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养鸽前的准备1.鸽舍和鸽笼:应舒适、安全、通风、透光、冬暖夏凉。鸽舍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水流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平面饲养每平方米饲养种鸽二对,笼养每平方米饲养四至五对。鸽舍可建单列式和双列式。鸽笼可用铁丝网或竹木做。鸽笼规格为:45×60×70(厘米)或45×50×60(厘  相似文献   

2.
1 饲养方式及笼舍构造由于飞虎人工驯养时间短 ,其生活习性 ,新陈代谢 ,繁殖生长等生理状况都很接近野生状态 ,因此 ,在养殖飞虎过程中 ,仍然采用模拟野生状态下的生活环境。常用的饲养方式有笼养、箱养、圈养。1 1 笼养笼养是在室内或室外修造笼具 ,飞虎于笼内生活栖憩。笼子规格为 1 0 0× 6 0× 50cm ,以孔径 1cm左右的铁丝网焊接。顶壁密封以防雨防晒。顶壁一角以木板做巢 ,巢的规格为 40× 40× 3 0cm ,一侧留门 ,门宽 1 2cm ,内铺青干草作褥草。每笼饲养1只飞虎。笼内固定旋转水槽、料槽。笼一侧面开门。笼养可节省房舍 ,…  相似文献   

3.
农村散养鸡多采用有啥喂啥的饲养方法,雏鸡生长缓慢,但不会造成死亡。笔者见某养鸡户,人为的原因,使雏鸡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不能采食到砂砾,造成全部死亡。实为罕见。报道如下。 一、发病和死亡情况 1993年4月3日,养鸡户×××购回杂交鸡25只。7月龄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14日龄前因雏鸡白痢死亡2只,其余23只生长发育良好。45日龄前圈养在水泥地板上,45—120日龄饲养在  相似文献   

4.
一、发生情况与症状养鸡户霍××从1988年4月22日购买宾白鸡雏500只。精心饲养管理,鸡雏生长发育良好,病死率很低,育雏期间头半个月仅死亡6只。5月24日发现鸡舍内地面上掉有少量尾羽,这种现象逐日增多。到6月5日查看就有36只鸡轻重不同地发生脱尾羽,其中有16只鸡几乎脱光尾羽。6月15日增加到  相似文献   

5.
方正县近年来养鸡业有了很大发展。现阶段一般养鸡场均采用笼养和断喙的方法预防喙癖,然而在农村养鸡户及鸭鹅饲养中,由于使用断喙器有困难,因而啄癖还在普遍发生,造成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1发生原因引起琢癖发生的原因很多,其生理过程也非常复杂,据我们...  相似文献   

6.
杨冰 《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0):52-52
20 0 1年 1 1月 ,我省淮南某养鸡户饲养的雏鸡 ,从 2 1日龄开始 ,发生了一种以烂喙、消瘦、上消化道黏膜出现假膜和溃疡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白色念珠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养鸡户高××养了 2 0 0 0只新罗曼蛋雏 ,由于养鸡时间不长 ,缺乏经验 ,从 1日龄起 ,饲料中一直加有 0 .1 2 5 %~ 0 .1 5 %土霉素 ,1~ 1 0日龄饮水中还投入过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从 2 1日龄起 ,部分雏鸡开始陆续出现烂喙 ,口腔黏膜、舌面溃疡。病雏精神沉郁 ,羽毛松乱 ,食欲减退 ,嗉囊肿胀 ,挤压有酸臭液体甩出 ,消瘦 ,吞咽困难 ,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综合症又叫脂肝病。主要由于代谢失常、营养紊乱、内分泌不平衡以及毒素等而引起肝细胞脂肪沉积量增加,因而导致肝脏发生脂肪变性。我县县城城郊一养鸡户×××养的800只鸡于1989年6月份发生了此病,产蛋率由86.7%下降到52.8%,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此病不表现临床症状,故容易被人们忽视。为了引起养鸡户重视,鉴于以前对本病报道很少特将该病的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肉用种鸡人工授精比蛋鸡晚,受精率比较低,一般80—90%。通过大群笼养肉用种鸡在饲养管理、营养需要和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研究改进,取得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据本所宋庄种鸡场3800套艾维菌父母代统计,1988年12月~1989年5月入孵167404枚种蛋,平均受精率97.10%,受精蛋孵化率88.71%,单批最高受精率98.2%,受精蛋孵化率94.9%。一、饲养方法种公鸡和母鸡均采用开放式鸡舍二阶梯笼养,公鸡单鸡单笼,长31.5×宽39.5×高50cm,笼底用宽2.5~3 cm竹板组成,间隙2—2.5cm,顶门长31.5×宽19.5cm。母鸡采用二阶梯中型蛋鸡笼,每笼养肉鸡2只,长46×宽36×前高53cm,母鸡限饲,日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肉鸡生产的迅猛发展,种鸡饲养量也随之增大,在原有房舍的基础上,如何提高饲养密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性能,增加鸡苗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已引起广泛重视。为此,农业部山东蓬莱良种肉鸡示范场进行父母代肉种鸡全程笼养试验。 一、试验材料 1.育雏笼具:4层重叠式。单架笼的外型尺寸为:100×70×172厘米,单层笼的外型尺寸为;100×70×33.5厘米,底网网眼为1×1厘米,层间距5.8厘米,笼外给水给料。每层养25只,每架笼养100只。有效饲养密度为142.9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分平面饲养与笼养两大类型。平面饲养包括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竹棚平养等形式;笼养则包括叠层式笼养、全阶梯笼养等形式。采用那一种饲养形式能够达到造价低、经济效益较高而饲养管  相似文献   

11.
养鸡户饲养蛋鸡原多采用平养方式。这次在养鸡户中选择一定数量鸡只,按不同方式饲养,探索了笼养和平养对其产蛋、成活和健康的影响,进而了解两者在经济效益、疫病发生及饲料消耗等方面的差异,为养鸡户推广较好养鸡方法找出一定的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日期从82年8月31日至83年3月末止,共210天。试鸡均用牡丹江市铁岭乡一村孵化场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武汉市地区某个人饲养的美国王鸽发生以急性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病理剖检。生化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检查,确诊为致病性葡萄球菌所引起的鸽葡萄球菌病。一、发生情况该鸽主饲养王鸽多年,以笼养形式为主,繁殖情况一般。于1995年5月初,不论是种鸽、青年鸽还是乳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索水质变化及3种不同的饲养模式(水陆混养、全舍饲、笼养)对莱茵鹅(1年龄)和太湖鹅(1年龄、2年龄)粪中埃希氏大肠杆菌数的影响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水陆混养模式中莱茵鹅粪中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数在0·3×104~6·53×105CFU/g,并与水质变化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为0·968),太湖鹅粪中的埃希氏大肠杆菌数则在0·3×104~2·92×105CFU/g,并与水质变化没有相关性;3种饲养模式之间鹅粪中埃希氏大肠杆菌数差异显著(P<0·05),全舍饲模式下粪中埃希氏大肠杆菌数均值最高,水陆混养其次,笼养最少。单从这方面来看,笼养似乎更好,但是笼养会不会对鹅的生产性能有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肉鸡的笼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笼养与地板平养中肉鸡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特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鸡舍为开放式,每个笼子是用3mm粗的钢丝组成,笼子尺寸为75×95×43cm~3.试验进行了二次.试验Ⅰ: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笼养15羽,地板平养为18羽,公母分开饲养.笼养使用两种网片:钢丝网片和在钢丝网片上覆上塑料网片.试验共为6个笼子,每笼内饲养10~12羽肉鸡,地面平养仅使用一个围栏.试验Ⅱ:笼养肉鸡采用钢丝网片上覆上塑料网片饲养,公母分开饲养,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8羽.试验的数量为24只笼子,每笼保持饲养12羽鸡.在这两次试验中,分别测试肉鸡的体重、饲料转换  相似文献   

15.
1991年5月,莱阳市沐浴店火山后村杜××饲养的2—3月龄鹌鹑900只,多层笼养,每平方米约30只,生长良好,存活率达98%,未进行过防疫注射。5月25日院内蛋鸡发生新城疫,5月28日鹌鹑发病,死亡3只,次日死6只,30日死20只,持续10天,共死亡鹌鹑40余只。  相似文献   

16.
近2年来,我县几个养鸽场,发生了肉鸽大肠杆菌病,通过药敏试验,筛选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改1发病情况1992年12月中旬,禄口镇某养鸽户×××,从外地购进140只两月龄的美国王鸽,群养在一间16m2的屋内,5天后开始爆发疾病,因用药无效,半个月内发病28只,死亡19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13,1%。1994年3月上旬,漂沙井乡椅护村养鸽户晏××,饲养美国王鸽160只,常年饲养在屋前的台阶上,在一次大寒潮过后,突然爆发疾病,治疗效果不佳,仅10天内发病36只,死亡29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5%、17.5%.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精…  相似文献   

17.
育成种鸡眼型葡萄球菌病的诊治张志全(河北农技师院动科系066600)昌黎县某个体养鸡户和某牧场网上平面饲养的蛋鸡群,前期生长情况良好,二月龄左右开始发病。鸡只以眼病为主要特征,综合诊断为禽葡萄球菌病,现将有关本病的诊治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一、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8.
AA祖代鸡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林云圣(北京市西郊种鸡场技术科102206)一、饲养工艺我场自90年以来,每年进一批AA祖代鸡,四系配套。产蛋期母鸡采用双层笼养,一笼两只鸡,规格40×36×38厘米;公鸡单层,一笼一只鸡,规格39×33×53厘米。...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动力区黎明乡荣进;朝阳乡平顺、新立、先锋养鸡村的鸡群于1988年3月份以来相继暴发流行马立克氏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荣进、平顺、新立和先锋村共有养鸡户532家,饲养62万只京白和滨白商品蛋鸡,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最多每户饲养4000只,最少饲养200—300只。饲养方式网上育雏3~4个月笼养,  相似文献   

20.
伊莎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6月中旬西宁市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的约3周龄伊莎鸡发生以腹泻排白色糊状粪便并迅速消瘦、死亡为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诊断、尸体解剖、病原分离鉴定等综合性诊断,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1流行情况1994年3月中旬该个体养鸡户从外地引进伊莎鸡种鸡,产卵后留作种蛋,5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