王峰  郭永忠  王顺霞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133-135,140
运用“311-A”试验设计,探讨宁夏盐池县城西滩扬黄灌区玉米氮、磷、钾肥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交互作用中,氮磷交互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的交互效应较小;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产量9000kg/hm^2以上的施肥措施为施用纯N肥115.5-128.4kg/hm^2,施用P(P205)肥67.05-84.3kg/hm^2,施用K(K20)肥69.15-82.2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商品有机肥对西瓜、大白菜产量、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1500-6000kg/hm^2,西瓜和。大白菜产量分别提高3.24%~15.94%、5.65%~25.91%,产值分别增加3910~6160元/hm^2和800~4200元/hm^2.且西瓜口感好.大白菜外观、包心和耐储性好。  相似文献   

8.
会宁县半干旱地区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建立了会宁县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的回归模型,并根据模型求出: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获得最高产量时,应施纯氮242.10~329.10kg/hm^2、五氧化二磷76.97~165.80kg/hm^2、氧化钾78.50~95.10kg/hm^2,氮磷钾比为1:0.26~0.52:0.24~0.39;获得最大经济产量时,应施纯氯134.20~229.30kg/hm^2、五氧化二磷65.10~129.10kg/hm^2、氧化钾45.50~57.30kg/hm^2,氮磷钾比为1:0.31~0.57:0.20~0.43。  相似文献   

9.
临洮县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龙 《甘肃农业》2013,(19):23-24
在临洮县洮阳镇旱作农业区进行的玉米品比试验表明,中晚熟品种澳玉320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6591.5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8.7%,居第一位;中晚熟品种登海3622,折合平均产量13506kg/hm^2,较对照增产4.76%,居第二位:中晚熟品种沈单16号(cK)折合平均产量12892.5kg/hm^2,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10.
秦州区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一膜三收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内容,它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病虫危害等特点,可实现“一膜三收,两年三熟”。目前天水市秦州区一膜多收免耕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模式有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甜玉米)、地膜玉米-冬油菜-架豆王(西葫芦)、地膜玉米-冬小麦-大白菜等,尤以地膜玉米-冬油菜-夏大豆模式的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近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91万hm^2,玉米平均折合产量10072.5kg/km^2,冬油菜平均折合产量3278.1kg/hm^2,复种夏大豆平均折合产量3957.3kg/hm^2。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密度和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豫南地区郑958玉米不同密度与追氮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郑单958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最适宜追氮量为450kg/hm^2,产量为7736.6kg/hm^2。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广西河池市秋季干旱严重的问题.笔者依据棉花耐早、抗逆性强的特点,总结出一套春玉米套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功,春玉米产量达到7500kg/hm^2,皮棉1950kg/hm^2,实现年经济效益36720元/hm^2。  相似文献   

13.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掖市以150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为对照,对136cm带型、176cm带型、214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进行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3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1行,玉米两侧套黄豆)混合产量(15460.5kg/hm^2)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产值较对照增加1410.00元/hm^2,增幅达16.06%;17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3)混合产量最高,达16318.5kg/hm^2,较对照增产7.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产值较对照仅增加5.5%;214cm带型(小麦9行、玉米3行)混合产量及产值较对照分别降低1.7%和1.1%。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级稻免耕不同抛栽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210kg/hm^2、五氧二化磷105kg/hm^2、氧化钾210kg/hm^2,以抛33.0万蔸/hm^2产量最高,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5.83%、5.13%和4.65%;抛34.5万蔸/hm^2产量与抛栽33.0万蔸/hm^2的产量相近.分别比抛栽28.5万蔸/hm^2、30.0万蔸/hm^2和31.5万蔸/hm^2增产4.48%、3.79%和3.32%。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贵州省玉米区试及生产试验资料,利用产量主效应值、回归系数、回归离差及适应度对黔单1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极好、产量极稳产的玉米杂交种。适宜在贵州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种植。为探索其超高产栽培模式,应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栽培因子密度、施纯氮量、施纯磷量、施纯钾量为决策变量。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杂交玉米黔单18号在贵阳地区及相应生态地区的超高产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数分析得出,与该品种特性相适应的12000kg/hm^2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方案是:密度5.5~5.6万株/hm^2,在每hm。施足2.25t腐熟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纯氮肥236~259.5kg、纯磷肥125.6~140.36kg、纯钾肥314.5~343kg。  相似文献   

16.
王伟  郭仁  李欣 《宁夏农林科技》2013,(6):155-156,158
为了研究有机肥对玉米水分生产率及产量的影响,在彭阳县中部河谷残塬区老牙村淤绵土上进行地膜玉米施用有机肥试验;以降低耗水系数,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增产增效。结果表明,在施N素219kg/hm^2,且基、追施各占60%和40%的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可相应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11—0.24kg/(mm·hm^2),增产6.5%-10.6%,增收1200.2~1946.7元/hm^2。  相似文献   

17.
以延边大学农学院玉米组选育的7个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的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年的产比中增产的品种有5个,平均比对照增产0.3%~15.0%。其中表现突出的新品种有延农5和延农15,其产量分别为9447.6kg/hm^2和8561.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15.0%和2.5%。这2个品种在2000~2002年3年的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增产19.4%和10.6%,增产幅度比较大,且在不同年份的表现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甘薯经济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311—B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田间试验,拟建甘薯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甘薯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231.72kg/hm^2、P2O5:41.18kg/hm^2和K2O:333.05kg/hm^2,其施肥利润和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均达最高,分别10776.60元/hm^2和170.9g/kg、52.76g/kg;经济产量和维生素C为次高,经济产量为41.102t/hm^2,每100g含维生素C89.62mg;仅淀粉含量稍低,为710.8g/kg。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总结出了纤用亚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即确定了清水河中游地区纤用亚麻的适宜播种期为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2℃,地表5cm土层温度稳定在13℃以上时为宜;种植密度每1hm2为1650—1870万株;氮磷比为1:0.67。亚麻原茎产量达到6159.5kg/hm^2,籽粒产量达1022.5kg/hm^2。  相似文献   

20.
就不同性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单株粒数、穗数、穗长、结实小穗数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为显著负相关,而经济系数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选择冬小麦种植的主要栽培因素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四元正交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数学模型.由此确定产量大于461.33kg/0.0667hm^2,各因素水平的最优组合为:密度31.35万粒/0.0667hm^2,施氮量为纯N22.52kg/0.0667hm^2,施磷量为P20513.02kg/0.0667hm^2,施钾量为K2O8.44kg/0.0667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