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探讨套作复光后大豆补偿生长能力的评价方法,比较不同大豆品系补偿生长能力差异,本研究以136个大豆品系为材料,在田间设置2个处理,即不遮荫和遮荫+光照恢复。于取消遮阳网当日和取消后30d共测定了14项形态指标,成熟期调查每个大豆品种(系)的单株产量。根据遮荫+光照恢复处理和不遮荫处理计算各品种各单项指标的补偿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豆的补偿生长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计算补偿能力综合得分(D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136份大豆品种按照补偿生长能力强弱分为5大类群,其中第Ⅵ类群(10个材料)补偿生长能力较强,产量较高。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套作大豆补偿生长能力评价数学模型,D=-1.314+1.110 X_4+0.623 X_7+0.831 X_1+0.642 X_9,R~2=0.990,并筛选出光照恢复后地上部总干重、叶面积、SPAD、中间节粗作为套作大豆补偿生长能力的主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甜菜块根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5个新疆甜菜品系(种)为材料,对块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头长度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9.14%,根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86%。在相关性上,糖甜菜根宽、根颈周长、根头长与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甜菜含糖率与根体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含糖率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5.21%,对根重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53%。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含糖率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颈长度、根颈周长、根体长度大,根沟较深的品系(种)。在根重性状选择上,应注意选择根宽、根颈周长、根颈长度大,根沟较浅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亲缘关系的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热研88-13、热试47、热试62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品系橡胶树开花侧枝上的花序和花序上的一级花序、雌花、一级雌花、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橡胶树间开花侧枝上花序、一级花序、雌花、一级雌花、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差异显著,不同品系橡胶树间花序上雌花、一级雌花和二级雌花的数量和位置分布差异显著;橡胶树开花侧枝上的花序数、雌花数、一级雌花数、二级雌花数之间相关性显著,花序上的雌花数,一级雌花数和二级雌花数之间相关性显著。可以将开花侧枝上的花序数和/或花序上的雌花数作为品种识别的指标之一,将花序上的一级花序数、一级雌花数和二级雌花数作为品种识别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橡胶树实生苗模拟胁迫下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EG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对PB86,PR107,RRIM600和GT1巴西橡胶树实生苗进行了多项生理指标的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影响橡胶树抗旱性的主要生理指标和不同品系实生苗的抗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与橡胶树抗旱性最密切的生理指标为:叶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品系橡胶树实生苗的抗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GT1>PR107>RRIM600>PB86.  相似文献   

5.
针对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特征规律,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60份不同来源地麻疯树的22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在种植3 a的植株主干高度变异范围最大(3.0~37.3 cm),变异系数为55.03%,其次是叶厚、花序柄长、雌雄开花比例、结果数、二级分枝数和雌花数,变异系数都大于27%,变异幅度最小的为果横径(2.02~3.07 cm),变异系数为7.2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7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3.77%,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由冠幅(东西、南北)、叶宽、叶长、植株高度、叶柄长5个数量性状构成,第2主成分主要由雌花数、雄花数、结果数、花序长4个数量性状构成,第3主成分主要由种子横径、种子纵径、花序柄长3个数量性状构成,第4主成分主要由果横径和果纵径构成,第5主成分主要由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构成,第6主成分主要由雌雄开花比例构成,第7主成分主要由主干高度构成,方差贡献率依次为24.35%、13.89%、9.73%、8.52%、7.52%、5.02%、4.73%;以此19个数量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60份麻疯树种质分为6类。  相似文献   

6.
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大52、晋大57及其杂交衍生的55个稳定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数、生育期等15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指标综合成为累计贡献率达85.81%的6个新指标;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主成分值之间的回归方程;用回归方程预测品种产量,方程估产的误差百分率绝对值除2、10、21、22、30、39、53号品系外,其余品系误差绝对值均低于10%;以主成分值为指标的聚类分析将57个材料聚为高产、中产、低产3类。结果证明主成分回归法可以应用于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总荚数、总粒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大豆的产量能力可通过研究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水平来评估。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评价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基因型差异,利用15%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选取22个小麦品种进行种子萌发实验,通过对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发芽势等9个指标的测定,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萌芽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品种间不同指标抗旱指数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发芽势、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的抗旱指数变异系数均大于100%,以发芽势变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186.30%,而种子总干重变异最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转化为三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4.43%。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22个小麦品种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D≥0.5,抗旱能力较强,包括长旱58、西杂5号和陕麦139;第二类,0.4≤D0.5,中等抗旱,包括航麦6号、晋麦47和轮选988;第三类,0.19≤D0.4,对干旱中度敏感,包括西农223等7个品种;第四类,D0.19,抗旱能力较弱,包括漯麦18、郑麦7698和天麦535。  相似文献   

8.
原慧芳  黄菁  岳海  田耀华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1):2097-2104
以橡胶树品种‘云研77-4’为试材,采用盖膜、盖草和添加保水剂的处理方式,以常规管理(不覆盖)为对照,通过田间比较试验研究3种保水处理对橡胶树全年中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生理特性及胶乳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盖膜、盖草和添加保水剂在干季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并显著影响了橡胶树叶片的可溶性蛋白(S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蔗糖(Suc)含量;3种保水处理处理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胶乳产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8%,说明前3个主成分可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综合得分,各保水处理优劣顺序依次为:添加保水剂、盖草、盖膜、对照;橡胶树全年中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生理指标综合表现优劣顺序依次为:12月、3月、1—2月、11月、6月、7月、9—10月、8月、5月、4月。因此,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断,各保水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季节性干旱对橡胶树生长的不利影响,在生产上可以根据橡胶树全年中不同生长阶段叶片生理指标综合表现选择合理的割胶时期。  相似文献   

9.
张昊  陈金湘  王峰  李博 《中国棉花》2011,38(3):14-16
 研究比较了29个棉花品种营养液漂浮育苗的适应能力。对棉苗素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在12个形态指标中,根系干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根系平均直径的变异系数值最小,根系干重可作为评价不同基因型品种漂浮育苗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为根重因子;第二主成分为棉苗地上部鲜重和苗高因子;第三主成分为根长因子;第四主成分为根粗因子。上述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4.5%,反映了营养液漂浮育苗适应能力相关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基因型品种营养液漂浮环境适应能力分为3类。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小麦种子萌发吸胀期的湿害效应和筛选小麦种子萌发吸胀期耐湿种质,对159份小麦种质资源在萌发吸胀期进行1 d、3 d、5 d和7 d渍水处理,测定了种子浸泡液相对电导率、相对成苗率、相对种子活力指数等指标,并在筛选吸胀期耐湿性鉴定评价的适宜处理时间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动态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159份小麦品种的吸胀期耐湿性。结果表明,5 d是比较适宜进行耐湿性评价的渍水处理时间;通过主成分分分析,筛选出3个对耐湿性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92.24%;对159个小麦种质的耐湿性进行动态聚类分析和隶数函数法综合评价,将其分为高耐湿、中度耐湿、不耐湿等3类。其中,周麦27等42份种质为高耐湿材料,涡麦66等53份种质为不耐湿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和鉴定适宜云南省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在玉米与大豆间作条件下,采用灰色关联度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44个大豆品种(系)的10个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的变异范围为7.3%~51.2%,说明各地大豆资源的表型多样性比较丰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间作大豆产量的性状依次为单株粒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分枝数、倒伏性、株高、节间长度、每荚粒数。利用系统聚类法将44个大豆品种分为了3大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其中单株荚多、单株粒多、分枝多、百粒重适中的第一类是比较适宜与玉米间作的大豆品种(系)。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128个开割的魏克汉种质橡胶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以及胶乳中蔗糖、无机磷、硫醇、总固形物等生理参数,结合2017年底橡胶树胸径围数据进行群体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含量变幅为3.14~35.50 mmol/L,变异系数最大(53.2%);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变幅为24.2~475.0 mL,变异系数为51.5%;蔗糖含量与干胶含量和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年均刀次胶乳产量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128份无性系分为3个类型,第I类约占10%,年均刀次胶乳产量最高(351.0 mL),胸径围均值最大(59.5 cm),第4刀胶乳产量最高(196.2 mL),但蔗糖含量平均值最低(7.83 mmol/L),其他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对福建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4年生木荷种子园中20个结果无性系进行生长、结实量及果实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地径、胸径、树高、枝下高、结果枝数和结果数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冠幅、叉干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无性系C4的结果枝数最多,达10.67个,较均值多1.02倍;无性系A1的结果数最多,达513个,较均值多2.17倍。果宽、果长、单果重在无性系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变幅分别为13.43~17.79 mm,10.86~14.81 mm和0.70~1.45 g。20个无性系中,60%无性系果实已成熟,无性系种实被害率为25%。结果数与结果枝数、叉干数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对20个木荷无性系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发现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果实形态指标、生长指标和结实指标分别为单果重、树高、结果枝数。按30%的入选率,从测定的20个无性系初步选出了32、C_(22)、A_4、C_4、A_7、A_9等6个生长快、结实量高的木荷无性系。  相似文献   

14.
以86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为试材,分析澳洲坚果种质叶片表型多样性,并根据其多样性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8个描述性状平均变异类型3.8个,嫩叶颜色和叶片形状的变异类型最为丰富,各为5个;4个数量性状中,叶柄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33%,叶片宽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3.59%;Q型聚类分析将86份种质资源在欧氏距离为6.85时分为光壳种及光壳种与粗壳种的杂交种2个组群;R型聚类分析将12个表型性状在相关系数1.16处聚为4组,多数性状表现两两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将12个表型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解释的总变异为71.120 9%,更为直观展现了叶片表型特点,其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因此,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叶片表型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叶序、嫩叶颜色、叶尖形状、叶缘形状、叶缘刺、叶柄长度、叶形指数对数量分类起重要作用,基于叶片表型多样性的数量分类为构建澳洲坚果种质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斑茅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76份斑茅种质资源的株高、茎径、节间长、叶长、叶宽、锤度6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斑茅,6个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在14.6%~53.4%之间,其中株高和节间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高,分别为53.4%和37.7%;锤度和叶长的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分别为19.1%和14.6%。株高、茎径、叶宽、叶长、节间长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株高与节间长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18;锤度与株高、节间长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2和-0.263。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高达72.58%,其中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51.21%,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1.37%。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不同的种质资源被分为8大类群,第Ⅴ和Ⅵ类群的种质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这2个类群是优良的斑茅种质资源,可在甘蔗育种中加以挖掘利用。  相似文献   

16.
籼型杂交水稻米质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全国多年多点送检的1036份籼型杂交水稻样本为材料,对12项米质指标测定值的变异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遗传、栽培环境、取样测试技术三因素综合影响下,杂交水稻样本的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粒长宽比的多次测定值变异小(变异系数CV<10%),稳定性强;糙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整精米率、胶稠度的变异较小(CV为10%~25% ), 稳定性较强;而透明度、垩白米率和垩白度的多次测定值变异较大(CV> 25%), 稳定性较差。2)在排除遗传因素后,12项米质性状测定的变异系数大小排序趋势未见明显变化,但各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在排除遗传及环境因素后,各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大幅缩小,但仍可借以表明各数值受测定技术影响的程度。对米质指标测定值变异的原因及如何提高米质测定值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低温胁迫下,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 Arg.)不同组织的抗寒性情况以及品种间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的冷敏感性或耐受机制奠定基础。以橡胶树‘云研77-4’和‘热研8-79’无性系幼苗为材料,进行不同低温类型的室内低温胁迫处理,对橡胶树不同叶片和茎杆组织进行电导率测定,并结合恢复生长法进行不同组织器官及无性系间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生长实验结果与电导法鉴定橡胶树幼苗不同组织及品种间抗寒性强弱的结果一致,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温度的下降,橡胶树2个无性系叶片和茎杆的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热研8-79’的增幅大于‘云研77-4’,恢复生长后‘热研8-79’植株受害程度重于‘云研77-4,‘云研77-4’的抗寒性强于‘热研8-79’;橡胶树幼苗不同组织器官对低温胁迫响应的敏感度不同,表现为叶片受害早于茎杆,两蓬叶稳定期的幼苗第2蓬叶耐寒性强于第1蓬叶。研究结果为橡胶树品种抗寒性鉴定及进一步研究抗寒机制提供了材料选择和低温处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204株菲律宾火焰兰(Renanthera philippinensis)组织培养衍生群体的26个主要表型性状和遗传多样性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7个外观株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5,19个花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7.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7...  相似文献   

19.
巴西橡胶树自根幼态无性系耐低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橡胶树新型种植材料——自根幼态无性系与同源老态芽接无性系的耐低温能力,本研究将1蓬叶稳定的热研7-33-97老态芽接苗和自根幼态无性系苗5 ℃低温处理后,测定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叶片受害调查。结果显示,自根幼态无性系叶片相对电导率低于老态芽接苗,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高于老态芽接苗。此外,对5 ℃处理4 d后叶片受害情况调查发现,自根幼态无性系大部分叶片未受害,而老态芽接苗叶片几乎全部干枯或脱落。因此,室内低温模拟实验表明,自根幼态无性系在耐低温能力方面较老态芽接无性系更强,这为自根幼态无性系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江淮地区是我国大豆重要产区,季节性干旱时有发生,发掘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耐旱新材料十分必要。选用210份江淮大豆育成新品种(系)及其部分亲本为材料,于2015和2016两年进行旱棚盆栽试验,以地上部干重、株高、主根长和根干重4个性状的耐旱系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对其苗期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胁迫下4个性状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株高和主根长平均分别减小54%、42%、39%和15%;方差分析显示各性状在水分处理间和材料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株高和根干重性状上基因型、水分处理和年份三因子间一级互作和二级互作效应均为极显著。地上部干重与株高、根干重间以及主根长与根干重间的耐旱系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反映指标间有内在联系;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3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3.61%,能较好地替代原有4个信息部分重叠的性状;进一步获得耐旱性综合评价D值,结合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分为强耐旱、耐旱、中度耐旱、干旱敏感、干旱强敏感5类。共鉴定出强耐旱材料5份(包括IA2077、YC4H/NN88-31//NN73-935、蒙8108、NN88-48/NN86-4和NN88-48/D76-1609)、耐旱材料57份。来自淮南和淮北地区的强耐旱或耐旱材料分别为27份(占该地区83份材料的32.53%)和19份(占该地区76份材料的25.00%)。所得结果可为大豆耐旱遗传育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