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张国峰 《食用菌》2001,23(3):40
用摇床振荡培养法生产液体菌种,技术容易掌握。现在最常用的摇床有往复式和旋转式两种,投资需几千元,不适合一般的制种单位和专业户。笔者研制出一种小型摇瓶机,经一年多的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其结构及制作液体菌种的方法简介如下:1 摇瓶机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机座,微型电机,减速偏心轮,皮带,连杆,格盘等组成。电机功率 3 0~ 1 50W均可;振幅 5cm,振荡频率 80~ 1 80次/分可调;格盘规格为 4 5cm× 4 5cm,每次可生产液体菌种 2L左右。整机造价在 2 0 0元以内。2 液体菌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为土豆 2 0 0 g,葡萄糖2 …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辰立 《食用菌》2000,22(6):27-28
在我国大球盖菇人工种植起步较晚,经近年的试验和推广,经济效益较好。然而因母种培养不好,而影响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甚至错过栽培季节等问题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进行了大球盖菇母种培养基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培养基配方 ①PDA培养基。②马铃薯100g,干木屑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③棉子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水1000ml;④棉子皮100g,木屑100g,琼脂20g,葡萄糖20g,水1000ml;⑤玉米芯(干)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水1000ml;⑥玉米芯(干)100g,木屑100g…  相似文献   

3.
汝守华 《食用菌》2000,22(4):15-15
新型吹氧发酵法制液体菌种,是根据食用菌好氧的特征和液体振荡的原理,把食用菌的菌丝细胞或菇体组织放在液体营养液内,经过直接吹氧起到上下浮动和通气作用。从而培养成均匀的菌丝片段或菌丝球,用这种菌丝片段或菌丝球作菌种。搅拌后,十分有利于食用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充分吸收营养,菌丝长势旺盛,生长速极快。1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针对不同的菌类,液基配方很多,现提供8种配方供参考:①葡萄糖20g,酵母粉10g,蛋白陈10g,食盐10g,VB10.2g,硫酸镁0.04g,磷酸二氢钾0.04g,清水IL;②葡萄糖20…  相似文献   

4.
金针菇喷三十烷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继红  王建华 《食用菌》1992,14(6):16-16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的三十烷醇对多种食用菌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三十烷醇对金针菇的增产作用亦十分显著.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金针菇CV4母种由上海师范大学提供.斜面菌种培养基采用PDA.金针菇液体栽培种通过F1→F2两次摇瓶制成.F1由玉米粉、麦芽糖、蔗糖、水按比例配;F2由玉米粉、葡萄糖、蔗糖、黄豆粉、酱油、水按比例配成.取500ml三角瓶装100mlF1培养基高压灭菌后接入约O.5cm~2菌龄10天左右的  相似文献   

5.
自笔者在《食用菌》(1997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种简便的松杉木屑处理方法”一文后,收到各地读者上百封来信,询问有关氧化松针诱导菌种方法,综合读者意见,现将氧化松针母种诱导培养基制作介绍如下:1氧化松针浸液的制备 将新鲜的马尾松叶去掉叶鞘,称取50g,用清水冲洗后,剪成约1cm长的小段,放入烧杯或铝锅中(切忌放入铁锅)加入200ml,煮沸1小时,不断补足蒸发掉的水分,煮后用双层纱布过渡,待滤液中的悬浮物沉淀后,弃去沉淀加入0.5%高锰酸钾溶液20ml,搅拌均匀,最后定容200ml。2马铃罚球治培…  相似文献   

6.
张晓勇  李富得  刘治 《食用菌》2003,25(5):17-17
笔者从华中农大菌种中心引进白灵菇天山 1号、天山二号 ,进行制种栽培研究。现将利用常见原料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供广大菇农在生产中参考。1 母 种 白灵菇母种用PDA培养基加适量大豆粉。用此培养基 ,菌丝生长快 ,粗壮 ,爬壁力强。方法 :去皮马铃薯 2 0 0g煮 2 0分钟 ,取其滤液 ,再加入大豆粉 10g,琼脂 2 0g ,葡萄糖2 0g ,补水至 1,0 0 0ml,在火上煮 ,使琼脂、葡萄糖充分溶解后 ,装入试管 ,常规灭菌、接种 ,置 2 5℃恒温箱中培养 8~ 12天 ,菌丝即满管 ,菌丝初期丝毛状 ,后期白色。2 原种与栽培种2 .1 堆 料 选用了以下几个配方 :①…  相似文献   

7.
取纯净无霉变红薯淀粉,用适量水化开,搅拌至充分溶解,用石灰水调pH8左右,备用。1 配方 红薯淀粉10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白糖20g,氯化钠1g,水1000ml。2 制法 取自来水1000ml,倒入锅内加热烧开,把称好的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白糖、氯化钠放入锅内充分溶解后放入红薯淀粉煮沸,立即停火,以防粘锅、烧糊。3 装管 试管不够可用小口瓶、罐头瓶代替,装好后,用薄膜封口牛皮纸包好即可。4 灭菌 用医用高压锅或家用压力锅均可。一般医用高压锅加水2500ml,家用压力锅3000ml,冒汽后计1小时即可去火,使其…  相似文献   

8.
玉米芯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威 《食用菌》2000,22(3):21-21
我市地处平原,香菇生产所需硬质木屑需外调,致 使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笔者试用玉米芯生产香 菇,取得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菌种驯化生产菌株为香菇4002(河北石家庄高 新食用菌站),广香8003(江苏江都)。一般香菇种因其 长期生长在木屑培养基上,因此对木屑产生一定的依 赖性。为此对新引进的菌种最好进行适应性训练,即在 母种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玉米芯和土豆共煮过滤后 使用。①母种培养基配方:土豆200g,玉米芯粒50g,白 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2片,琼脂 20g,水100…  相似文献   

9.
液体菌种培养基与培养方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扬军  陈若霞  杨勇 《食用菌》2006,(Z1):43-44
试验比较了秀珍菇、平菇、香菇的液体菌种培养液配方与培养方武。试验结果秀珍菇和平菇液体培养最适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KH2PO4 3g,HgSO4 1.5g,蛋白胨1.5g,木屑10g,水1 000 mL;香菇液体培养最适配方:马铃薯100g,葡萄糖20g,KH2PO4 3g,MgSO4 1.5g,蛋白胨1.5g,玉米粉50g,水1 000 mL。3种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最佳培养方式为接种后先静止培养48 h,再振荡培养。  相似文献   

10.
李长喜  陈耀武  李巨 《食用菌》2001,23(5):16-17
豫南山区是我国野生竹荪自然分布地区之一,其种类以长裙竹荪为多。该区长裙竹荪菌裙网纹租,苏体肥大,香气浓郁,属优质浓香型长裙竹荪(Dictyphoraindusiata),经采集产品投放市场,颇受消费者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笔者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1 菌种分离和制种1.1 纯菌种分离及母种制种 采用斜面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g,葡萄糟1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5g,琼脂20g。水1000ml。将马铃薯切片加水1000ml煮沸20分钟过滤,将滤菠加水至1000ml,再加入其它成分…  相似文献   

11.
我组于1980年开始试用液体振荡培养菌丝体,接种培育香菇,获得了正常的子实体。菌种为7402。配料为甘蔗渣100克,锯屑100克,米糠100克,白糖20克,酵母粉(添加剂)2克,水1000毫升。甘蔗渣、锯屑、米糠煮沸后再煮30分钟,过滤取汁,加入白糖和酵母粉再煮沸,pH在6.8~7,分别装入500毫升三角瓶中,每瓶约装300毫升,加玻璃珠12粒,瓶口用八层纱布包扎,高压消毒25分钟后接种,置振荡床上振荡培养。据观察,添加酵母粉的每毫升含香菇菌丝球数,培养4天为94个、5天为104个、6天为56个;而添加硫酸铵的分别为59、81和36个。说明酵母粉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对香菇菌丝在液体之中的生长和健壮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贵巧 《食用菌》2003,25(4):16-16
食用菌液体菌种有发菌周期短、发菌整齐的优点 ,因而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 ,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液体菌种都有一定的保存期 ,超过保存期 ,菌种的生活力下降 ,菌种萌发慢 ,菌袋易污染。本试验以平菇、香菇为例 ,揭示了液体菌种做原种 ,在不同保存温度下的保存期。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 ①菌株 :平菇 (西德 89) ,香菇 (L36) ,为本试验室保存的菌种。②培养基 :试管斜面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g,葡萄糖 2 0 g ,琼脂 2 0g ,水 1 ,0 0 0mL。pH自然 ;液体菌种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g ,磷酸氢二钾 1 g ,硫酸镁 1 .5g ,水 1 ,0 0 0mL ;栽培种…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云 《食用菌》1992,(1):10-11
在食用菌生产中,将母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摇瓶或深层通气发酵的方法培养而成的菌种称为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以下优点:①培养时间短.培养一瓶固体菌种,一般需25~40天,而制备液体菌种只需2~7天;用液体菌种作原种和栽培种,可缩短生产周期30~50天.②发菌时间短,菌龄整齐.液体菌种中含有许多小的菌丝球和菌丝碎片,可随培养液渗入到固体培养料的深部,形成许多生长中心,菌丝可多点同步增殖,因而菌龄较整齐,生长旺盛,与固体种相比,发菌期可缩短10~20天.③使用液体菌种可通过拌料等多种形式接种,接种均匀,快  相似文献   

14.
小木块基质保藏菌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延长菌种的保藏期,避免其优良性状的退化,我们用栓皮栎小木块作基质保藏菌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制备培养基 配方为马铃薯100~150g,鲜黄豆芽150g,栓皮栎韧皮部50g,葡萄糖20g ,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5g,琼脂30g,栓皮栎边材约5×5×3mm的小木块若干(先要晒干,制培养基前用2%葡萄糖和0.2%蛋白胨混合水溶液浸6~8小时,捞出沥于表面水),水1000ml.将马铃薯去皮切片和黄豆芽分别加水450ml煮沸,过滤,各取450ml滤汁.将栓皮栎韧皮部切碎加水100ml煮沸取滤液100ml.将三种滤  相似文献   

15.
选取充分成熟、色泽好、无病虫害、无腐烂变质的山楂果 0 5kg ,清洗干净 ,称取水 1kg ,将称好的山楂果和水倒入不锈钢锅中。用旺火煮沸 ,再用中火煮 3~ 5min ,水溶液呈现红色时倒出备用。再加水再煮 ,如此煮 3次 ,使果实红色褪尽即可。将 3次煮山楂果的水合在一起 ,用旺火煮沸 ,保持微沸状态 (不加锅盖 ) ,使大部分水蒸发掉 ,剩下的山楂果水溶液逐渐浓缩。待剩下的山楂果水溶液约 0 5kg时 ,加入同等重量的糖 ,与山楂果水同煮 ,浓缩过程中要注意搅拌 ,防止焦糊 ,用小火煮 15~ 2 0min。取少许浓缩汁液 ,滴入凉水中 ,如果不散…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的发酵研究及应用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筛选菌株的发酵曲线表明,培养48 ̄96小时为其增殖生长期,菌龄试验表明89小时摇瓶菌种活力优于113和137小时者;发酵罐中试培养中,64小时生物量达33.7g/ml(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产量及菇形正常,发菌期缩短1/3且现蕾期较早,从醪液中提取营养浓缩液及粗多糖粉。浓缩液含氨基酸555.38/10ml,多糖6.0mg/ml,可溶性固形物≥13%,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毒,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7.
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生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温海祥  张景文 《食用菌》1998,20(1):20-21
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过程中,培养基C/N、pH、摇床振荡频率、光照强度等理化因子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建立有参考价值的液体摇瓶培养平菇菌种的培养条件指标:摇床振荡频率90r/min(往复式摇床),培养基碳氮比50~70:1,pH5~7,黑暗条件。对液体摇瓶过程中糖的作用及培养液pH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应用的对比试验,建议菌种厂推广液体摇瓶培养技术生产菌种,并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结合应用,发挥液体菌种菌龄一致、生活力强和固体菌种保存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江西虫草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实验,确定江西虫草培养基为蔗糖2%,甘油1%,黄豆浸液0.5%.酵母膏0.5%,KH2PO40.1%,MgSO40.05%,蒸馏水1000mL,初始pH6~7。装液量200~250mL/500mL,加入10粒分散球,按培养液量的5%~7.5%接种6d左右菌龄的菌种,于26~28℃、旋转式摇床150~180r/min培养8d,最大菌丝体生物量可达16.6g/L。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菌种培养基配方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田景花  王梅  杨喆 《食用菌》2003,25(1):20-20
鸡腿菇 ,又名毛头鬼伞。近年来由于生料栽培的成功 ,促进了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但在菌种生产上仍存在菌丝长速慢、长势弱等问题。为此 ,笔者进行了鸡腿菇不同的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的比较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鸡腿菇 1号 ,本校分离。1.2 母种培养基配方试验 试验设A、B、C、D、E 5个处理。A .PDA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葡萄糖 2 0g ,琼脂 2 0 g ,水1,0 0 0ml,pH自然 ;B .PDA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 (去皮 ) 2 0 0 g ,葡萄糖 2 0g,磷酸二氢钾 3g,硫酸镁 1.5 g ,VB12 0m…  相似文献   

20.
白阿魏蘑菌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阿魏蘑(PleurotusnebrodensisQuel),也叫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白灵蘑或白灵菇,我国主产新疆,是一种美味食用菌。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已进行小面积栽培,但对它的研究还不深入,为了优选最佳菌种培养基配方,我们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真菌试验厂保存菌种,编号为白阿魏蘑01。12 母种培养料配方 共8种。①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②马铃薯200g;③马铃薯200g,酵母片03×2片;④胡萝卜200g;⑤马铃薯40g,胡萝卜16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