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动力2003是一种微量元素螯合液,试验表明,1000倍植物动力2003喷施蔺草后,具有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秧苗素质、增加草茎分蘖、改善草茎性状、提高蔺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且喷施2次比喷施1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用0.15%芸苔素内酯乳油5000倍液喷施蔺草冈山三号,结果表明,蔺草茎蘖数和长草比例明显增加,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植物动力 2 0 0 3是一种微量元素螯合液。试验表明 ,10 0 0倍植物动力 2 0 0 3喷施蔺草后 ,具有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秧苗素质、增加草茎分蘖、改善草茎性状、提高蔺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且喷施 2次比喷施 1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用 0 .1 5 %芸苔素内酯乳油 5 0 0 0倍液喷施蔺草冈山三号 ,结果表明 ,蔺草茎蘖数和长草比例明显增加 ,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辐照处理对蔺草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以500、1000、1500和2000Gy的60Coγ射线处理不同蔺草品种成熟干种子,并将其培养成实生苗,进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检测,观察蔺草苗期的生长状况,从而研究不同辐射剂量对蔺草苗期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确定蔺草的适宜辐射诱变剂量,为下一步开展蔺草品种诱变改良奠定基础。结果发现,CK(对照组)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大大高于同等条件下培养的的辐射处理组。表明辐照会影响蔺草的根系活力、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表明,500Gy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CK和其他辐射处理组。从蔺草苗期的生长状况来看,随着辐剂量的增加,草茎长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由此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辐射处理可促进蔺草苗期的生长,500Gy是较适宜的处理剂量。  相似文献   

6.
陈继华  王巨飞  陆正松  吴德具 《土壤》2007,39(2):325-327
分别进行有机型蔺草专用肥和无机型蔺草专用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型蔺草专用肥作蔺草种植前的基肥和早期追期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蔺草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采用无机型蔺草专用肥作蔺草的中后期追肥较普通复合肥而言,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蔺草加工过程中粉尘污染产生源头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拔草工序为产生粉尘量最多的一个环节。对染土改性、改变固色工艺、改进除尘设备3种控制粉尘污染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通过对蔺草固色用染土进行改性,结合布置合理的除尘设施,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固色工艺的基础上,使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对蔺草固色机理研究的深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采用无染土、纯天然固色工艺将是控制蔺草加工过程粉尘污染的最佳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16个蔺草品种实生苗和4个蔺草品种组培苗为材料,探讨了CTAB改良法与DNA试剂盒法对蔺草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同一品种而言,CTAB改良法提取获得的DNA A260nm和OD值远低于试剂盒提取法,前者的DNA浓度仅为0.65~4.90μg/ml,而后者则为5.10~32.80μg/ml,后者为前者的1.6~21.2倍。这表明试剂盒提取法更适合于蔺草基因组DNA的提取。试验还发现提取材料对基因组DNA的质量有显著影响,蔺草组培苗优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9.
眉山市是全国第二、西部唯一的蔺草基地,年种植面积约0.1万公顷,收割干草近1 000万千克。通过对蔺草各个生长阶段的观测发现,灾害性天气对蔺草有明显影响。移栽初期若遇连续性强霜冻,会造成蔺草根系冻死;生长初期的连续性低温阴雨,会造成蔺草茎苗冻死,茎蘖不足,严重缺苗,直接影响收成。通过对比观测发现:干旱会造成蔺草直径减小,高度降低,品质变差;高温会造成蔺草着花率偏高,品质变次。此外,分析了蔺草种植期间所遇灾害天气的气候概率及一些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岗山3号"蔺草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D浓度为2.0mg/L,6-BA浓度为0.5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74.7%;在IAA浓度为0.5mg/L,KT浓度为2.0mg/L时,蔺草种子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为83.3%;IAA与KT的比值对再生芽和再生根形态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蔺草茬能够提高土壤的透气性,腐烂后还能够为水稻供给必需的营养成分,从而有效提高了当地水稻种植的产量。从蔺草茬晚稻免耕撒直播栽培技术的优势入手,对蔺草茬晚稻免耕撒直播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植物在东北黑土地区农田浅沟中的水土保持效果,建立裸坡(LP)和种植有紫花苜蓿(V1)和马蔺草(V2) 2种植物的坡面浅沟模型,通过在浅沟内模拟上方汇水,进行不同植物覆盖下的浅沟坡面水力侵蚀试验,分析产流产沙特征及水动力学参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相同流量下产流时间为裸坡<紫花苜蓿<马蔺草,产流时间延长,下渗量明显增大,紫花苜蓿(61%)的减沙效果显著优于马蔺草(29%),但紫花苜蓿(33%)减流效果弱于马蔺草(38%)。(2)相同流量下,紫花苜蓿的水力摩擦系数(f)(2.3)高于马蔺草(0.8),同时紫花苜蓿的平均流速(u)略低于马蔺草,弗劳德数(Fr)表现为紫花苜蓿<马蔺草,平均雷诺数(Re)表现为紫花苜蓿<马蔺草,整体表现为紊流。(3)通过拟合函数分析,3组处理下雷诺数与流速和摩擦系数呈正相关,但函数关系略有差别;弗劳德数与摩擦系数呈负相关,均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产流率和产沙率的降低归因于植被覆盖增大径流受到的摩擦力,同时提高径流入渗率,并且紫花苜蓿的减流减沙效果优于马蔺草;随着流量增大,马蔺草...  相似文献   

13.
沙打旺形态指数与产草量及水肥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重,茎重,叶茎比及株高是沙打旺重要的形态学指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这些形态学指数量草量的关系,并分析了水肥对这些形态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叶重增加产草量呈幂函数提高,茎重与产草量呈正比关系,随产量量提高叶茎比按负函数降低,株高随时间变化呈逻辑斯谛曲线,水肥对沙打旺株高,茎重及叶重呈显正效,尤以水分效应显。  相似文献   

14.
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生姜植株的生长,使茎秆变粗,分枝数增多,茎叶生长量提高,产量增加。同等养分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生姜植株的茎粗、分枝数分别比纯施化肥处理增加13.6%和18.58%,茎、叶鲜重分别增加16.67%和32.52%,产量提高23.46%;等养分的普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生姜长势也优于纯化肥处理,虽然其产量达60192kg/hm^2,较纯施化肥增加12.63%,但却比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生姜产量低8.77%。不仅如此,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改善生姜品质,提高根茎干物质和挥发油等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5.
氮、磷肥对杉木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 磷肥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磷可促进杉木幼苗植株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增加,并影响叶、 茎、 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氮、 磷处理幼苗叶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45% 以上, 施氮反而降低杉木叶、 茎、 根的生物量; 施氮显著增加根和叶的氮含量,而显著降低根和叶的磷含量,对茎的氮、 磷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施磷显著降低叶、 茎、 根的氮含量,叶、 茎、 根的磷含量随供磷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氮磷配施显著影响叶、 茎、 根的氮、 磷含量和氮、 磷累积量。叶片是主要的氮、 磷养分存储器官。氮(或磷)水平的增加可降低杉木幼苗的磷(或氮)利用效率,提高氮(或磷)的利用效率; 氮、 磷肥显著影响杉木幼苗叶、 茎、 根的N/P比。研究结果说明,氮、 磷肥增加了杉木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和氮、 磷含量,影响了幼苗的养分分配和营养平衡。  相似文献   

16.
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扁穗牛鞭草在不施肥条件下的生物量、生长因子以及对土壤pH值、有机质、全量元素、水解N、有效P和速效K等测定,了解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增加,生物量显著降低,年均下降50.41%。株高和茎粗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茎长有升有降。而密度增加,年均上升13.74%。土壤pH略有下降,表层土壤有机质、全量元素、水解N、有效P和速效K均表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水解N、有效P和速效K等土壤有效养分降幅明显,年均分别下降26.73%,23.71%和7.31%,引起地力衰退,供肥力降低,导致生产力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选用月季盆栽试验,以等养分水溶肥料、5-氨基乙酰丙酸盐溶液和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为试验材料,用清水做对照,研究了三者对月季生长、开花及植株体内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更有利于月季花、茎、叶的生长,有利于促进月季开花率的增加和花色的改善;5-氨基乙酰丙酸有利于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叶绿素总量增加6.6%,而等养分水溶肥料使单位叶绿素含量降低;等养分水溶肥料较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更有利于月季植株体内N、P、K浓度的增加;3种试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月季单株体内N、P、K的含量,特别是含5-氨基乙酰丙酸等养分水溶肥料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对单株月季体内NPK总含量的增加值达43.5%。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还林植被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能,通过分析降雨、地表径流、径流养分浓度和径流养分流失量得出:竹+草植被恢复模式在退耕3年后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侵蚀性降雨量及其降雨场次也明显少于农耕地,退耕地地表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养分流失浓度也有所降低;幼龄桦木+牛鞭草植被系统功能表现不如竹+牛鞭草模式明显,需进一步加强林木培育管理;低径流量中径流的养分浓度大,应注意土壤系统结构培育和优化,尽量减少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19.
果园覆草技术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果园多年连续覆草对果园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果树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覆草使土壤酶活性成倍增加,速效养分迅速增加,土壤容重降低,果树生长量增加,并且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果园覆草适宜时间和方法,针对覆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护坡效果好的植物,在试验区坡面种植了4种灌木与4种草本植物,观测分析了其护坡的水文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的根、茎、叶随着其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从试验区灌、草植物护坡的水文效应来看,灌木以四翅滨藜表现最强,草本以芨芨草表现最强,二者的株高、分枝数(或分蘖数)、覆盖面积在年度间的增加幅度均比其他同类植物显著;灌、草植物的根、茎、叶具有较强的水文互补效应,在试验区及与其环境条件相同的边坡,采用四翅滨藜+芨芨草+细茎冰草和四翅滨藜+赖草+披碱草护坡,其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