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户作为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具备了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农户为了改善其生产经营条件、提高收益,对技术产生强烈需求。文章从农户生产经营决策与条件系统的关系分析入手,探讨了农户选择技术时存在的条件障碍,提出了技术选择的模式和具体操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探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及促进传统涉农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甘肃省9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企业自身运营管理能力、核心技术、政府政策、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直接影响着龙头企业竞争力;农户与企业合作经营模式、联结形式、结算方式以及物流服务水平对提升龙头企业级别具有重要影响。最后,建议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内外部环境共同培植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就是根据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为纽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经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经科教紧密结合的经济运行方式。推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农村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把分散经营与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不改变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格局的规模经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顺利转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新路子。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时,要因…  相似文献   

4.
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桥梁和纽带,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使用的主体,它提高了技术扩散的有效性,有助于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各种风险.宁波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方式有"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6种类型.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应探索科学的技术扩散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协调机制;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支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县等7县(市)的农业龙头企业调研数据为依据,在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情况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扶持、社会保障、优惠服务(种苗、技术、信息)方面、价格扶持、农户月薪。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资兴市已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吸收2750多位农民入社,人均增收2200元。1.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资兴市的养鱼专业合作社大都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养殖、销售、信息交流、技术合作为服务基础,通过统一苗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等形式实行科学化养殖、现代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大市场的矛盾。“龙头企业+农户”的形式不能根本改变农户分散状况和弱势地位,却可能造成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不利于农户经营能力的提高;“合作社+农户”则是农户通过联合、合作,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较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科技服务为手段,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了我国农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的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致富亿万农民的基石。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三大要素之一,其经济实力强弱、牵动力大小和管理规范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效益。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9.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基于现实困境,本文构建政府、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农机构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逻辑框架,重点分析日本、韩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日本、韩国从政策保障、社会化服务、小农户自身发展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在小农户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做法,中国可以从健全农业政策保障制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提升农村三产融合层次等方面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历史与现状的描述,深入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不合理、服务不周到、龙头企业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保障体系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公司+农户”模式下农户信贷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龙头企业担保下农户信贷的运作方式;分析了无担保和由龙头企业担保2种情况下的交易规模、期望利润。研究表明,龙头企业担保可以扩大“公司+农户”和信贷交易规模,提高各方期望利润,有效地解决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化的指天椒产销服务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天椒是广西天等县的特色农产品,在打造指天椒特色产业时,信息化应该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依托当地政府信息化平台,结合天等指天椒门户网站的建设,开发指天椒产销服务系统,包括农户生产管理、龙头企业农资配送服务和产品回收管理、金融机构贷款保险服务管理等模块,通过信息流带动物资流、资金流和服务,从而促进当地指天椒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3.
产业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德州市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合作组织这三个环节,构筑起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的“龙”型产业化生产大格局,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是促进农户提高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评价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对农户收入的作用成效,可为农业现代化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利用区域内1 037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对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影响以及收入效应差异,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市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率较低,农资、水利和加工服务的供给率分别为38.09%、56.99%和46.96%。在农区,提供了农资、水利服务的农户中位收入分别提高了0.576万元和0.306万元;在牧区,提供了水利、加工服务的农户中位收入提高了1.588万元和2.636万元。农资、水利和加工服务供给对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服务环节越完备增收效果越好。农资服务和水利服务供给对农区农户具有显著增收效果,加工服务供给则对牧区农户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以服务数量为表征的服务水平对农牧区农户均具有增收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村内水利服务供给为农户土地流转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而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提升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农资服务和加工服务的土地流转机制效果则不明显。因此,应健全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生产类型农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制定与农业生产性服务协同的土地流转政策。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淮安市淮农薯业专业合作社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服务入社农民、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为宗旨,组织基地农民开展种植、加工、销售农产品。入社成员从种植、加工、就业、销售、盈余返还等环节获得收益,人均年增收2000元。放大合作优势,增加成员收入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把基地农户、加工大户、龙头企业组织到合作社为核心的组织中来,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16.
对目前全国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宁夏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拓展服务产品传播渠道,在保持现有传播渠道的同时,加强移动端网络服务;加强基础研究,做好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开展农业气候区划,指导农民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强化面向决策、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职工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相似文献   

17.
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地位与现代化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农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中具有多种区位特色和优势,是西部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林草植被建设不可分割,西部农业建设的方向是改造传统粗放扩张式农牧业,建设可持续的现代化西部,促使西部区域的第一性生产力、第二性生产力与农户经济生产力及区域生态服务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区域政策上,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开发可以增加农户收入的新技术、新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牧业的跨越式改造,在技术策略上,改过去的广种薄收为集约经营,发展现代化山区农业和旱作农业;改过去的单一粮、薯、豆为多种多样的特色农笔业;改以往的放牧技术为退耕与禁牧结合,舒饲精养的现代化牧业方式;改长期靠天务农的方式为积极发展设备工程,增强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力度;改变以林为主,过分重视林木忽视草灌的技术政策,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建设并重的技术策略,建立农-草-牧-林互补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家决策系统与网络技术、网格技术以及Web--GIS技术发展现状,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力求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式速丰林经营培育决策支持平台,即能够支持不同树种、不同地域与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决策支持平台。在这个系统内,综合运用XML、Web服务(Web Services)、数据网格(Data Grid)等信息技术,遵循信息集成技术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以相关树种知识信息、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为主线,通过各种信息相互关联、作用和分析,为林分经营提供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形象化的决策支持环境及其支撑工具,构造并提高各种经营方案的实时性、准确性、数量化和最优化程度。该系统不仅为林业基础生产单元,如林场、林局和广大林农提供信息服务,同时,随着系统基础数据、知识库、模型库及相关服务的扩充,也可以为决策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研究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一、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现阶段畜牧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该模式由合作组织为社员提供畜禽良种,开展技术服务,然后将农户饲养的畜禽(产品),按照订单或契约收购,统一组织销售;第二类是“基层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共青团、妇联或村委等基层组织出面协调,农户参与,形成“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利益群体,按照“四统一”或“六统一”的组织形式组织生产和销售;第三类是“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河南三高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高农牧)是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固始鸡和豫南黑猪的选育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三高农牧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采取"六统一"(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全程服务模式,在大别山区带领农民利用山坡、林地、荒滩建立了天然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