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山茱萸是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其推广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山茱萸产量的提高进入瓶颈期,且由于各产区的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山茱萸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管控管理没有统一明确标准等问题,质量因素已经制约了山茱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生产基地选址、种质种子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山茱萸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升山茱萸质量,推动山茱萸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09,(12):36-36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芋肉,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它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等功效,是一味常用药材。主产河南、山西、浙江等地,尤以河南产量大,浙江质量为佳,近些年受六味地黄丸畅销以及销量的增加,对山茱萸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是名贵中药材。其果肉人药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治神经和心脏衰弱症,被誉为“红衣仙子”。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落叶乔木,是名贵中药材。其果肉人药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治神经和心脏衰弱症,被誉为“红衣仙子”。  相似文献   

5.
苏书勤  刘开春 《现代种业》2005,(1):26-26,22
山茱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名贵药用经济林树种,主要生长于秦岭、天目、伏牛等山区。为了改变山茱萸生产落后的现状,我们2002年在国家科技扶贫项目的扶持下,引进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秦岭山区、山茱萸产区选育并通过省级鉴定的8901、8915、8902、8916、8927、8929、8935、8936等8株优树接穗,开展了利用自控电热温床培育山茱萸嫁接苗的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佛坪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山茱萸之乡”,山茱萸栽培历史悠久,有较丰富的栽培经验,就佛坪县山茱萸周年标准化生产栽培按月份(节令)、物候期提出管理技术,以供实际栽培管理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果实去核入药,又名山萸肉、药枣、枣皮等,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功效。主治腰膝酸疼、耳鸣眩晕、阳痿遗精、神经衰弱、经血不调等病症。经现代医学研究试验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功效,还可配制成各种保健品和药酒。由于山茱萸肉药用保健价值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售价上扬。亩种植山茱萸111株,每5-7kg鲜果加工成品1kg,市场现价每千克30多元,亩收入高达4700多元。栽培山茱萸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的经济树种。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Mactocarpium officinals(Sieb.et Zuec.)Nakai]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也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以果肉供药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由于山茱萸药用价值高,树龄寿命长,适应性强,现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但因采收不适时、采收加工贮藏方法不当等蔽端,以致严重影响山茱萸的产量和质量。经笔者近几年的试验与实践,现将山茱萸采收加工贮藏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Macrcarpium officinale(sieb.et Zucc.)Nakai]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在淳安县临歧、威坪等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山茱萸的主要病害,成年树发病尤其普遍;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其次为叶片及枝条,是影响山茱萸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了进一步掌握山茱萸炭疽病的发生消长规律,了解病菌侵染的薄弱环节,探索持久控制山茱萸炭疽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别名枣皮、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以除去种子的果肉入药,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园林中常作绿化树种。在栽植过程中若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修剪是提高山茱萸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可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促使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为广大药农提高山茱萸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茱萸的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分析了山茱萸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山茱萸常见病虫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分析了山茱萸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山茱萸常见病虫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     
《天然产物分离》2005,3(3):39-39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Sieb.et Zucc.),别名枣皮、萸肉、药枣。山茱萸科。落叶亚乔木或灌木。以果皮和果肉供药用。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作用,用于神经衰弱、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培育山茱萸高效林,可提高山茱萸单位效益。介绍了伏牛山区山茱萸高效林培育技术,以期指导该地区山茱萸的栽植。  相似文献   

16.
闫金娥 《农友》2002,(1):13-13
当山茱萸全株果实绝大部分由绿变红,呈现本色,开始自然脱落时,进行采收。采收时,坚持熟一株摘一株。山茱萸的加工可分为净化、软化、去核、干燥四个程序。  相似文献   

17.
山茱萸是我国重要的药用经济林树种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栽培要点,为普及山茱萸栽培技术、促进山茱萸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为试材,对山茱萸早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优良无性系进行无性繁殖是实现山茱萸早果、早丰、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和  李桃 《陕西农业科学》2018,(11):101-104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珍贵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广泛,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虫害猖獗,降低了山茱萸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药农收入偏低,缺乏生产积极性,加上对虫害认识不清,不会用药,或者滥用药,造成严重污染,增加农药残留,制约了山茱萸产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山茱萸常见虫害的认识及其科学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炮制对山茱萸中药效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考察了炮制对中药山茱萸药效成分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山茱萸炮制前后其药理作用发生变化的相关物质基础。[方法]结合试验研究与文献综述,分别对山茱萸生品、酒蒸品中各类药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考察。[结果]山茱萸酒蒸后苷类成分的含量均有所下降,而有机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与肝肾有关的药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有所增加。[结论]山茱萸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差异与其物质基础密切相关。山茱萸临床入药是否进行加工炮制应取决于其具体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