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是集聚技术、制度、文化的创新协作体,是科技与产业资源、创新人才的集聚地.该文以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各产学研融合平台及其协同单位为调查对象,分析了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企业员工参与产学研合作机会、人尽其才产学研机制、贡献认可度、意见建议反馈渠道4个方面的认知差异,并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双向评价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山西农业产学研融合创新人才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农业科技起步发展、快速发展和优化发展3个发展历程。介绍了广东农业科技在农业科技投入、农业科技贡献、产业关键技术、科技支撑作用、科研自主创新、科技推广、人才建设及产业经营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提出了广东农业科技发展的5大特征,对广东农业科技未来发展有较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认为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低、科技计划缺乏统一管理是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科研绩效考评中重视科研资源占有而轻视科研贡献、项目管理松散、项目主管部门缺乏责任人等.提出应该严格科研绩效考评和项目管理,防止项目管理中的寻租活动,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的关键.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农业高校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做好团队建设、建立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为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应建立健全科研体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5.
农业高校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创新农业人才的重任和为科教兴国做贡献的使命,自身如何在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求生存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以农业高校所的形势2与选择,以我校市校合作共建的创新实践,探索农业高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促进科技、教育与地方农材经济紧密结合,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可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业高校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创新和完善了以农技推广中心、国营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的科技信息服务协同模式。通过对技术产品研发、培训教育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内容的研究,分析其采用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科教培训、技术入股、教育网络联盟的多元结合方式,并在基础环境、业务制度、组织人才和资金等方面采取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评价体系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是我国科研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评价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科研学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阐述了科研评价的内涵、建立科研评价体系的意义与原则,对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了异同点,并指出了农业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完善农业科研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华 《甘肃农业》2010,(4):36-3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省属高校科研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更直接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省属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肩负的重要使命。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内涵与外延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我国省属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高校发展而言,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机遇。农业高校应审时度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学校的竞争实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以贡献求支持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研究,对提升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和加快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十分必要。本文以天津大学、天津农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四所高校的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设计开发科研胜任力量表,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收集资料,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自行设计开发的量表包括5个维度: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分析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天津市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水平良好,其中合作能力最高。学校、性别、学位级别、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等是高校教师科研胜任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