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鸸鹋胃的组织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鸸鹋腺胃和肌胃组织学特点的观察,结果表明鸸鹋腺胃的深层复腺非常发达;肌胃的粘膜向管腔突出形成细而长的皱襞,肌胃腺是分支的管泡状腺,肌层十分发达,这些特点和与鸸鹋的消化机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轮  王飞 《畜牧兽医学报》1996,27(3):231-236
本工作研究了鸡肌胃以上消化道(包括肌胃)的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肌胃、腺胃禁食时有自发性肌电发放,而不由食道、嗉囊所引发。食道、嗉囊肌电发放与摄食、饮水、排空有关。肌、腺胃在肌电发放时序关系上肌胃人无于腺胃(与解剖构造顺序不同)。由此认为:肌、腺胃肌电自发放由肌胃引发,起着启动的主导作用。肌、腺胃肌电峰电簇频率量呈1:1的关系。摄食、饮水时两者肌电活动增强,停食后活动减弱,这是综合调节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据估计,全球的肉鸡、种鸡和蛋鸡中,解剖后发现患有腺胃和肌胃糜烂的比例高达15%-20%。糜烂的后果不容小觑:腺胃和肌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病变使消化过程变得非常疼痛,采食下降。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4.
肉仔鸡肌糜烂症(GE)在肉鸡生产中不常见。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和排黑色粪便为主,以腺胃、肌胃和肠管的粘膜、肌层溃疡、出血为特征。本病可迅速导致鸡体脱水、严重消化紊乱、贫血以及自体中毒的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鸡肌胃糜烂病(CGE)又称肌胃腐蚀病、黑色呕吐病,是由于喂饲劣质鱼粉或饲料中鱼粉搅拌不均,用量过大而诱发的疾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肉用仔鸡。临床特点为肌胃类角质膜被腐蚀,肌胃粘膜出血、糜烂、溃疡,甚至肌胃穿孔,腺胃肿大、变红,胃壁变厚。腺胃乳头明...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以生长发育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胃腺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病。传染性腺胃炎在某些地方称其为腺胃性传染性支气管炎(简称腺胃性传支)。  相似文献   

7.
非洲鸵鸟,学名为StruthicCalernusSyriacus,原产于非洲和阿拉伯沙漠中,是现有鸟类中最大的鸟,具有较强的食草性,有二个胃,即肌胃和前胃(腺胃),无素囊,兼有鸟类和反刍动物的特性。所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前胃阻塞(积沙、积食)已成为非洲鸵鸟常见的多发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月龄的鸵鸟,病鸟主要表现为数天不吃不喝,严重病例多数死亡。现将该病总结于下。1发病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非洲鸵鸟的异食性:非洲鸵鸟是一种异食性很强的动物,对一切异物都非常好奇,而且有吃异物的习性,见到什么东西都啄,…  相似文献   

8.
(上接2014年第8期《疾病诊疗》栏目)2.3.2内脏的观察1)观察心脏、肝脏形态、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出血等。将肝脏取出可以看到脾脏、心脏、肺脏、肌胃、腺胃、肠道(见P94图16)。取出肌胃腺胃可以看到十二指肠呈弧形紧贴腹壁,盲肠为浅褐色(见P94图17)。  相似文献   

9.
1传染性腺胃、肌胃炎腺胃、肌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协同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腺胃肿大、鸡内金坏死、消化平衡紊乱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1.1病原幽门螺杆菌(HP),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1.2根据鸡内金病变确定病情一度:一条线,鸡内金靠近腺胃端有一条白线。二度:两条线,鸡内金里侧有两三条白色突起。三度:是个圆,鸡内金上有不明显黄豆大圆  相似文献   

10.
前胃驰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饲料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发酵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通过对牛前胃弛缓的病因、症状等的分析,阐述了用中医和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之具体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鸡腺肌胃炎是以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肌胃和腺胃是鸡的主要消化器官,当二者出现病变时,鸡的消化功能减退,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其粪便中携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饲料转化率低。各品种、年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季节交替时发病率高些),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鸡腺肌胃炎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应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不长期饲喂单一饲料,并应加强清洁消毒,做好饲养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2.
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玉米可被单胃动物消化,但豆粕中的能量只有50%~60%被利用。为什么豆粕中的能量成分利用率如此低呢?因为豆粕含有约22.7%的半纤维素(Chesson,1987),实际上这是单胃动物(包括猪和禽)不可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NSP其中的一种组分是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他常用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13.
彩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微细胞结构作腺体细胞组成。双峰驼幽门腺也为高度蟠曲的分支管状腺,由柱状上皮构成,胞质中有细小的嗜伊红颗粒,主要分泌酸性糖共轭物,在腺体细胞间有分布密度大于贲门腺和胃底腺的亲银细胞(即分泌5-羟色胺的EC细胞);黏膜肌层进入固有层,使腺体间可看到丰富的平滑肌纤维;覆盖于幽门腺区的高柱状上皮分泌中性糖共轭物和酸性糖共轭物,以前者为主。双峰驼幽门腺区在皱胃中所占面积最小,黏膜皱襞不发达,但其胃沟多而密集并且很深,可达黏膜层的1/2或2/3,常有多条深的胃小凹开口于此,从而增加了幽门腺区的表面积。研究结果显示,双峰驼幽门腺区黏膜的基本结构与其他动物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4.
中蜂的形态解剖基础知识(二)———蜜蜂的消化、生殖系统及其螫针、蜡腺、臭腺·杨朝环1消化系统蜜蜂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编者补充:消化系统完成摄取和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的功能。消化道包括口、咽、食道、蜜囊、前胃、胃、小肠、直肠和...  相似文献   

15.
傅瑶  张英辉 《中国乳业》2009,(10):78-81
刚出生的小牛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其功能和单胃动物一样,真胃是小牛唯一发育完全并具有功能的胃。所以,出生后几天内小牛应食用初乳和牛奶。初乳和牛奶主要通过小牛的食道沟(又称网胃沟)直接进入瓣胃,由真胃产生的酸和酶消化。  相似文献   

16.
牛、羊和鹿等动物属于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区别于单胃动物的最大消化生理特点是有复式胃结构,复式胃由瘤胃(Rumen)、网胃(Reticulum)、瓣胃(Omasum)和皱胃(Abomasum)4个部分组成。前3个胃称为前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内没有消化腺,也不能分泌消化酶类,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瘤胃微生物,最主要的瘤胃微生物是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原虫(protozoa)和厌氧真菌(anaerobic fungi),1g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数150~250亿个和纤毛虫数60~180万个,总体积约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各占一半。这些瘤胃微生物产生的消化酶与机械破坏作用是反刍动物消化降解饲料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1胃瘘管手术胃瘘管手术是研究单胃和复胃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常用方法。对于复胃动物常根据各胃室的名称不同,分称为瘤胃瘘、网胃瘘、瓣胃瘘和皱胃瘘,家禽的则称为腺胃瘘和肌胃瘘。  相似文献   

18.
牛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弛缓.即中兽医学中的脾胃虚弱。所请弛缓,是指支配前胃的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下降,影响前胃正常消化机能的综合症状。牛患了前胃弛缓后.表现吃食减少.特别是厌食性饲料(如青贮饲科.发酵饲料).有时只吃点口味较好的精料或新鲜青饲料;  相似文献   

19.
鸡腺胃炎     
鸡的腺胃由许多小叶构成,每个小叶包含若干具有分泌功能的复管腺。腺体分泌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原通过导管释放到腺胃腔,与食物混合后参与其消化。因此,鸡的腺胃相当于哺乳动物的真胃。许多疾病可以破坏腺胃分泌细胞和肌肉层,导致食物消化与传输障碍。  一.诱发因素  腺胃炎的诱发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类。非传染性因素常导致腺胃壁水肿、扩张,多见于饲喂低纤维日粮的鸡群。患脂肪肝鸡只腺细胞内出现脂肪沉积。饥饿、脱水等因素所致瘦弱鸡只,腺胃黏膜常出现弥散性出血或斑状出血。磺胺类药物中毒病例可见腺胃、肠道、肌肉等部…  相似文献   

20.
腺胃炎及肌胃糜烂是一种以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状,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禽病,发病鸡群病死率可达30%~50%,并且病程长,死淘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