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食用稻营养特性及需肥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年多品种田间试验结果指出:(1)每生产100 kg 优质稻谷需吸收 N, P2 O5, K2 O 分别为22,12 和39 kg 左右,高于普通稻,其50% ~75% 来自于土壤,后期吸磷率高于普通稻,钾则反之。(2)氮、磷最高含量在分蘖期,钾在穗分化始期。(3)早稻养分吸收高峰在穗分化至孕穗间;晚稻氮、钾先于早稻,氮还先于普通稻,磷、钾与普通稻一致,后期吸磷速度及比率高于普通稻。(4)优质稻的氮、钾运转率低于普通稻。(5)对养分的利用率高于普通稻。  相似文献   

2.
香两优68的示范表现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两优68(原名香125S/D68)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中熟于一体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1996年开始在临澧县试种示范,以其突出的丰产性、理想的熟期、较强的抗逆性和优良的米质深受农民的欢迎。1 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1997~1998年,香两优68在“国家水稻工程”优质食用稻品比筛选和试种示范中,单产达74505~88980kg/hm2,比同熟期的湘早籼13号增产92%~156%。1998年在16个参试品种(组合)中,单产77805kg/hm2,日产量714kg/hm2,…  相似文献   

3.
应用 B N- 1、 B N- 2生长 调节剂对 冬小麦播 前浸种 和孕穗 期叶面 喷施,有 显著的 促根 (05~21 条/株 )、促叶(173~6 cm 2 /倒三叶)、扩源(09~48 g/株)、增粒(04~22 粒/穗)和增重 (05~12 m g/粒)作用,增产 50~573 kg/h m 2 ,以 B N- 1效果最佳,适宜的浸种和叶面喷施浓度均为 8 m g/kg。  相似文献   

4.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 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 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 高于鲁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12∶13;8130 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328kg、P2O5 1558kg、K2O 1740kg,鲁花13 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278kg、P2O5 1422kg、K2O 1598kg;8130产量在5250~675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1227~1573kg,P2O51408~1786kg,K2O1420~1927 kg,鲁花13 号产量在4500~570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 1109~1554kg、P2O5 1259~1662kg、K2O 1329~2000kg。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产量优势稳中求高的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杂交水稻威优64和汕优63十年联合区域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威优64作早稻区试产量变6180~6900kg/hm^2,平均6456kg/hm^2,变异系数1.16%;作中稻区试6645~7815kg/hm^2,变异系数2.08%,汕优63作晚稻区试5759~6525kg/hm^2,平均6215kg/hm^2,变异系数1.43%,中稻区试7728~8759kg/hm^2平均8304kg/hm^2,  相似文献   

6.
棉花高产规范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产在1650kg·hm-2以上的高产棉花研究结果,单位面积结铃数是制约棉花高产的主要因素,单株结铃数对单位面积结铃数的影响最大。实现单产1650kg·hm-2以上目标的规范技术是:密度458~525万株·hm-2,施有机肥30~375t·hm-2,纯氮150~225kg·hm-2、P2O5120~147kg·hm-2、K2O114~150kg·hm-2,应用生长促进剂化促4~5次、应用缩节胺30~45g·hm-2化控2~3次。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8.
在冀东无石灰反应的草甸褐土上施用不同量石膏,花生积累钙素的主要部位均为叶片,其次是茎部;积累镁素的主要部位为叶、茎.其次是仁.花生植株吸收钙素的高峰在结荚期,营养体在花针期,而生殖体在结荚期.施用石膏可显著提高荚果产量,施用360kg/hm2的增产最高.花生植株及各器官的钙素吸收积累量与石膏用量呈极显著直线相关.荚果钙积累量占全株总钙量的比例随石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大量施用石膏会加剧Ca2+和Mg2+的拮抗作用,降低植株Mg2+浓度,造成隐性缺镁,降低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稻板田油菜撒播,于10月20日播种,用种量1125~1875kg/hm2,收获植株数在75万株左右,产量可达1125kg/hm2左右,与常规栽培相当,但比育苗移栽法减少用工三分之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11.
高产夏直播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形成规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系统研究了麦收后夏直播地膜覆盖花生在30万株/hm2密度下6000kg/hm2产量水平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植株干物重和荚果干重动态可拟合成Logistic方程。植株干物重最快增长期为出苗后43~51d,最大生长速率0.768g/(株·d),最终生物量40.86g/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结荚期占64.6%,饱果成熟期占12%。荚果干重最快增长期是出苗后72~81d,幼果形成后36~45d,最大增长速率0.867g/(株·d)。荚果干重增长量,结荚期占66.4%,饱果成熟期占33.4%。经济系数0.6。分配系数结荚期0.625,饱果成熟期1.707,产量形成期平均0.795。与春花生相比,生育前期叶面积发展快,干物质积累速度高。生育后期分配系数显著高于春花生。干物质和荚果产量主要在结荚期形成。  相似文献   

12.
蓖麻不同种植密度对群体生育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试验表明,蓖麻在不同种植密度下,株高、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对群体产量有一定影响。2000~2100kg/hm2的蓖麻高产群体指标以密度33000~43700株/hm2,灌浆成熟期株高230~240cm,花果期叶面积系数2.0~2.5,开花期净同化率7.9~8.4g/m2·d为宜。  相似文献   

13.
试验设在海南三亚和广东乐昌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探讨培矮64S制种“九二0”的最佳用量和喷施方法。结果表明:用量在300~450 g/hm 2 之间较为合理;喷施方法以分3 次喷施效果为佳。综合试验整体结果是:“九二0”用量360 g/hm 2,分3 次喷施,第1 次在抽穗5% ~8% 时喷90 g/hm 2,接着第2 天喷180 g/hm 2,第3天喷90 g/hm 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水稻软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在我区试验、推广已达3a之久。1997年抛栽面积达4244.6hm2,其中早稻为3248.1hm2,双晚为996.5hm2。早稻抛秧平均产稻谷7.40t/hm2,比手插秧增685.5kg/hm2,增长10.2%。在临川市河埠乡河埠村连片抛秧41.3hm2(品种为协华2号),平均产稻谷9.37t/hm2,比旱床育秧手栽秧增产稻谷2.25t/hm2,增长31.6%。双晚抛秧平均产稻谷6.65t/hm2,比手工插秧增424.5kg/hm2,增长7.34%。抛秧稻具有“四省一增”…  相似文献   

15.
施硼对花生吸收硼氮的影响/江荣风(北京农业大学),张起刚,韩琅丰…//土壤.—1994,26(2).—83~86在黄河故道贫瘠的砂地上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单因子3水平设计,施硼量为0、0.85、1.70kg/hm2B。底肥用量为75kg/hm2N和15...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向日葵产量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与施肥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6年在黄土高原陕西渭北旱塬进行了向日葵的养分限制因子与高产高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是向日葵产量的限制因子。Fe、Zn、Mg、Cu、Mn、B为非限制因子,限制因子对向日葵的产量效应K>N>P,经济效应最佳施肥指标N163.21~169.89kg/hm2,P2O5128.60~131.91kg/hm2,K2O181.37~190.09kg/hm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1972~1992年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产量分析结果,指出我省水稻育种20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早稻或晚稻均上了7500kg/hm^2。产量7500kg/hm^2以上的穗粒结构是颖花量3.5~4.0万/m^2,结实率75%~80%,千粒重26~28g,这些指标可作为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目标确定的依据,由于水稻育种的进步,早稻和晚具有相同的生产潜力,生产上应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花生保水剂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遇旱时将吸收的水分缓慢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1996~1999 年试验,平均增产112% 。1998 年大面积开发017 万公顷, 比对照增3765kg/hm 2,增164% 。本文讨论了保水剂的增产机制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木薯渣固态发酵植酸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薯渣粗蛋白及无机盐含量较低,与麸皮、米糠混合或同时添加无机氮源及无机盐,可作为发酵培养基合成植酸酶。高浓度的磷抑制植酸酶的合成。最佳发酵条件为:木薯渣为唯一碳原,添加 2% NH4NO3, 0.01% K2HPO4, 0.05% MgSO4·7H2O, 0.05% KCI, 0.01% FeS-O4· 7H2O, 0.9% SDS,培养基水分含量 60%~65%, 10g木薯渣/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2mL菌悬液(2.8×10个孢子/mL),自然 pH值,培养温度 28~31℃,第8d达产酶高峰,高峰期产酶量为 6730 U/g干曲。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29二次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1998年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表明,比常规良种施药次数减少60%~80%,0.33hm2高产试验田单产高达2246kg·hm-2,2133hm2开发区棉田平均单产1909kg·hm-2;其单产最高、品质最好、效益最佳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