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头足类动物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是头足类动物中主要种类之一,其在中国南海的资源分布和变动等规律还不清楚.因此,调查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的资源现状,探索其时间变动规律,对于更好地开发利用南海剑尖枪乌贼资源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2000-2002年调查数据,介绍中国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性,分析其资源密度指数的区域、昼夜、季节以及水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南岛以东近海剑尖枪乌贼的平均密度指数和平均尾数密度指数均明显高于北部湾及海南岛南部近海;整个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的平均密度指数和平均尾数密度指数夜晚高于白天,其中平均密度指数以海南岛以东最高,为6.453 kg/h;平均尾数密度指数以北部湾及海南岛南部为最高,为134.6 ind/h;整个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的最高网次密度指数和最高网次尾数密度指数均出现于夏季,最大值均出现在海南岛以东;随着水深变化,密度指数和尾数密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北部湾及海南岛南部18~20 m水深范围,其值分别为15.500 kg/h和910.0 ind/h;其次出现在海南岛以东100~110m水深范围.南海北部剑尖枪乌贼渔获量在头足类中超出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居于首位,其资源还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为剑尖枪乌贼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南海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5年海南岛6个渔港伏季休渔前后各1个月的渔船(898艘次)上岸渔获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渔获指标,评价海南岛近海渔场伏季休渔效果.结果表明:1)休渔前后灯光围网和单拖网皆是海南岛近海渔场最主要的捕捞类型,其产量分别占渔船总产量的36.18%和43.67%;2)休渔后灯光围网、单拖网、刺网和钓具渔船的平均单位捕捞努...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岛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Meta分析构建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转移模型,对其1990、2000、2010和2020年4个时期各类型湿地的价值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评估,并探讨了影响价值评估结果的因素及有效性。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递增的趋势,30年间湿地价值共增加了95.32亿元,增长率达41.32%,其中水产养殖场和库塘价值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66.55亿元和42.61亿元;2020年海南岛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26.02亿元,平均价值为24.17万元/hm2,其中红树林湿地单位面积价值最高,达38.25万元/hm2,其次为河流湿地,单位面积价值为25.81万元/hm2,盐田湿地单位价值最低,为14.37万元/hm2;在Meta回归模型中,湿地面积、盐田、碳税法、保护力度等变量对湿地单位面积价值表现为负效应,而红树林、物质生产、气候调节、保持土壤、旅游休闲、人口密度等变量对湿地单位面积价值表现为正效应;模型的平均转移误差为18.82%,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表明本研究构建的Meta价值转移模型可以作为快速评估海南岛湿地价值的一种有效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岛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4℃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  相似文献   

5.
<正>8月份全省连续高温,局部气温达40℃以上,但立秋以来,省内各地气温却急转直下。据我省气象部门预测,预计9月全省高温天气将大大缓解,全省日平均最高气温稳定在30℃左右,日平均最低气温在23℃左右,水温平均为25℃~30℃。中旬省内将有分散性降水  相似文献   

6.
采取干导法进行人工授精,2年累计孵化极边扁咽齿鱼受精卵14万粒,平均受精率87.5%,发眼率77.5%,上浮率72%.在孵化水温10~14 ℃条件下,从受精到发眼平均积温为2012.5 ℃·h;从发眼到破膜平均积温为575 ℃·h;从破膜到卵黄囊吸收完平均积温为3734 ℃·h;鱼苗全部发育平均积温为6321.5 ℃·h.  相似文献   

7.
将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经人工繁殖的银鲳幼苗,空运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在水温18℃~31℃、盐度15‰~32‰,经过近9个月左右的室内驯养,从平均叉长3.2cm,平均体高1.8cm,平均体重0.68g;培育至平均叉长18.4cm,平均体高9.6cm,平均体重121g。通过驯养得出:银鲳对饵料种类没有特别的选择性,同批次银鲳幼苗在浙江舟山及海南驯养时对水温的适应性具有地域性差别,在海南驯养的最适水温在20℃~26℃;舟山16℃~28℃。盐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lux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 昆明草海位于滇池湖泊上游,是滇池的一个附属子湖,面积11,500亩,水深1.5—2米。水体中溶解氧为5.7毫克/升,pH值为8.05。常年平均水温19.6℃,8月份水温最高,平均水温26.9℃,最低月平均水温12.3℃,出现在1月份。滇池鱼类最适生长水温为25℃左右,约在7—9月。湖水终年  相似文献   

9.
毛蚶半人工采苗及筏式笼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春  赵洪德 《河北渔业》2002,(4):25-25,31
<正> 毛蚶属蚶科、性蚶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_(12),是人们普遍喜食的海产品,市场价格较高,且毛蚶适应能力强,分布较广,在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南到海南岛都有分布,适温范围广,水温在18~25℃时生长最快,适盐范围20.1‰~29‰,在高盐度的外海区亦能生活,是一种较理想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鲤饲料添加剂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先林  王忠 《淡水渔业》1993,23(2):30-32
<正> 一、材料与方法 1.筛选规格为50g/尾的建鲤2400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0尾。各置规格为2×2×2米网箱中,悬于同一框架上饲养。试验地点是贵阳市百花湖网箱养鱼场,时间在1991年5月4日至10月10日共157天。水温是第一月平均16℃,第二月平均18℃,后三月平均23℃。试验期中最高水温26℃,最低12℃试验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安全越冬管理措施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  相似文献   

12.
丁(鱼岁)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鱼岁)的成熟卵呈圆球状,具墨绿色、青灰色、黄色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82 mm(0.48~1.1mm),吸水后平均直径1.6 mm;粘性.在水温20~23℃(平均22.09℃)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42 h 17min,积温920.22℃·h.肌肉效应期出现在晶体出现期前.出膜仔鱼全长3.8~4.2 mm.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尼罗罗非鱼在强化培育期的最适温度和最适透明度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在室内用了15个水槽,将透明度设为15~20cm、20~25cm、25~30cm三个组;将温度设为(20±0.5)℃、(22±0.5)℃、(24±0.5)℃、(26±0.5)℃、(28±0.5)℃五个组。在每个水槽中放入约3kg的鱼苗,规格为15尾/kg左右,通过每天对随机抽取的10条鱼测量其平均体重,求出每组每天的平均增重率,然后求出总的平均增重率,最后得出26℃为尼罗罗非鱼在强化培育期的最适温度,透明度在20~25cm时,尼罗罗非鱼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14.
史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键  赵德树 《水利渔业》2006,26(1):26-27
史氏鲟为典型的河道鱼类,栖息于砂砾底质的江底,适温范围广,生存水温为1~30℃,适宜水温14~26℃,最佳水温18~22℃。史氏鲟雌体怀卵量一般为3万~160万粒。雌体怀卵量占体重的10%~42%,平均为25%。孵化水温为16~24℃,最适水温为19~22℃;平均水温17℃时,约105 h出膜;平均水温21.5℃时,约81 h出膜。  相似文献   

15.
上岸渔获调查是调查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监测海南岛主要渔港渔情,统计分析渔获上岸量、渔获组成和作业类型,评估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低值幼鱼渔获比例超过40%,经济渔获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带鱼(Trichiurushaumela)、马鲛(Scomber-morus)、眼镜鱼(Menemaculata)、金线鱼(Nemipterus)和头足类(Cephalopoda)的总和不足25%;2)蓝圆骖和带鱼是海南岛上岸渔获的优势种;3)拖网是海南岛近海渔获量最高的作业类型;4)海南岛近海底层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远海中上层渔业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建议禁止海南岛近海拖网生产,允许南海休渔期间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通过增加远海作业船只的柴油补贴等途径扶持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构建“养护近海渔业、开发远海渔业”的新捕捞格局。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渔场最适宜栖息海表温度(SST)范围,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资料,结合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发布的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月平均SST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SST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CPUE在16℃~31℃均有分布。在春季和夏季(3~8月),位于10°~20°N的大部分渔区CPUE较高,其南北侧CPUE较低;而到了秋季和冬季(9月到次年2月),高产渔场区域会向南拓宽。CPUE在各SST区间的散点图呈现出明显的负偏态分布,高CPUE主要集中在26℃~30℃,最高值出现在29℃附近;在22℃~26℃范围内CPUE散点分布较为零散,但在这个范围也会出现相当数量的高CPUE;在22℃以下的CPUE几乎属于低CPUE和零CPUE;零CPUE的平均SST为26.7℃(±3.2℃),低CPUE的平均SST为27.8℃(±2.1℃),高CPUE的平均SST为28.4℃(±1.5℃),高CPUE在各SST区间的分布要比零CPUE和低CPUE更为集中。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最适SST范围,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最适SST为26.9℃~29.4℃。本研究初步得到南海及临近海域黄鳍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特征及SST适宜分布区间,可为开展南海及临近海域金枪鱼渔情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2006年~2012年在海南岛东寨港、马袅港、八所港和榆林港4个典型港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滴滴涕(DDTs)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DDTs残留范围为未检出-4.51 ng·g-1(湿质量),平均为1.45 ng·g-1,4个采样点w(DDTs)的区域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海南岛沿岸贝类体内DDTs残留水平较低。在2006年~2012年间,DDTs于2007年出现了一个相对高值,之后5年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此研究结果与1985年海南岛近海贝类体内的DDTs残留量均处于100 ng·g-1水平级范围。通过对牡蛎样品DDTs的组分特征分析,认为目前检测到的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推断2006年~2007年可能有三氯杀螨醇来源的DDTs输入。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DDTs符合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质量标准,也未超出中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其食品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丁鱼岁的成熟卵呈圆球状 ,具墨绿色、青灰色、黄色 3种颜色 ;平均卵径为 0 82mm ( 0 4 8~ 1 1mm) ,吸水后平均直径 1 6mm ;粘性。在水温 2 0~ 2 3℃ (平均 2 2 0 9℃ )的条件下 ,胚胎发育历时 4 2h 17min ,积温 92 0 2 2℃·h。肌肉效应期出现在晶体出现期前。出膜仔鱼全长 3 8~ 4 2mm。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4—2013年海南岛东岸、南岸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监控数据,利用截线样条法、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及相似性指数等方法技术对海南岛东岸、南岸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南东岸、南岸浅水礁区近10年调查珊瑚礁鱼类共计6目32 科64属130种,其中鲈形目居绝对优势;珊瑚礁鱼类密度大致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科级多样性平均值为4.41,属级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30;鲈形目珊瑚礁鱼类相对丰富度占有绝对优势,相对丰富度较高的6个科分别为雀鲷科、隆头鱼科、蝴蝶鱼科、天竺鲷科、四齿鲀科及玻甲鱼科;珊瑚礁鱼类在目级极为相似,相似性指数在0.86~1之间;科、属、种级相似性指数较低,均在0.5以下,通过Jaccard's种类相似性指数分析,海南岛东岸、南岸珊瑚礁鱼类种类较多,物种丰富。珊瑚礁鱼体长范围6~10 cm区间的数量最多,其次为0 ~5 cm区间,21~40 cm区间的珊瑚礁鱼类在浅水礁区分布极少。本研究通过对海南岛东岸、南岸浅水礁区珊瑚礁鱼类近10 a的种类分布及多样性进行探讨,旨在为海南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及珊瑚礁鱼类保护与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大鳞鲢与珠江鲢、长江鲢杂交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水产研究所继1975年和1976年在海南岛进行大鳞鲢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又于1977年4至5月与海南岛松涛水库渔业管理处、湖南省湘湖渔场协作,将大鳞鲢♀×珠江鲢♂和长江鲢♀×大鳞鲢♂进行杂交成功。现将杂交情况介绍如下: 一、大鳞鲢♀×珠江鲢♂杂交:于19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