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川楝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川楝无性系多年多点测试,选出了抗寒性强、生长快的大号川楝优良无性系,其材积生长量超过对照30.99%~194.16%。  相似文献   

2.
以3a生引种刺槐无性系对比试验林为材料,测定各无性系在人工冷冻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酶活性、MDA含量变化,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8个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MDA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而逐步升高,SOD和POD酶活性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间在各项指标上均存在差异,且在-10℃-30℃范围内差异最明显。元性系抗寒性最强的是RCR,而2428的抗寒性最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楝树优良无性系多年多点测试,选出5个生长表现较好的系号,分别为苦楝杜郓、掖县、杭州、冉郯和川楝小号。其材积遗传力达到74.7%,遗传增益达到63.2%。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抗寒性鉴定的基础上,探求不同抗寒性杂交榛休眠期间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探讨杂交榛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为杂交榛抗寒性后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前期试验选出抗寒性强(84-349)、中(84-237)、弱(84-572)3个无性系进行物候期观察,对3个无性系休眠期间枝条的呼吸强度、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抗寒性强的84-349进入休眠期最早,开花最晚;休眠过程中,深休眠期不同抗寒性的杂交榛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差异不明显,而休眠初期和休眠后期,抗寒性强的无性系84-349呼吸强度最低、电解质渗出最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而抗寒性弱的无性系84-572正好与之相反。【结论】抗寒性不同的3种杂交榛无性系休眠期表现的生理机制不同,抗寒性强的无性系和抗寒性弱的无性系比较,通过提早进入休眠期、降低休眠期呼吸强度、较低的电解质渗出率和储存更多的能量物质来抵御低温。  相似文献   

5.
杨树新无性系生长及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分析了 7个杂种新无性系及对照山海关杨的生长性状与抗寒性 ,认为通过正确选择杂交亲本和杂交方式 ,选育出既抗寒又速生的杨树新无性系是可能的 ;对 7个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及抗寒性作了初步评定 ,并选出 5个速生性或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进行进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组合引种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侧枝总数方面,杂交组合普遍好于对照;在生长性状冠幅方面大部分杂交组合种好于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少部分比当地马尾松好;在生长性状方面杂交组合间和杂交组合内存在差异。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相关,因此间接选择也是有效的。在抗寒性方面,加勒比松无性系自由授粉子代、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2抗寒性最差,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抗寒能力较强,没有受冻,加勒比松无性系种子园混合种CK3、当地马尾松、杂交组合种较抗寒且抗寒性相近;在抗虫(松梢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柳树优良无性系引进柳树无性系100个,在三个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上进行栽培试验,对高生长,抗寒性、速生性以及水分生理、干形、冠形、木材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测定,筛选出苏柳172等8个优良无性系。并在引种的同时,对旱柳造林、经营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旱柳的经营利用方式及气候立地条件对旱柳的影响。结合生产营造防护林、试验材200hm2。三年生胸径10.3cm,树高10.7m,平均每年每公顷蓄积增长12.93m3联系单位:甘肃省平凉地区林科所地址:744000,平凉市城南路28号电话:0933-213850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经过七年的工作,从全国收集了500个优…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择对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杨树资源,于2015年在天水市进行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 Guinier)F_1无性系遗传变异和初步选择研究的试验。本实验主要参与实验的植物为50株美洲黑杨作为母本以及50株欧美杨作为父本杂交获得25株家系以及115株F_1无性系。通过3年的生长试验进行测定分析以及数据记录,数据显示美洲黑杨×欧美杨F_1无性系在种源内家系间以及家系内无性系间两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为万分之一水平的显著差异,说明此试验中F_1无性系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根据F_1无性系的长势情况和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病性,选出了其中一些长势良好且对细菌性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质F_1无性系,为杨树抗性引种提供了宝贵的引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野杏的引种驯化及繁育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到辽西地区的野杏12个无性系和12个家系为研究对象,以引种地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和家系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种源的引种野杏无性系及家系枝条的含水量,研究了低温胁迫(0、-20、-25、-30、-35、-40℃)下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的变化,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并基于隶属函数值对各无性系及家系进行聚类。【结果】野杏无性系和家系的枝条电导率曲线均符合典型的“S”形曲线,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温度降低表现为先增后减,半致死温度为-42.33~-29.93℃。12个野杏无性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14~0.90,12个家系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24~0.74。各无性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J170、J19、J171、J148、J162、J144、J210、J105、J118、J101、J211、J270、J121,各家系按其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1...  相似文献   

10.
杨树不同无性系长江中游地区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收集到的20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的监利县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通过10a的试验选出适宜在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栽培的长江杨、鲁山杨、303杨、中汉17、375杨5个优良无性系.以材积为主要参考指标,所选出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比对照提高20%以上.本试验为湖北省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无性系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1.
前言杨树是察右中旗高寒地区农田林网、护牧林,城乡绿化和大片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为培选适于该区生长的杨树良种,七五年于中旗苗圃定植了抗寒性较强的二十一个杨树种、变种和无性系。在杨树对比试验中,内蒙林科院和察右中旗苗圃共同协作,坚持科研密切结合生产。通过系统建立三圃一区,即引种圃、选择圃、良繁圃及定植对比试验区,起到了边生产边试验,试验示范和指导生产的作用。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对比试验已  相似文献   

12.
中山柏原种是墨西哥柏木,世界各国普遍引种。我国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于五十年代初进行墨西哥柏木的种源试验,从由印度引种的墨西哥棺群系中,选出这一优良的单株无性系定名为中山柏,二十多年来,中山柏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广泛引  相似文献   

13.
姚颖  姚德生 《河北林果研究》2011,(4):349-351,368
为了丰富当地杨树种质资源,从南京林业大学引种4个美洲黑杨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4个无性系中,895杨、797杨、95杨在当地均有良好的生长适宜性,其苗高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24.3%、116.8%和114.2%,地径分别为对照加拿大杨的159.3%、136.5%和133.9%。关键词:美洲黑杨;引种;苗期试验;成活率;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基因库中2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库中21个美洲黑杨无性系的抗寒性徐红,张崎纹,陈一山,解荷峰关键词美洲黑杨无性系,抗寒性,电导率,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Marsh)无性系具有生长迅速,抗病虫性较强等优良性状。历史上引种成功的几个美洲黑杨无性...  相似文献   

15.
杉木无性系的遗传变异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揭示了杉木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开花结果等方面有巨大的遗传差异。从99个参试无性系中选出了6个优良无性系,与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较,树高增益19%-26%,胸径增益17%-34%,单株材积增益50%-114%。分析了杉木家系选择和无性系选择的遗传改良潜力。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是家系遗传变异系数的2.6倍、3.1倍和3.1倍。在入选率相同的条件下,无性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选择响应分别是家系选择响应的2.8倍、3.6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从上海、成都、南京引种的6个银芽柳雄株无性系,通过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观赏特性,及对其栽培技术研究结果,初步选出能够适应辽南地区的气候和立地条件的上海1号银芽柳,可以作为北方引种栽培的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毛白杨北移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区划分入手,以9省毛白杨种源为基础,按预订的毛白杨北移育种程序循序渐进。通过对毛白杨大树生长适应性的评估和对232个无性系生长量、物候期、抗寒性、病虫害的测定分析,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作为下一步区域化试验的重点,并把其中的 B09、H34、S34和 BL2作为初级良种进行边测、边繁、边推广的无性系。同时提出了雁北地区毛白杨繁殖应采用多圃系列加地膜覆盖育苗的新技术。从不同角度阐明了我省毛白杨北移的可行性及其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引种巨桉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燕高  胡庭兴 《森林工程》2005,21(4):1-4,26
巨按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桉树,我国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种巨桉,八十年代中期开展系统的种源试验,随后在育苗、土壤肥力、无性系繁殖、抗寒性、材性、遗传变异及经营数表编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大梧工区为试验地开展柳窿桉、尾赤桉201-2、尾赤桉184-1、巨桉与赤桉等7个桉树无性系的引种效果试验,旨在筛选适于在当地推广造林的桉树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在生长量和抗寒性方面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耐寒性方面,赤桉最好,尾赤桉次之,巨桉第三,柳窿桉最差;生长性状方面,尾赤桉表现最好,赤桉次之,而巨桉、柳窿桉因受冻严重生长量较差。据试验结果建议闽西地区选择赤桉和尾赤桉进行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20.
杉木无性系选育(开天系列)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15年间,从4 ̄6年生的半同胞和全同胞子代测验林及优良种源或种子园的子代林中选出近400株优良个体,采用根颈萌条无性系化后建立选择性采穗圃,大量生产无性系苗开展多阶段的无性系比较试验。根据10 ̄12年(少数6年)生时的表现,从257个参试无性系中选出了10个无性系。它们的单株材积比当地未去劣一代种子园或优良种源对照提高60% ̄100%,而材质的平均表现基本与对照相当。这些无性系已生产规模推广,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