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建辉  刘奕清  邹敏  吴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577-10580
采用比容消解法和定容、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永川3个不同污染级别区域的18种植物叶片含硫量,并计算相应的相对吸硫量,用以研究植物净化SO2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区域,不同植物种类叶片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不同,其中,桂花、栀子、冬青、刺桐等植物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大;植物在重污染区的含硫量和吸硫量高于中等污染区;植物叶片的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植物叶片的含硫量越高,植物相对吸硫量越大。该研究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植物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用比容消解法和定容、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永川3个不同污染级别区域的18种植物叶片含硫量,并计算相应的相对吸硫量,用以研究植物净化SO2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污染区域,不同植物种类叶片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不同,其中,桂花、桅子、冬青、刺桐等植物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大;植物在重污染区的含硫量和吸硫量高于中等污染区;植物叶片的含硫量和相对吸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植物叶片的含硫量越高,植物相对吸硫量越大.该研究为城市园林绿地景观植物选择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该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生长的影响,统计和分析喷施不同植物营养剂对杜鹃叶片总面积、黄叶面积占比及叶绿素浓度的影响。选取合适的绿化带杜鹃叶,对其喷洒不同浓度植物营养剂,结果表明,杜鹃叶喷施5%植物营养剂时,相对清水对照,其叶片面积增加35.60%;5%植物营养剂+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片,叶片泛黄率最小,为3.82%,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18种常见绿化植物为对象,研究绿化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对滞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迎春花的滞尘能力相对最强,平均累积滞尘量为4.572 g/m~2,色木槭滞尘能力相对最弱,平均累积滞尘量为0.515 g/m~2,两者平均累积滞尘量相差9倍;相同植物不同垂直部位的叶片滞尘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18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叶片累积滞尘量均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利用显微镜观察叶片表面发现,叶片表面具被毛、叶面粗糙度大、气孔密度大且开度、大的植物产生的滞尘效果较好,叶表平滑无毛、气孔密度小的植物产生的滞尘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以8种野牡丹科、金粟兰科野生种质为试验材料,经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后,通过测定其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比较不同植物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8,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可溶性总糖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金粟兰科J2、C的抗旱性明显强于野牡丹科的6种植物,野牡丹科中Y20、Y21、Y23的抗寒性要强于Y3、Y16、Y27。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选择了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城市河道藤本植物品种、美化景观,选择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条件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和叶绿素含量指标变化可用于藤本月季、龙须藤和辟荔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性评价;龙须藤较耐热,辟荔次之,藤本月季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8.
项延军  李新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38-16139,16146
[目的]为丰富城市河道的藤本植物景观。[方法]选择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进行耐热指标研究。测定不同热处理下3种植物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变化。[结果]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指标可用于中华常春藤、扶芳藤、常春油麻藤3种植物的叶片耐热力测定。[结论]3种植物中,以常春油麻藤较耐热,扶芳藤次之,中华常春藤较不耐热。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3个月(6—8月)对9种植物当年生枝叶生物量和水分含量及其相对比例、总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随时间变化植物当年生枝叶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当年生枝条和叶片形态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枝叶之间生物量分配比和水分含量比表现出枝条越长,植物个体在枝条和叶片上生物量分配和水分含量差距越小的趋势,反之,则表现为枝条越短,相对比例差距越大的趋势;随时间变化,不同植物当年生枝条、叶片在生物量分配、水分含量及相对比例、总叶面积、比叶面积主要分为4种增长类型:6—8月均无显著差异;7月显著增加(P0.05);8月显著增加(P0.05);6—8月逐月显著增加(P0.05)。可以认为,随时间变化不同植物枝条和叶片的生物量投入和水分保持以及枝条与叶片之间的物质分配权衡关系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了低温处理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樟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代谢的影响,以期客观地评价香樟的抗寒力和引种到暖温带地区应用的可行性,为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香樟叶片的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当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的质量浓度达到300 mg/L时,香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明显提高,相对电导率、Pro和MDA含量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绿化木本植物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西省的气候条件为基础,结合实地气象因子观测,对柳树、杨树、白榆、樟树、构树等5种木本植物进行了抗逆性研究,以探讨这些植物在干旱、高温的适应能力,为筛选抗逆性强的绿化木本植物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木本植物虽然受到胁迫,但并没有出现植株生长严重滞后,植株枯死等现象,柳树和杨树胁迫时间相对滞后,从形态特征变化来说,柳树和杨树具有更好的抗旱性。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减低趋势,杨树和柳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量较高。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杨树和柳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低。通过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的耐热性,在35?70℃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高温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依据半致死温度,5种植物的抗热性大小依次为:柳树杨树白榆樟树构树。以电解质50%的细胞伤害率作为临界致死高温的生理指标,结果与Logistic方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植物耐高温的衡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5种园林植物对短期大气污染的光合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种1~2年生园林植物分别盆栽于不同污染程度的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洁净区,在第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对各试验区植物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参数进行测定,评价了大气污染对不同植物种类的可能影响效果。根据综合污染指数,试验区污染强度表现为交通繁忙区>相对清洁区。生长在污染区的大多数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气孔导度(gs)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一定条件下,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植物的光合生理状态。为更好的研究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校园内5种常见的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利用SPAD-502叶绿素计测量其叶片的SPAD值,研究其短期内的时间动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间叶片的SPAD值存在一定差异,同一植物叶片的SPAD值在一天内也呈现一定的波动。SPAD值可以反映植物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大小,差异产生可能与光照强度、植物品种、发育时期、测定叶位、温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兰州城区不同绿化植物滞尘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城区乔木(槐树和榆树)、灌木(杜鹃和黄杨)、草本(黑麦草和三叶草)3类植物为试材,研究其滞尘量的差异及蒙尘后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3种植物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不同绿化植物叶面滞尘量达到饱和时间夏季约为12d、秋季约9d,且3种植物秋季叶片平均滞尘量大于夏季叶片滞尘量;对叶面尘粒径分析表明,叶面尘中滞留的颗粒物中大多数是TSP(悬浮颗粒物),同时对PM10和PM2.5均有一定量的吸收,降尘物中PM2.5、PM10和TSP相对含量均以乔木最高、灌木和草本较低,其中PM2.5和PM10含量在乔木、灌木和草本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3种植物TSP含量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叶片蒙尘时间的延长,相对含水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3种植物叶片秋季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植物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原植物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湖北恩施产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杉属植物在原植物形态上较其他植物相对简单,叶片形态表现出大的差异,可作为鉴别的主要对象,叶片在大小、叶边缘和叶柄长度上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植物根、茎、叶显微形态均有共同的结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根部主要表现在维管束数目和筛胞排列方式上,茎部表现在茎维管束木质部脊状突起数目、维管束相对面积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鹅掌楸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希望能够为鹅掌楸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年生本地鹅掌楸种源实生苗作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FA、ABT1、NAA、GGR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栽前浸根30s,于60日后测定鹅掌楸植物的成活率、株高、胸径、新生叶片数量、新生枝条长度、新生枝条粗度、叶绿素总量、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各个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具体施用效果。【结果】在鹅掌楸种植中,300mg/L ABT1、300mg/L NAA、FA600倍液及300mg/L GGR均可有效提升鹅掌楸成活率,促进其生长及发育,其中以300mg/L ABT1的综合应用效果最为理想。ABT1可有效提升鹅掌楸成活率、株高、胸径、新生枝条叶片数、新生枝条长度以及新生枝条粗度;NAA对在鹅掌楸叶片叶绿素方面具备良好的提升效果;FA对于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鹅掌楸生长,值得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米槁幼苗光合色素与光合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米槁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盆栽下3种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以及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土壤干旱胁迫加剧而明显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幅度,表明米槁幼苗遭受干旱胁迫时叶片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2)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叶片水分利用率(WUE)、胞间CO_2浓度(C_i)逐渐升高,叶绿素Chla/b先减少后升高,净光合速率(P_n)随干旱胁迫加重而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先降低后升高。可见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各项光合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北方城市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城市(吉林省长春市)不同街道的乔木(槐树和榆树)、灌木(杜鹃和黄杨)、草本(黑麦草和三叶草)3种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滞尘效应季节变化及蒙尘后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3种植物平均单位面积滞尘量依次为乔木灌木草本;夏季3种植物叶面滞尘量达到饱和约需12 d,秋季达到饱和约需9 d,3种植物秋季叶片平均滞尘量大于夏季叶片滞尘量;对叶面尘粒径分析表明,叶面尘中滞留的颗粒物大多数是TSP(悬浮颗粒物),同时对PM_(10)和PM_(2.5)均有一定量的吸收,降尘物中PM_(2.5)、PM_(10)、TSP相对含量均以乔木最高,灌木和草本较低,3种植物的PM_(2.5)和PM_(10)差异显著(P0.05),而TSP差异并不显著(P0.05);随着叶片蒙尘时间延长,相对含水量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且3种植物叶片秋季相对含水量、比叶重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夏季。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植物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芦苇和碱茅耐盐生理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苇和碱茅作为试验材料,利用沙培的办法培养幼苗,分析测定了盐胁迫下,芦苇和碱茅的质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和根部Na+、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两种植物的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均增加,但碱茅的质膜相对透性高于芦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Na+、K+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具有不同的耐盐机理,芦苇是拒盐植物,碱茅是泌盐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照条件对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照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水生植物的株高、枝长、叶面积的影响不同。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再力花、梭鱼草、千屈菜、雨久花等4种水生植物的株高、枝长的绝对增长量与相对增长量随之增大,表明植物在弱光的环境下更易发生徒长现象。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器官,叶面积的大小决定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大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叶面积的绝对增长量与相对增长量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