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疫病防控体系中,优化环境管理和环境消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动物防疫消毒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健康、生产力发挥以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疫病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当屠宰场消毒管理放松,就可能成为病菌繁殖、传播理想场所。因此,屠宰场要防止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越来越显出它的重要性来,而把好消毒关则是整个疫病防疫链中的第一关。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可以提高安全系数,及时控制或扑灭疫病,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如何搞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场规模集约化、高密度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容易使养殖场的病原体也不断复杂,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在适当条件下造成疫病的流行。养殖场一旦发生疫病,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消毒就是防止外来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通过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防止传染病的扩散会与蔓延,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由传染源排泄到外界环境、可能被污染的人、动物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和防止疫病的感染、发生、蔓延和流行.据统计甘肃省武威市规模养殖户达12.36万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916个,初步形成&quot;一村一品,一镇或多镇一业&quot;的区域化养殖格局.规模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部分养殖场只注重防疫及治病工作,存在缺乏消毒知识和消毒技术不规范的问题.许多疾病就是由于消毒不规范和不彻底所致,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当前,畜禽疫病比较复杂、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为指导养殖场(户)如何做好消毒工作,有效的防控畜禽疫病,现将消毒的基本知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畜禽、圈舍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是防控畜禽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生产实际中,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药,杀死病原微生物,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消毒效果,给部分规模养殖场(户)造成了困扰。近年来,笔者多次走访规模养殖场(户),就畜禽养殖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使用消毒药及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在此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6.
于和旺 《当代畜牧》2013,(26):37-38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养殖场疫病防控与治疗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主观和客观因素的交织影响下,病原不断发生变异,对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养殖场的卫生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基本食品安全,一旦因防治不当而引起相应的疫病扩散,将会对社会安定造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立足现有国内养殖场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消毒工作是畜禽养殖场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养殖场病原微生物目的.但相当一部分养殖场对消毒不重视,消毒过程粗枝大叶,急于求成,出现一些误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相反给畜禽生产造成一定危害,现在浅谈一下目前常见的畜禽养殖场消毒工作的误区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动物细菌性疾病生物防治的必要性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越加严重,细菌性疫病明显增多,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支原体病等。其中不少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殖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殖场的常在菌并引起常发病。  相似文献   

9.
发生洪涝灾害时,大量畜禽因灾死亡,尸体腐烂,病原容易感染扩散,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环境;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袭,造成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
<正>防疫消毒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使用一定量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杀灭畜禽场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隔离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以此达到保护畜禽场生物安全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各种消毒剂种类繁多,消毒剂杀菌效力也不相同。如果消毒剂起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严重时,可造成病原扩散、疫病蔓延,直接关系到养殖场户的存亡。此次试验是在畜禽活动场所中,观察A、B、C、D、E 5种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及对金属器具的腐蚀性。  相似文献   

11.
动物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内部牛群本身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及内部牛群中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种牛群健康水平,保证种公牛站良好生产秩序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外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猪场内部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扩散都可能会造成猪场疫病的发生,给猪场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猪场消毒是疫病综合防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有效的消毒,可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降低疫病发生的几率。1人员1.1进场人员进场人员消毒从进入场区大门开始。有些猪场采用紫外线消毒,认为通过紫外灯管照射15~20分钟就能杀死进场人员身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在规模化种猪场中猪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本身就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如何控制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场内猪群中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是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证种猪场良好生产秩序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规范消毒措施的实施才有可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有效降低猪群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从而减缓或消除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为猪群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兽医消毒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对奶牛机体的侵入和感染机会,避免或控制动物疫病或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将养殖环境、用具、动物体表或动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杀灭或清除掉的方法。1入场消毒牛场大门口或牛舍入口处需设消毒池,牛场要严格控制人员及车辆的出入,如确需进入时需要用3%来苏尔消毒药物喷洒,再通过消毒池,用2%氢氧化钠溶液,原则上每天换一次,参观人员应戴帽子、口罩及穿隔离衣和一次性隔离鞋套,经在消毒间紫外线照射10分钟以上方可入内。  相似文献   

15.
在养殖场对畜禽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疾病的防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保障畜禽的健康,由此保障中小型养殖场环境的健康性.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型养殖场在养殖环境上以及基础设施上不是非常过关,并且动物的免疫程序非常混乱,需要增加更多的投入,并且加强控制,建立起动物疾病防疫以及消毒和疫情监测等等多种机制,避免出现更多的类似性问题.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希望能够有效减少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疫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运载工具的消毒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群。而兽医消毒的目的是减少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对动物机体的侵袭,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动物疾病的发生或流行,减少动物发病或死亡而导致的各种经济损失。运载工具作为动物移动过程中的运输载体,其消毒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在畜牧生产实际工作中,散养和部分小型集约化养殖场常常忽略消毒,  相似文献   

17.
李增光 《水禽世界》2011,(10):17-19
消毒和隔离是现代家禽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保证养鸡场远离疫病、确保安全生产和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本保障,也是现代家禽养殖场兽医卫生管理的第一原则。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和减少鸡舍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  相似文献   

18.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科学消毒是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农村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由于缺乏科学消毒的相关知识导致对科学消毒不重视、消毒不科学,使消毒效果大打折扣,起不到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效果,更谈不上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猪场消毒是猪场防疫的基础,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手段,养殖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达到杀灭和抵制传播的效果。因此,要做好生猪规模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掌握技术要领,减少病原微生物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本文通过多年基层经验,分享以下技术要点,为更多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将养殖场、交通工具和各种被污染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或无害的程度。夏季温度升高,是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的时期,也是养殖场消毒灭源的最佳时期,科学消毒是养殖场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