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德新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4):58-61,F0003
通过对云南省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引种咖啡的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有案可查的史料和实地考察,朱苦拉引种咖啡的年代应该是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朱苦拉确实是云南咖啡最早的引种地之一,并在原地传承至今,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但是,也由于种种原因而静悄悄地消亡与改变,需紧急抢救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宾川县朱苦拉咖啡庄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宾川气候及朱苦拉咖啡的发展现状,从自然灾害、品牌效应、产业竞争力角度建议咖啡种植规划要合理,面积要适当控制。从旅游资源、农业基础、品牌效应3个方面明确了现代农业观光庄园建设是发展咖啡产业的康庄大道。同时提出了朱苦拉咖啡现代农庄的栽培技术措施,强调确保品种的纯洁性,使用大袋双株育苗技术,做好引水工程和标准化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吴伟  刘德波  张培毅  张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51-3452,3605
[目的]了解高黎贡山百花岭农耕区不同植被类型瓢虫的物种多样性。[方法]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农耕区农田、板栗林、核桃林和咖啡林4种植被类型上瓢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在高黎贡山百花岭农耕区共采集到瓢虫3亚科17属30种1 027头,瓢虫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板栗林、农田、核桃林和咖啡林。物种多样性在6~10月间较高但波动大,6和9月多样性最高,冬季最低。咖啡林与板栗林瓢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农田与核桃林间极相似,其余植被间中等相似。[结论]为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瓢虫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思茅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与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南岛河咖啡试验示范场,调查研究不同时间和不同微生境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的发生危害。结果表明: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危害定植后5 a以上的咖啡树。在思茅一年发生1代,幼虫期296~322 d,由于发育进度不同,世代重叠严重,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在不同微生境中,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主要分布于靠近杂木林及阳坡的咖啡地。成虫喜在温度高的中午及阳光直射的咖啡树上活动。天敌黑足举腹姬蜂(Prislauacus nigripea Kieff)寄生灭字脊虎天牛幼虫,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海南咖啡产业链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环节。咖啡是海南传统和优势的热带作物,但受着不同因素的影响,咖啡产业无法做大做强。通过对海南咖啡产业链影响分析,提出以销售和服务为主导的战略环节,不断拓宽和延伸咖啡产业链,走原产地保护和品牌化建设之路,培育"兴隆咖啡"和"福山咖啡"两大产业集群主体,大力发展咖啡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云南咖啡初加工废弃物利用及排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调研了云南咖啡植区咖啡初加工废弃物排放及综合利用情况,讨论了咖啡初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相关问题,对其综合利用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述越南咖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然后对越南咖啡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及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指出越南咖啡产业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与越南的咖啡贸易合作、提高越南咖啡在中国的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咖啡市场逐步呈现一片好景,通过了解全国的咖啡市场价格和省里的有关政策,结合泸水县的实际情况,就建设泸水县小粒咖啡种植基地的重要意义及措施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海南咖啡生产适宜的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了咖啡单作和咖啡香蕉间作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的生长量、产量、光合特性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生长量、产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均不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比咖啡单作模式下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模式下4年单位面积总投入比咖啡单作高58.5%,总收益率比咖啡单作高60.7%。咖啡香蕉间作模式在缩短投资回收期、提高产值、增加收益方面显著高于咖啡单作。  相似文献   

10.
咖啡是中国云南的重要出口创汇产业,为增加边境小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系统分析云南咖啡生产和贸易情况,详细阐述咖啡在各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中的市场开放情况,研究自贸区对云南咖啡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云南咖啡产业有效应对自贸区影响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莱芜市古树名木评价及分级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方法,全面调查了山东省莱芜市辖区内的古树名木。莱芜市共有古树名木单株116株,主要树种为国槐62株、侧柏25株、银杏9株;古树群6处共1 0264株,其中古板栗群2处8 200株、柿树群2处2 036株、梨树群1处12株、侧柏群1处16株。根据树龄、位置、姿态、生长势和保护现状,对所有古树名木进行了评价分级,分为特殊保护(一级)、重点保护(二级)和一般保护(三级),其中,古树名木单株一级51株、二级40株、三级25株,古树群一级2处4 200株,二级4处6 064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调查了循化县境内古树名木树种、数量、分布地、生长势,受损情况,保护现状。结合循化县实际,对如何加强对现有古树名木的保护修复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资料研究,分析总结深圳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形成的乡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特色,包括建设郊野公园和海岸休闲带,古树名木及风水林地的就地保护,城市公园及道路绿化中的大量选用;提出加强原生群落及古树名木保护、城市绿化建设中推广乡土植物,以及在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中"给树让路"等保护与利用乡土植物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泰山油松古树树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树名木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健康状况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的基础。选择有代表性的15株泰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古树,运用层次分析法(APH)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泰山油松古树树势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所调查的指标包括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枯死状态等4个方面共14个指标。研究表明:15株油松古树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老表征,轻度衰老古树E0051和I0001与健壮油松相比,各项指标没有明显下降;中度衰老古树D0110,E0043,G0002等树冠残缺、枝条枯死、光合能力下降;J0008,E1108,E1097和E0002树势衰老情况严重,针叶稀疏、主枝及大枝大量枯死、细胞膜透性受到损伤。根据树势的不同,对油松古树进行复壮养护处理。图1表13参30  相似文献   

15.
科学、准确地评价古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及时、合理地制定保护措施,使古树得以健康长久存活。本研究以甘肃省崇信县80株国槐古树为对象,综合遴选反映国槐古树枝梢、叶部、树干和整体状况的4个方面共15个健康评价指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确定指标权重,加权汇总得出国槐古树健康综合分值,并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健康等级。结果表明:1)用于评价国槐古树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与观测数据拟合效果良好,其适配度指数NC值为1.164,介于1~3;RMSEA为0.046,小于0.05;NFI、TLI和CFI的值分别为0.910、0.982、0.986,均大于0.9,满足国槐古树健康评价的需要。2)评价模型中,树势和顶梢枯死权重最高,均为0.078 0,而倾斜状况权重最低,为0.039 8。3)研究区内国槐古树健康状况主要有27株属于健康(占比33.75%),26株属于亚健康(占比32.5%),14株属于衰退(占比17.5%),12株属于极度衰退(占比15%),1株属于濒临枯死(占比1.25%),其中一级和二级国槐古树中多株出现明显衰退。综合而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国槐古树健康状况的方法是可行、科学、合理的,可为古树健...  相似文献   

16.
根据拙政园古树名木树体生长的现状与症状,针对性地提出古树名木监测预警保护等级标准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旨在对古树名木树体生长与症状建立系统基础资料、动态保护标准等级依据及保护措施规程,使拙政园的古树名木遗产保护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拙政园古树名木的树体症状主要是树干木质部腐蚀与腐烂,树干需技术保护的古树名木有15株,占拙政园古树名木总数的65.22%。因此,今后拙政园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首先应重点加强对树干的监测预警和相应的技术措施;其次,根据树种具体现状与症状,配合根际与根系复壮技术、树冠修剪技术、树干支撑等措施,使拙政园的古树名木得到更科学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17.
土壤的性质直接影响树木的生长,因而对它们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古树。对古树生长点的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对测试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5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14项土壤肥力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将古树生长样点划为4种不同的肥力类型,并对各土壤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郑爽  柳健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06-2907,2946
概述了云台山植物资源的特点,且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树木和古树名木作了重点介绍,并介绍了当地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与做法。最后对植物资源的生态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东莞市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莞市建成区古树名木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MapObjects组件、C#语言、Access数据库和NET开发环境等计算机技术,设计并开发了适合用户需求和贴近本行业的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古树名木属性数据的管理、空间信息的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古树名木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功能,为古树名木的管护、信息共享、数据导出、信息上报和管理决策等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