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茶树油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考察不同贮存条件和贮存时间对茶树油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油在保存过程中,主要成分4-松油醇相对比较稳定,含量变化不大。大部分单萜烯的含量呈减少趋势,减少量最大的组分是α-松油烯。而对伞花烃异于其他单萜烯,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含量增加,是增加量最大的组分。在保存过程中,茶树油单萜烯向对伞花烃、单萜醇以及单萜烯氧化产物等物质转化。因此,茶树油只能短时间保存在玻璃瓶中。  相似文献   

2.
亚麻籽油经甲酯化后,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其中α-亚麻酸进行分离纯化,以α-亚麻酸质量分数和提取率作为衡量纯化效果的指标。经单因素试验确定蒸馏温度、蒸馏压力、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的操作范围,并利用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了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即蒸馏温度90℃、蒸馏压力0.8 Pa、进料速度0.87 mL/min、刮膜转速287 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α-亚麻酸含量为81.15%,提取率为78.2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探讨其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段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叶挥发油相对得率随之降低,蒸馏2小时后,96%以上的挥发油已被蒸出,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70.537%,),α-松油醇(10.222%),柠檬烯(8.429%),α-蒎烯(3.080%),β-月桂烯(2.030%),4-松油醇(1.351%)含量变化不大。【结论】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蒸馏时间以2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4.
小蓬草精油的挥发性组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小蓬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鲜6月根、7月花和8月地上部分以及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月和10月地上部分共计5种精油,结果表明trans-α- 佛手柑油烯、(E)-β-金合欢烯和α-姜黄烯为5种精油共有成分.水蒸馏法提取的干8月和10月地上部分精油不相同的挥发性化合物大多数在各自精油中的相对含量较低.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蓬草鲜8月地上部分和水蒸馏法提取小蓬草干8月地上部分精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水蒸馏法提取室温下自然风干的干小蓬草精油更有利于得到高相对含量的柠檬烯(68.46%)和trans-α-佛手柑油烯(9.76%).水蒸馏法提取的小蓬草干地上部分精油具有开发为香料或环境友好型除草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蒸馏和贮存时间爪哇香茅得油率以及特征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对7月采集的爪哇香茅进行得油率测定,利用气相色谱(GC)对爪哇香茅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观察蒸馏和贮存时间对爪哇香茅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爪哇香茅得油率(绝干计)随着蒸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90 min之后趋向稳定,其特征组分含量在蒸馏时间60 min达到QB/T 1033-2011规定要求;当蒸馏时间为150 min时,香茅醛含量降至23.238%,明显低于QB/T 1033-2011规定要求。爪哇香茅草阴干贮存,一周之内水分明显降低,绝干得油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降低幅度较小,爪哇香茅油特征组分在贮存7 d之内变化较小,贮存第14天,香茅醛含量降为31.223%,之后呈稳定趋势,香叶醇和香茅醇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由此可见,蒸馏和贮存时间对爪哇香茅加工十分重要,厂家可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蒸馏时间和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常温条件下,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香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的香气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有机酸类、酯类和醛酮类物质的含量均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经过超高压处理后,高级醇类含量随压力的升高增加。(2)经3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增加;经500MPa以上超高压处理后,有机酸类含量减少。(3)酯类物质经500MPa以下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700MPa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增加。(4)醛酮类物质经过超高压处理后,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茶树油对莲雾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分别用浸泡法和熏蒸法处理莲雾,测定储藏后的莲雾果实品质指标,同时运用滤纸扩散法研究茶树油处理对莲雾采后致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油处理可以减缓莲雾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指数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较高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莲雾采后贮藏的保鲜品质,其中以10%茶树油浸泡和500 u L·L~(-1)熏蒸处理莲雾保鲜效果最好。同时实验证实茶树油能显著抑制莲雾果实主要致病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与棕榈疫霉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中蒸馏、水上蒸馏、水蒸气直接蒸馏和水蒸气扩散蒸馏方式提取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n]叶挥发油,比较了油樟油的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表明,采用水上蒸馏(3.83%)和水蒸气直接蒸馏(3.73%)获得的提取率较高,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水中蒸馏和扩散蒸馏的提取率(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蒸馏方式对1,8-桉叶油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对α-松油醇和γ-松油烯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水蒸气直接蒸馏所得油樟油中1,8-桉叶油素含量最高(60.10%),显著高于水蒸气扩散蒸馏和水上蒸馏(P0.05),与水中蒸馏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水蒸气直接蒸馏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油樟油提取率及主要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赵丽娟  辛广  张捷莉 《特产研究》2006,28(4):58-59,6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产自河北卢龙地区青蒿中的挥发油,测得青蒿挥发油含量为8.8%;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离鉴定和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出了23种化学组分,占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76.56%;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主要含有N,N'-双(2,6-二甲基-6-亚硝基)庚-2-烯-4-酮(37.16%)、桉叶油素(11.20%)、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4.49%)、石竹烯(4.43%)、大根香叶烯D(3.35%)等。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蕉为材料,采用涂膜法研究壳聚糖-茶树油复合保鲜液对香蕉的保鲜作用。以蒸馏水浸泡香蕉为对照,分别用一定浓度的壳聚糖、茶树油及其复合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室温贮藏期间香蕉的硬度、失质量率、腐烂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并对比不同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处理组的保鲜效果好于对照组,3个处理组中,1%壳聚糖、0.05%茶树油组成的复合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借助Aspen Plus模拟软件,采用改进基团贡献法(UNIFAC-DMD)对山苍子(Litsea cubeba)油蒸馏平衡分离柠檬醛的工艺进行了模拟计算.在考察各组分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苍子油中各组分与柠檬醛在0.24 kPa压力下的二元系统汽液相平衡图,构建了两级蒸馏分离器的工艺流程图,然后对一、二级蒸馏分离器的蒸馏压力和蒸馏温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一、二级蒸馏压力为0.24 kPa、一级蒸馏温度为50 ℃、二级蒸馏温度为58℃时,馏余物中柠檬醛含量能达到93.35%,柠檬醛的总收率为31.63%.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不同体积分数茶树油处理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割线对橡胶产量和产排胶生理特性的影响,并与体积分数为0.5%乙烯利处理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用体积分数为80%和100%茶树油涂抹割线可增加胶乳产量并使橡胶树的产排胶生理特性发生较大变化,其中镁离子和无机磷极显著增加(P<0.01),硫醇降低体积分数为100%茶树油与体积分数为0.5%乙烯利处理的增产效果相当,但前者的干胶和蔗糖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而硫醇则显著低于后者 茶树油刺激增产的机制可能有别于乙烯利刺激增产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植物精油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体外产气法分析不同添加水平的茶树油、肉桂油和丁香油对瘤胃发酵模式、发酵产气量及动力学参数和瘤胃氮代谢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1)添加各剂量的茶树油和肉桂油对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氨氮(NH3-N)浓度均有降低趋势,其中添加300和1500 mg/L肉桂油显著降低了NH3-N浓度(P<0.05).2)添加1000 mg/L的茶树油或1500 mg/L的肉桂油显著降低了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丙酸浓度(P<0.05),而50和100 mg/L茶树油处理组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300和500 mg/L的肉桂油处理组支链脂肪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3)添加100 mg/L的茶树油和丁香油均可显著提高理论最大发酵产气量(b),并且所有植物精油添加组甲烷(CH4)体积分数均有降低.添加100 mg/L的茶树油或100和300 mg/L的肉桂油有助于改善瘤胃微生物发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奶牛乳腺炎一直是奶牛养殖业和奶制品行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制约着奶业的健康发展。有效进行奶牛乳腺炎的防治,可以为奶牛的健康、生产优质乳制品提供良好保障。探究茶树油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作用效果,探索茶树油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可行性,为茶树油治疗奶牛乳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在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中分别添加50、100、200、500、1 000μg·mL-1的LPS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细胞因子表达量以及ELISA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等方法检测乳腺上皮细胞的相关指标。研究构建了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模型。在200μg·mL-1 LPS诱导12h的奶牛乳腺炎细胞模型中分别添加0.0002%、0.0004%、0.0006%、0.0008%、0.001%、0.002%、0.004%、0.006%、0.008%、0.01%的茶树油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显示100μg·mL-1的LPS攻毒情况下,细胞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活性下降情况。进一步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在诱导12h的情况下,100μg·mL-1的LPS并未出现大量的细胞凋亡,而200μg·mL-1的LPS诱导情况下约有46%左右的细胞出现了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以上结果表明:试验中,200μg·mL-1 LPS诱导12h为构建奶牛乳腺炎模型的最佳条件。添加茶树油浓度为0.0004%、0.0006%、0.0008%时细胞的凋亡比例会有所下降,其中添加茶树油浓度为0.0006%的这一组保护效果最为明显,其活细胞比例71.95%,早期凋亡细胞比例22.15%,晚期凋亡细胞比例5.11%,与未添加茶树油的乳腺炎模型组活细胞相比提高了约22%。之后对有保护效果的3组进行qPCR检测细胞因子与凋亡因子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加入茶树油的浓度上升,TNF-α表达量下调的较多,IL-6的表达量下调的较少(P<0.01),STAT1的表达量在加入0.0004%浓度茶树油时有轻微的上调,在0.0006%和0.0008%浓度时表达量略微下调,其中添加0.0006%浓度茶树油表达量最低(P<0.05)。进一步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蛋白和凋亡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3组浓度的茶树油添加组均极显著降低了NF-κB、MAPK和Caspase-3的表达量,其中,0.0006%浓度茶树油组较其余浓度组的炎症反应蛋白的表达量最低,约为空白对照组的50%(P<0.05),而这3组的凋亡反应相关蛋白表达量则几乎持平,约为空白对照组的55%(P<0.05)。【结论】茶树油对于奶牛乳腺炎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可以降低细胞凋亡比例,提高正常细胞的存活比例,并下调炎症因子与凋亡因子以及相应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茶树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茶树油在缓解痤疮方面的功效,为茶树油在抑菌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茶树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S21016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定性、定量的抗菌性研究.定性试验中,采用贴片法测定茶树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定量试验中,采用试管培养法测定茶树油对3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试...  相似文献   

16.
川西漂洗水稻土茶园茶树铁含量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在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为了弄清漂洗水稻土茶园茶树各器官在各采摘季节的铁含量及影响因素,于不同月份对四川省名山县漂洗水稻土茶园的茶树及对应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全铁含量在不同器官间存在差异,总体表现出根>叶>茎的特征,但3月份为叶>根>茎;各器官铁含量在不同月份也存在差异,根表现出9月>7月>5月>3月的趋势,茎和叶表现出9月>5月>7月>3月的趋势。各器官中,仅茶树叶的铁含量与土壤有效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活性铁外,土壤各形态铁与相应的铁转移系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H值与TFo、络合铁转移系数TFp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TF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腐殖质与茶树根、叶铁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各转移系数(除有效铁转移系数TFa)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在漂洗水稻土茶园中,茶树对铁的吸收累积不仅受土壤铁形态及其含量的影响,还受pH值、有机质和腐殖质等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铁观音、金观音茶树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铜胁迫对茶树的光合作用能力及品质指标含量的影响。光合作用能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胁迫铜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胁迫铜浓度为40 mg.L-1时,达到最大值。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胁迫铜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的品质指标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胁迫铜浓度为120 mg.L-1时,茶树叶片的茶多酚含量达到最大值。当胁迫铜浓度为40 mg.L-1时,茶树叶片的茶氨酸和咖啡碱含量达到最大值。茶树组织铜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铜胁迫浓度的增加,茶树组织中的铜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次,不同浓度铜胁迫下,茶树组织中以根部组织的铜含量最高,茎次之,根最小。可见,铜胁迫可影响茶树的生长和品质。  相似文献   

18.
茶树油对2种农业致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油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在果蔬天然保鲜杀菌剂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滤纸扩散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对香蕉炭疽菌和芒果炭疽菌的离体抑制效果。结果显示,茶树油对这2种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浓度增加,抑菌作用逐渐增强,对芒果炭疽菌和香蕉炭疽菌的EC50分别为339.13和143.10μ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茶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茶树油对水稻恶苗菌、尖孢镰刀菌和水稻纹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茶树油对3种测试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00%、0.750%和0.125%。[结论]茶树油对3种植物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为进一步开发农用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