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十年来,我国桑蚕茧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桑园面积扩大.蚕茧产量增加,全国蚕茧产值已达50多亿元.丝绸工业产值达100多亿元,丝绸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蚕茧和丝绸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丝绸产品提供了原料.为农民勤劳致富增加生产门路,为国家和地方增加了财政和外汇收入.目前,桑蚕生产存在着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发展的速度问题,二是蚕茧购销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近十年来,我国桑蚕茧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桑园面积扩大,蚕茧产量增加,全国蚕茧产值已达50多亿元,丝绸工业产值达100多亿元,丝绸出口创汇达25亿美元。蚕茧和丝绸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丝绸产品提供了原料,为农民勤劳致富增加生产门路,为国家和地方增加了财政和外汇收入。目前,桑蚕茧生产存在着两个值得重  相似文献   

3.
<正> 我区是全省和国家的蚕丝生产基地之一,植桑育蚕历史悠久,蚕丝是全区经济的一项拳头商品。1985年全区养蚕808559张,产茧22502吨,收入茧款7000多万元,加上副产物收入近一亿元,目前已有51个丝绸企业,形成了桑、蚕、种、茧、丝、绸、印染、服装“一条龙”的生产体系。蚕丝行业每年向财政上缴税利3000—4000万元,年产厂丝3100吨,占全省31.6%,丝织品共2700多万米,  相似文献   

4.
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对换取外汇支援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很大作用.但外贸中,质量很重要,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而丝绸的质量取决于原料茧的品质,有好茧才能缫好丝,有好丝才能织好绸,所以整个丝绸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蚕茧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我们从1983年开始进行提高蚕茧品质的试验研究,认为蚕茧品质主要是上茧率、解舒丝长、蚕茧色泽和茧丝的匀净度.其影响因素主要是蚕品种、上簇环境、蚕茧收烘工艺.目前我国蚕品种特别是春用品种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茧丝绸产量占世界第一位,茧丝绸也是我国主要出口产品,每年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蚕茧是丝绸生产的基本原料,占缫丝生产成本的70%~90%.合理烘茧,能提高解舒,减少缫折,从而使生丝品质提高,产量增加,因此烘茧环节在整个丝绸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l 蚕茧烘炕设备的发展过程蚕茧烘炕设备经历了一个逐步改进、发  相似文献   

6.
<正> 栽桑养蚕是我国农村多种经营生产的骨干项目,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茧丝绸是国家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目前,国家规定蚕茧由各级丝绸公司统一经营,实行国家定价和金额收购。因此,蚕茧收购站在收购中,一方面要保护好茧质,为丝绸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为收购工作顺利开展创造优良环境和条件。近年来茧丝行情下跌,行业出现危机,各  相似文献   

7.
胡卫东  谢秋香 《四川蚕业》2020,48(1):25-26,38
目前,农村推广使用的家蚕品种几乎都是白色蚕茧品种。将这些蚕茧加工成市场上使用的多彩丝绸,必须要经过煮茧、缫丝、精练、丝织、印染、整理等多个加工工序。印染过程中会产生工业废水,使用的染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甚至致癌的物质[1]。天然彩色茧作为一种特色原料茧.  相似文献   

8.
丝绸公司是集农、工、商、贸相结合,生产、加工、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生产经营型企业.蚕茧收购站是它的基层单位,其工作职责是负责收烘蚕茧,同时还要配合蚕桑局搞好蚕桑生产发展工作.近几年各地蚕业体制改革,部分丝绸公司和蚕桑局已合署办公,生产、收烘人员合并,生产、收烘工作一起搞.茧站工作直接涉及蚕农、丝绸工业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蚕桑生产发展、丝绸工业效益和国家出口创汇的竞争力.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茧站职工必须树立“三大观点”,即政策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搞好“三个服务”,即为蚕农服务、为丝绸工厂服务、为国家出口创汇服务.  相似文献   

9.
夏秋茧质量与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波 《蚕桑通报》1991,(2):48-50,55
一、近几年夏秋茧质量状况嘉兴市是我国的重点产茧基地。近年来,由于政府的重视,茧价政策的调整,及丝绸工业的扶持,蚕茧生产扶摇直上,1990年产茧量已达4.92万t。但在蚕茧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蚕茧质量却出现了明显下降,拿1989与1986两年对比来说,全市发种量增长了34.46%,鲜茧收购量增长了30.03%,干茧进仓量增长了26.53%,但按省试样的毛折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产业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广义的蚕业,是一个包括栽桑、养蚕、收烘茧、缫丝、织绸、印染、成品加工和贸易等经济部门的集合体。蚕业长期以来就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支柱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大力发展蚕业生产,丝绸出口创汇已累计达300多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自1977年以来,我国生丝产量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对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丝绸的第二故乡——美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并不奇怪,美国虽然从未生产过一粒茧一根丝,但美国丝绸的消费量占世界生丝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和其他国家生产的丝绸,有相当数量是销往美国的。美国是世界上丝绸的主要消费国,消费量高达三万多吨。后来由于锦纶、涤纶的兴起,以及我国对美国供应的中断,美国所需要的丝绸几乎全部被合成纤维所代替。现在,美国对丝绸的需求大量增加,丝绸对美国出口大有可为。美国市场生丝类进口量不大,因为进口生丝加工成绸缎,不如直接进口丝绸合算。但美国对绢丝、废丝和其他纤维混纺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丝绸出口的战略目标中提到要“提高出口丝绸的质量、档次和加工深度及产品的换汇能力”。为了生产优质茧和特种茧原料,我们在“七五”期间对蚕育种和茧生理方面做了以下三项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优良蚕品种的育成与推广,可为优质茧生产提供物质基础从1973年杂交育种开始,1981年育成了春蕾×明珠单交种,经农业部审定合格;经进一步研究、完善,在1984年提出了春用多丝量新品种(春·蕾)×(镇·珠),该四元杂种因好养、高产、优  相似文献   

13.
农牧渔业部于3月17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蚕茧生产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23个产茧省(市、自治区)、2个计划单列市和国家计委、国家物价局、经贸部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纺织部丝绸管理局及丝绸实业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共59人。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主要丝绸生产基地江苏省,去年实行桑、茧、丝、绸一体化管理体制,丝绸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蚕茧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4%,丝绸工业总产值增长15%。过去,绸缎生产的农、工、商、贸4个环节,在管理上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去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历史的简要回顾。据史书记载,宝鸡的蚕桑生产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1980年岐山何家村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的佩饰玉蚕和陪葬品丝绸,都显示了周代蚕桑生产的盛况。秦、汉、隋、唐时代,宝鸡地处京畿,蚕桑生产、丝织、印染工艺都具有较高水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1962年作出“东部植棉,西部养蚕”规划,1968年桑园面积达到1.42万亩,产茧72吨,相继建成年产三万张种的蚕种场和年需270吨干茧加工企业宝鸡县丝绸厂,  相似文献   

16.
<正> 烘茧作业是杀蛹、防止化蛾和保全茧质的必要措施,是保证丝绸工业全年正常生产不可缺少的作业环节。当前我省烘茧作业的主要设备是江苏83型烘茧灶。它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在我省丝绸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烘茧是一项能源消耗大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正> 1.丝绸工业所必需的原料茧今后,丝绸的用途在拓宽。作为养蚕部门,有责任向丝绸加工部门提供能生产不同规格丝绸的原料茧。如作西装那样厚衣料外套用的,就要求茧丝纤度尽量粗些;而生产高级丝织品或妇女内衣用的衣料,则要求不同程度的细纤度茧丝。总之,原料茧的纤度范围越大,加工的衣料品种规格也就越广。现有的蚕品种中,虽然有茧丝纤度在4~4.5D(D指旦尼尔、下同)的粗纤度品种和茧丝纤度为1.2~1.5D的细纤度三眠蚕,但若要投入大规模生产,还需对这些品种的丰产性能(包括饲料效率)和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总而言之,从养蚕方面尽量扩大茧丝纤度的幅度,向丝绸工业提供规格众多的原料,已是目前蚕丝行业的当务之急。在这里,充分利用蚕品种特性的重要性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相似文献   

18.
<正> 重庆市丝绸行业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稳定基础,发展生产,加快技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出口,开发和占领两个市场,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市计划今年产茧63.7万担,生产桑蚕丝2500吨以上,丝织品1600万米以上,炼印染丝织品1800万米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以上。全行业力争扭亏为盈。  相似文献   

19.
高效优质养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目前国际丝绸行情的变化,我国茧丝行业跌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蚕茧品质全面下降,上茧率低,出丝率低,好茧甚少,大量劣质蚕茧充斥市场。由于劣质茧缫不出好丝,织不出好绸,因此名牌丝绸产品做不出,低档丝绸产品压库,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使丝绸全行业亏损。要改变这一严重情况,除了在政策上进行调控外,还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产自救。从国际市场看,优质茧、丝、绸还是有出路的,所以只有采用高效、优质的养蚕技术,使蚕桑具有竞争力才是出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优质的原料茧,除了管好桑,为养蚕提供充足的优良饲料外,本人认  相似文献   

20.
蚕桑的实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的实用价值南周怀,王芳玲(陕西省宝鸡市蚕桑果树工作站)我国栽桑养蚕和丝绸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蚕桑生产随着经贸出口的大幅度提高,桑园面积也得到迅猛发展。1992年全国产茧67.8万吨,1993年全国丝绸出口创汇30亿美元,蚕桑成为利国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