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光肩星天牛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了复叶槭、漳河柳、新疆杨和白蜡对其成虫体重、寿命、产卵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雌成虫体重有一定影响,对成虫体重影响不大;在复叶槭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最长(雌:40.5天;雄32.2天)、产卵量最大(46.6粒);在复叶槭和漳河柳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明显高于新疆杨和白蜡(P<0.05),在白蜡上寿命最短(雌:14.4天;雄11.4天),产卵量最低(8.9粒);说明寄主植物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有明显影响;4种寄主植物之间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寄主植物对孵化率影响不大。综合比较4种植物,复叶槭和漳河柳是光肩星天牛最适应寄主,新疆杨和白蜡是普通寄主。  相似文献   

2.
百事问     
雄介壳:长形,白色,比雌介壳略小,壳点1个,在头端突出。寄生观赏植物:牡丹、芍药、木兰、杜鹃、红梅、紫玉兰、海棠、月季、绣球、蜘蛛抱蛋、柑橘、丁香、茶花等。生活史:北方1年1~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长江流域1年2~3代,以老熟若虫越冬:南方1年3代为主,以各虫态越冬。沈阳地区1年1代,5月产卵,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同一壳内的卵经5~21天才能陆续孵化完毕,8月间出现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很快死去,雌虫继续取食为害,并在原处越冬。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几种主要农作物对成虫生殖力的影响, 在 25℃恒温条件下, 分别用大豆叶片、 玉米花丝、 玉米叶片、 水稻叶片、 棉花叶片、 马铃薯叶片和向日葵叶片等寄主组织饲养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 观察其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和产卵情况。结果表明, 双斑长跗萤叶甲雌成虫取食不同寄主组织的寿命、 雌成虫产卵比例、 产卵量等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在供试寄主上雌成虫寿命和雌虫个体产卵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花丝、 棉花叶片、 大豆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 向日葵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棉花叶片、 玉米花丝、 大豆叶片、 向日葵叶片、 马铃薯叶片、 玉米叶片和水稻叶片; 产卵进度除取食马铃薯叶片表现为明显集中在前期外, 取食其余寄主组织的产卵进度均表现为相对均衡。在寄主玉米上, 取食雌穗花丝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叶片。综合评价玉米、 大豆、 棉花和向日葵是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期较理想的寄主植物, 在农田生态系中是该害虫选择危害的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4.
<正>花椒窄吉丁虫主要以幼虫取食韧皮部,以后逐渐蛀食形成层,老熟后向木质部蛀化蛹孔道,成虫取食椒叶进行补充营养,被害树干大量流胶,直至树皮腐烂、干枯脱落,严重影响营养运输,可导致叶片黄化乃至整个枝条或树冠枯死。防治措施:1.清园消毒。在冬季清理应彻底,将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35度石硫合剂可杀死出蜇红蜘蛛、蚜虫的成虫、若虫,还可预防花椒枝干病害,如流胶病等。2.精细管理。合理的修剪是花椒树高产的前提。通过修剪构成一定的丰产树形,及时去除病虫枝,控保持树势健壮,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3.药剂防治。花椒树发芽前,用  相似文献   

5.
为给黄粉虫优良品种培育提供基础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以60日龄黄粉虫幼虫体壁颜色为基准,对两种典型色型黄粉虫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向选育,并对选育出的两种色型黄粉虫的繁殖特性进行了比较。历经4年多、连续12代的定向选育,成功获得遗传稳定的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这两种色型黄粉虫同日龄幼虫和成虫的体色差异明显:黄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金黄色和黄褐色;黑色型的幼虫和成虫分别为黑褐色和黑色。进一步对其成虫的繁殖特性进行研究表明: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性比、寿命及雌成虫产卵历期无显著差异,它们的雌雄性比约为1.0:1.0、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均在100天以上、雌成虫的平均产卵历期约为3~4个月。但不同试验条件下,两种色型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前期、产卵高峰及产卵量差异显著:它们的孤雌成虫产卵前期为10天、无明显产卵高峰、产卵量极低(黄色型:40粒/雌,黑色型:28粒/雌);配对后的雌成虫产卵前期缩短为4天、且有2个明显的产卵高峰、产卵量也较孤雌成虫明显提高(单配组1♀+1♂:黄色型为438粒/雌,黑色型为406粒/雌;群配组50♀+50♂:黄色型为653粒/雌,黑色型为530粒/雌)。由此可见,雌雄配对可以大大提高黄粉虫雌成虫的产卵量,并且群配雌成虫的产卵量远远高于单配雌成虫,因此黄粉虫的养殖宜采用群养群配方式。此外,群配条件下黄色型雌成虫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黑色型雌成虫,这提示,黄、黑两种色型黄粉虫成虫的繁殖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上述研究结果既为黄粉虫新品种培育积累了宝贵的遗传材料和基础数据,也为黄粉虫成虫的科学养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脉穗螟成虫行为习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了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成虫的行为习性,结果表明:成虫大部分羽化于晚上20:00~5:00,高峰时段为20:00~22:00; 雌雄成虫在1~5日龄均可交配, 羽化后次晚为高峰期;成虫一天中的交配发生于20:00~6:00,高峰期为1:00~3:00;成虫交配持续时间15~130 min,平均83.53min;成虫在夜间产卵,平均单雌产卵429粒;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12.13和11.45天。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光肩星天牛寄主范围扩大的生理生化机制,给该虫制定可持续的控制措施,采用生理生化的研究方法,测定了取食复叶槭、白桦、胡杨和白蜡的光肩星天牛成虫体内5种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复叶槭和白桦上取食后的天牛成虫羧酸酯酶显著高于在胡杨和白蜡上取食后的天牛成虫(P<0.05),白桦上取食后的天牛成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复叶槭、胡杨和白蜡上取食的天牛(P<0.05)。在复叶槭上取食后的天牛成虫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在胡杨和白蜡上取食物的天牛,(P<0.05)。说明寄主树种对光肩星天牛成虫体内的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碱性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在4种寄主上取食的天牛成虫类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多酚氧化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说明寄主树种对天牛体内酸性磷酸酯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径级松枝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相同树种不同径级松枝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差异以及相同径级不同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差异,笔者采集马鞍山市林场内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马尾松(P. massoniana Lamb.)、火炬松(P. teada L.)枝条为研究对象,将利用引诱剂在林场内捕获的松墨天牛置于分别放有3种松树松枝的养虫笼中饲养。结果表明: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松墨天牛在径级大的松枝上取食面积均大于径级小的松枝,从取食面积比例上看,黑松各径级取食面积比例间有显著性差异(F=3.69,P=0.0480),马尾松(F=0.41,P=0.6705)和火炬松(F=2.48,P=0.1251)差异不显著性;径级0.7 cm≤D≤1.0 cm 3种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差异显著(F=5.01,P=0.0284)(取食面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径级0.4 cm≤D≤0.6 cm(F=1.44,P=0.2621)(取食面积:火炬松>马尾松>黑松)和径级0.1 cm≤D≤0.3 cm(F=0.99,P=0.4064)(取食面积:马尾松>火炬松>黑松)差异不显著;径级0.7 cm≤D≤1.0 cm(F=0.41,P=0.6742)和径级0.4 cm≤D≤0.6 cm(F=0.43,P=0.6588)3种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比例差异不显著,径级0.1 cm≤D≤0.3 cm(F=4.29,P=0.0419)有显著性差异。结合本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导致不同径级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不同可能与其产卵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防治病虫     
1、河北读者安昕海问:促成栽培的西府海棠,主干上有虫孔,且有锯末状红褐色排泄物由孔中涌出,这是什么害虫?如何防治? 答:应为红颈天牛幼虫为害。其成虫多在7~8月产卵,常见产卵的部位在距盆土面20~30厘米处,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皮层为害,造成生长缓慢,枝条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0.
油茶象甲成虫对油茶寄主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油茶象甲对油茶寄主的选择性趋性,为中国油茶抗虫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室内测定又分为强迫性和选择性取食、产卵以及嗅觉反应测定的方法,测定油茶象甲成虫对不同油茶树种、品系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结果发现:油茶象甲对油茶2个树种、3个品系均能造成危害,导致采果前落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虫为害所致;6月份,该虫对其他1个树种、3个品系的取食、产卵趋性均大于广宁红花油茶;该虫在油茶叶片上不产卵,当果皮厚度大于其能蛀入最大值时不产卵;雌成虫出土初期对油茶嫩芽的趋性大于果实和成叶,交配产卵期对油茶果实的趋性大于嫩芽和成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