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9年5月中旬,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室专家从高明口岸送检的美出进境苹果样品中发现可疑病果两个,品种均为Red delicus(中文名红元帅).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技术中心针对我国新发现的防风枯斑病的病原学和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病菌的分离及柯氏证病,获得3株病原菌;结合病原形态特征、培养学特性及r DNA-ITS、TUB2和TEF序列分析,确定引起防风枯斑病的病菌为Diaporthe angelicae。病菌生物学研究表明: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8;病菌在以麦芽糖和蔗糖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最佳;在天门冬酰胺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吉林检验检疫局持续加大邮包查验力度,截获花卉、牛奶、肉制品等多批禁止进境物,并从截获的样品中检出4份致病性真菌,其中芦笋茎枯病菌为全国首次检出。据介绍,该局邮检工作人员截获来自韩国的4份(花卉、柿子、梨)和香港的1份(活体植物枝条)样品中,有4份检出致病性真菌,其中包括检疫性真菌——大丽轮枝菌(又名棉花黄萎病菌,从韩国花卉中检出)、串珠镰孢霉、炭疽菌、果生链核盘菌、梨形毛霉、芦笋茎枯病菌、球黑孢。经查询,以上病菌均为吉林检验检疫局首次检出,其  相似文献   

4.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境芹菜种子中截获大量毒莴苣(Lactuca serriola L.)种子.毒莴苣种子含量很高,且萌发率可达96.67%,危害很大.本文介绍了毒莴苣的形态特点、分布、危害等情况.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从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送检的越南进境人参果样品(报检号:P02297)中发现果实表面密布近圆形褐色病斑,病斑直径约为3mm,中央黄褐色,边缘深红褐色,多个病斑可愈合成片.室温下放置1周,病果即完全腐烂,全果果皮及果肉均转成褐色.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获得分离物,经对分离物培养性状与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并辅助于分子生物学检测,将病害鉴定为人参果炭疽病,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Blast分析表明从病原菌基因组中扩增到的1.8 kbp 18S rDNA 片段与胶孢炭疽菌18S rRNA基因同源率为99%.迄今为止人参果炭疽病在国内外均未见报道,这是我国首次从进境人参果中截获并检验鉴定该病害.  相似文献   

6.
杏贮藏过程中主要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杏果采后贮藏中的主要致病菌,对贮藏中腐烂小白杏果实上的病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分离并筛选得到了3种主要霉菌,经过形态结构鉴定和显微镜观察,确定为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和天门冬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ragi)。经过回接发现,该3种霉菌能使健康杏果致病,且病状与自然发病一致,从这些病斑中又分离得到了相同的霉菌,从而确定该3种霉菌为小白杏采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疫局从印度旅客携带的苹果中检查发现有实蝇幼虫为害.进一步在室内培美羽化出成虫,经广东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室专家鉴定为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入侵果实蝇(Bactrocera invadents Drew et al),为我国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8.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从肇庆局送检的进口澳大利亚小麦中发现颜色异常小麦,以检测为含甲基毒死蜱成分的红色衣剂小麦.  相似文献   

9.
吴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来自新加坡机器木质包装上截获橡胶材小蠹(又名伴随材小蠹).本文简介该虫的形态特征、寄主、生物学及分布,以对检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上海市近20家花卉企业负责人与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林业局和上海市花卉协会有关领导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就花卉在进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徐朝哲、市林业局  相似文献   

11.
<正>日前,从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技术小组一项获得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立项的项目已顺利完成,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使用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对火锅底料及小吃类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所产生的罂粟碱、那可汀、吗啡、蒂巴因、可待因5种生物碱的检测方法。据了解,由于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的检测方法制订工作相对滞后,虽然早在2008年12月,卫生部就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于2007年12月自韩国木质包装中截获一种伞滑刃属线虫,经形态学观察、测量,以及rDNA-ITS区扩增测序分析,鉴定为阿苏里伞滑刃线虫.该线虫除韩国和中国台湾外,还未见在其他地方报道.  相似文献   

14.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于2008年7月从旅客携带的水果莲雾中截获了检疫性害虫一双带果实蝇Bactrocera albistrigata(de Meijere).该害虫在我国大陆尚未分布,为严防其传入,文章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是近年来苹果上发生逐渐加重的一种果实病害。受害苹果在成熟采收前大多数外表没有异常表现,很难进行区分。但进入市场或消费者手中后果实发病不能食用;进入果库后,在贮藏期病斑逐渐扩展,导致果实腐烂,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并常造成重大损失。1.霉心病症状:初期果心开始变褐,心室内充满灰绿色或粉红色或灰白色的霉状物,后从心室向外逐渐腐烂,最后果肉烂透,到达果实表面。(见图1)2.霉心病病菌侵染:病菌通过  相似文献   

16.
冬枣黑疔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地的冬枣果实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冬枣黑疔病,又称黑斑病或果实黑点病。经2004-2005年在河北省和山东省7市县调查,从18批次21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得到653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和回接试验,依照柯赫氏法则对冬枣黑疔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病原菌鉴定为毁灭茎点霉Phoma destructivaPlowr.和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柑橘砂皮病在我国多个柑橘种植区发生普遍,对柑橘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筛选出对柑橘砂皮病菌抑菌效果好的新型药剂,为田间防治柑橘砂皮病时选择更多轮换药剂提供参考,广西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采集广西柑橘砂皮病果标样进行病原分离,结合形态特征观察  相似文献   

18.
以江苏大学-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科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例,分析论述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教学基地对于食品学科的人才培养及其创新模式,为食品学科创新实践性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宁波检验检疫局在进口日本罗汉松植株上截获可可花瘿病菌,经中国检科院专家复核,确认为我国首次截获该病菌。可可花瘿病菌属于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广泛,可危害多种植物,严重时能够造成可可绝收。该病菌侵染来源有带病种苗和病株的残枝落叶,病菌在病组织或土壤中可存活数年,通常通过土  相似文献   

20.
农药应用     
<正>咪鲜胺嘧、菌酯和丁香菌酯等3种杀菌剂可作为梨树腐烂病田间防治药剂为明确梨树腐烂病的病菌种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科研人员对采自河北、山西和安徽3省症状疑似梨腐烂病的树皮与病枝进行病菌培养和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rD 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选用22种常用杀菌剂,通过离体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的6个菌株中有5个菌株形态特征相同,且与已报道的腐烂病病菌形态特征相似;以这5个菌株菌丝接种梨树健康枝条后出现与田间相同的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