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肥料水平和肥料运筹对麦田套播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麦田套播稻高产(≥600kg/667m^2)栽培的适宜肥料水平为15kg/667m^2,肥料运筹4:6为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2.
焉者垦区具有发展春小麦高产的较大潜力,但由于种植小麦前作选择不合理,栽培品种繁杂,施肥不科学及土壤盐碱为害等因素,造成小麦单产多年来徘徊在330kg。通过多年小麦生产资料分析及具体实践,提出发展焉者垦区春小麦生产的对策:合理的轮作制度为甜菜+籽瓜+小麦(套播绿肥)+小麦(套播绿肥);适应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中低产田选用墨巴65,高产田和中产变高产田选用新春6号;垦区适宜的播量为666.7m^2(旧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高产栽培、压青及留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 L.),又名红花草、草子等,是豆科黄芪属越年生草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  相似文献   

4.
岳芹  孟银良 《小麦研究》2005,26(4):20-22
本文重点分析了稻田套播麦和麦田套播稻的技术优势,归纳总结了稻田套播麦和麦田套播稻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幼穗冻死的小麦生产潜力与高产群体再构初探──兼论稻田套播小麦冻害及其防救张洪程,戴其根,许学宏,陈庆明,张铭(扬州大学农学院)1994年麦类秋播后以及越冬阶段,我国江淮下游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温度持续偏高的情况,从1994年秋播到1995年2月上旬(约1...  相似文献   

6.
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概念、演变及发展,详细阐述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器官建成及群体生长发育特点,并就品种选用、播种技术、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促进江苏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重点介绍了江苏省近几年研究并应用的超高茬麦田套播稻、秸秆全量还田浅旋耕抛秧及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抛秧等少免耕稻作技术体系,提出了秸秆还田少免耕稻作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苏北沿海稻田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城市地处苏北黄海之滨,为江苏省油菜主产市之一,常年种植油菜11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向非农业转移,加上规模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的移栽油菜冲击很大。为此,盐城市自2000年秋播开始实施“稻田套播油菜轻型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经过近几年试验示范,不仅证明了稻田套播油菜的可行性,而且示范面积逐年扩大并形成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全市稻田套播油菜达到0.7万hm2,平均单产2512.5kg/hm2,其中射阳县原种场1.3hm2高产示范方平均单产达3048kg/hm2。  相似文献   

9.
边行效应在套播麦种繁育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超  王立抗 《种子》2002,(1):73-73,89
本研究通过对冬小麦鲁麦15号调查分析,明确了小麦边行优势的形成具有时间积累效应:(1)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边行产量优化形成的贡献呈现不均衡性,其大小为拔节-挑旗(31.2%)>挑旗-开化(22.3%)>灌浆-成熟(19.4%)>起身-拔节(11.2%);(2)小麦边行优势形成对产量构成的时间效应:拔节-挑旗为主要增穗期,挑旗-开花为重要增粒期,开花-成熟为增加粒重期;(3)套播麦种繁育田合理地开发利用小麦边行优势,达到了麦种和套种作物整体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稻田套播油菜优化农艺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套播期3个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的因素,采用二次回归近似最优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套播期对套播油菜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和频数分析,明确套播油菜的优化农艺方案.即种植密度25.65~36.30万株/hm^2,纯氮用量231.75—263.70kg/hm^2,套播期5—6d。  相似文献   

11.
稻田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套播油菜密度、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油菜只要掌握好配套技术,仍可达到与育苗移栽相当的产量水平,而且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经济效益较高。在江苏扬州地区适宜的播种期为10月1日前后,密度以30.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种植抗逆应变技术调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秸秆全量还田应变技术、直播稻应变技术和稻田套播小麦应变技术;同时分析了不同地区稻麦生育期间常遇的不利气象条件及灾害,初步提出全省三大生态区稻麦周年种植防灾减灾技术,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概念、演变及发展 ,详细阐述了超高茬麦田套播水稻器官建成及群体生长发育特点 ,并就品种选用、播种技术、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环节介绍了超高茬麦田套播稻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抗赤霉病新品种宁麦资1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省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共同选育。2018年12月1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80002)。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赤霉病(严重度1.05-1.26)。经2019年-2021年生产示范推广,综合表现抗病性强,分蘖性好,高产稳产,抗倒性好,适合江苏淮南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稻田套播和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16.
太湖稻区超高茬麦(油)田套稻主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麦(油)田留高茬套播水稻试验、示范数据的分析,指出套播稻的主要特点为生育期适宜,分蘖起步早,高峰苗、结实率、千粒重高,穗型小,成穗率偏低。省工节本(省工节本100元/667m^2左右),且生态效益显著,并提出了超高茬麦田套稻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扬麦158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周长军严功林陈国庆(江苏省扬州市郊区农业局225002)(汤汪乡人民政府225004)扬麦15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麦4号×ST1472/506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8.
高产小麦综合防倒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产小麦综合防倒技术袁秋勇,李庚生,马谈斌,王汝利,罗列,候勇(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江苏省泰兴市农业局225400)自八十年代初我市470多万亩小麦单产突破300公斤以来,随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倒伏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江苏省如皋市将于10月28日举办中国(如皋)第六届花木盆景艺术节,艺术节期间还将举行东方盆景园(江苏盆景博物馆)开园(馆)仪式、江苏省第十六届盆景评比展览会、“如派盆景”蟠扎大赛三项活动。  相似文献   

20.
徐龙  周春和 《耕作与栽培》1994,(6):17-18,25
小麦塑盘育苗抛栽技术试验徐龙(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局)226600周春和(江苏省农林厅)为探索小麦新的种植方式,江苏省农林厅于1992~1993年在全省布点试验探索小麦塑盘育苗抛栽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海安县在海南乡江河村一组进行的小麦塑盘育苗抛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