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黄1号”为叶色黄化的优质特色茶树品种,在四川具有一定的推广面积但茶苗繁育技术未成体系。实验通过研究不同扦插时间及扦插密度对“中黄1号”扦插苗根系生长、地上部生长及茶苗出圃质量的影响,明确“中黄1号”的关键育苗技术参数,为其在四川茶区的进一步推广提高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当年8月、9月中密度扦插的“中黄1号”短穗次年收获苗木质量最佳,其生根数、根干质量分别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的50.10%~16.84%和21.05%~31.58%,根系CAT酶活性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的28.56%~41.89%,苗高、茶苗直径、着叶数、全株鲜重高出10月中密度扦插茶苗39.39%~17.41%、42.68%~20.73%、17.49%~22.83%、4.87%~21.65%,当年8月、9月中密度扦插的“中黄1号”短穗次年的成活率、合格率、出圃率分别为85.12%、78.29%、66.42%,87.18%、85.18%、74.09%,出圃数高达23.25万株/667m2和25.93万株/667m2。因此,该品种宜在8月、9月进行中密度扦插繁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智能温室大棚中不同季节扦插对黔湄502(Camellia sinensis cv.Qianmei 502)短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春季(4月下旬)、夏季(7月下旬)、秋季(10月下旬)]扦插黔湄502短穗试验,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和作为母本园时可提供的插穗数。[结果]智能温室大棚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无论是1年生还是1足龄茶苗均可达到国家茶苗出圃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生长量为春季>夏季>秋季,且差异极显著。若以苗繁苗继代繁殖,以枝条利用率65%计算,春季扦插第2年可提供扦插短穗646.5万~1 092.0万穗/hm2,夏季扦插可提供690.0万~936.0万穗/hm2,秋季扦插可提供573.0万~702.0万穗/hm2。[结论]智能温室大棚能快速繁育茶苗,可大大缩短茶树良种选育周期。智能温室大棚不同时间扦插后茶树短穗综合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蓄养穗条、圃地选择与苗床整理、扦插、苗圃地管理、茶苗出圃等内容,以期为茶树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谈谈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是繁殖良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增加标准苗木的出圃是个关键的技术问题。作者二○○一年始从台湾引进适宜制乌龙茶的金萱、翠玉等新品种进行短穗扦插繁殖。在具体实践中 ,根据不同季节茶树短穗扦插的技术要求不同 ,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提高了茶苗的出圃率。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苗床准备1 1 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不积水的地块做育苗地。土质以壤土或沙土为好 ,无顽固性杂草 ,凡种过薯类、麻类、烟草的园地不宜作苗圃地 ,以免发生根结线虫病。1 2 苗床的建立先…  相似文献   

5.
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茶树短穗扦插成活率,研究了扦插时间、扦插基质、扦插品种及插穗种类对茶苗成活率、出圃率和茶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上旬扦插最好,成活率、出圃率最高,分别为92·4%、80·4%,1足龄茶苗达到Ⅰ级扦插茶苗质量标准;扦插基质以处理 D(泥炭土上铺泥砂土)扦插茶苗成活率、出圃率最高,分别为71·1%、65·4%,且1足龄苗达到Ⅰ级扦插茶苗质量标准;不同茶树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存在差异,表现为乌牛早>福鼎大白茶>迎霜>白毫早>碧香早;粗插穗和短插穗的扦插成活率高,茶苗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6.
无性系良种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超过800hm^2,但无性系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为了提高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加大无性系茶树推广力度,解决外地茶苗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无性系良种茶育苗基地,采用短穗扦插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茶苗繁育试验,扦插的茶苗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进茶树良种,在北缘茶区代表地一~宁强县进行秋季无心土短穗扦插育苗试验,从地块选择、土壤整理、短穗扦插、苗期管理等方面,总结出适宜在北缘茶区建圃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的实用技术要点,为北缘茶区规模化建圃繁育无性系茶苗积累了实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树良种的种植和推广,主要采用无性繁育的方式。在茶园使用科学有效的穗扦插方法,主要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良种茶苗的繁育成活率,从而每平方米可以多产出良种茶苗。为进一步扩展良种茶苗的扦插繁育技术和无公害良种茶园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良种茶苗的繁育技术展开探讨,以便于提高产量和种茶的经济效益。以期给有关良种茶苗繁育技术的改进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利用茶树的再生作用和极性现象,将茶树半木质化枝条剪成若干个带一叶一腋芽的短穗,然后进行扦插育苗的方法。它简称短穗扦插,是茶树营养繁殖方法之一种。与茶子播种育苗相比,它具有能保持良种品种特性、性状表现一致,取材方便、繁殖系数大,成活率较高、生长旺盛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短穗扦插已成为全国各茶区普遍推广、应用的茶树育苗方法。一、采穗母树园的选定  相似文献   

10.
茶苗简易遮荫法短穗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树良种苗木的繁育通常采用无性系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在苗圃建设上多采用搭固定支架,以黑色塑料遮荫网覆盖的方法,设施投入较大。介绍了茶苗简易遮荫法短穗扦插繁育技术,以期在减少投入成本的同时,又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别山茶区茶树短穗扦插技术,包括苗圃建立、扦插、扦插后管理、茶苗出圃等方面内容,以为茶树短穗扦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朱雪英 《新农村》2003,(11):14-14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短穗扦插繁育茶树良种取代了用茶籽播种方式来发展新茶园,从而提高了茶园单产,改进了茶叶品质。我们从多年繁育良种中总结出一套短穗扦插的“二选、二定、三关、三管”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3.
茶树硬枝扦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嫩枝扦插是茶树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而茶树硬枝扦插由于其成活率低、长势差,不能被生产上应用。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进行了采用3cm、5cm、7cm三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三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茶树硬枝长度5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cm,25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及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川西茶区高密高效扦插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改进川西地区高密高效短穗扦插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扦插时间、扦插密度、短穗嫩度及粗度以及茶树品种对茶苗生长势、质量和出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密扦插的最佳扦插时间为8—9月,其成活率、出圃率为75.08%~76.92%和56.76%~58.82%;短穗嫩度以红梗和半红半绿梗为宜,其成活率、出圃率分别为74.21%~76.43%、57.51%~60.74%,分别较绿梗和麻梗高4.37%~32.01%、13.10%~28.12%;短穗粗度以中粗最佳,成活率为76.55%~76.77%,出圃率为58.41%~59.69%;高密度扦插(行距×株距=6.7 cm×0.8 cm,825万株/hm2)的合格苗出圃数为437.99万~451.91万株/hm2,较中等密度和常规密度高出54.13%~104.70%;不同品种短穗的发根能力、茶苗生长势及成活率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 万盛区,是重庆市产茶基地之一。为了扩大该区良种茶园和茶叶生产逐步实现“两高一优”的需要,我站茶叶科技人员,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的实际,在万东镇、青年镇等几个茶叶科技示范场进行了茶树良种优株短穗扦插繁苗技术的试验、示范和研究。通过一年的努力实施,不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全区茶树良种的繁育工作的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1993年,实施短穗扦插面积12.2亩,扦穗132.2万株,成活124.76株,成活率达94.4%,当年出苗121万株。占总扦  相似文献   

16.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良种的繁育是加快良种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但常规育苗周期一般为13~18个月,周期长,出圃数较少且管理成本高。为进一步提高茶苗出圃率、苗木质量和育苗效益,本课题组和茅河乡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应用,结合川西茶区实际,研究总结出一套茶树短穗扦插的关键技术,主要通过使用旋耕机整地、提高苗圃土地利用率和扦插密度、加强苗圃管理来实现多出苗,出壮苗,出圃率及育苗效益均提高1倍以上,该技术目前在四川川西茶区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方法]开展3、5、7 cm这3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这3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茶树硬枝长度5 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 cm,25 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短穗茶扦插育苗具有以下优点:省材料,繁殖系数高;取材方便;繁殖季节长;扦插后发根成苗快,成活;年高,根系发达,移栽易成活,生长旺盛,可以提早成园,并能保持良种特征特性。云南梁河县茶技站内1994年引进“云抗10号”、“清水3号”等良种短穗扦插育苗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后,共进行短穗扦插育苗4000余万株,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一、母本园的建立和采穗母树的培育1、母本园的建立(1)新建母本园园地开垦、茶苗栽植以及幼龄期管理等按新建茶园技术规程实施,苗木选用原种无性系苗木或直接从原种园引进的一、二级母本良种苗木,要求品种纯度达到100%。(2)采叶茶园改母本园选择树龄3年生以上、长势良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母本园。2、采穗母树的培育(1)修剪于春茶结束后对茶树进行重修剪。夏、秋茶留养不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茶树硬枝,扩大无性繁殖系数,研究茶树硬枝短穗与扦插成活率、茶苗长势的关系。[方法]开展3、5、7cm这3种不同长度硬枝短穗和留全叶、留叶2/3、留叶1/2这3种不同留叶硬枝短穗的比较试验。[结果]茶树硬枝长度5cm、留叶2/3的短穗扦插效果较好,成活率达88.3%,平均着叶数7.6片,苗高27cm,25cm以上苗达85.6%。[结论]阐明了影响茶树硬枝扦插成活率及长势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扦插成活率的关键是剪取适合的短穗和加强苗圃管理。试验达到了茶树无性繁殖的效果,为茶树硬枝扦插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茶树良种繁殖提供了一项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