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合优质水稻品种松粳10号的特征特性,阐述了松粳10号的栽培技术,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期实现松粳10号在生产上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10年前在以色列见识了滴灌施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但由于自身缺乏实践,对该技术只是一些概念和表观的理解。经过近10年的应用和研究,我对这套技术的认识已经深入而全面。近期,受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邀请,我考察了以色列灌溉设备、液体肥料的生产、田间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以及果树生产现状。(一)耐特菲姆的滴灌设备以色列是滴灌技术的发明者,也是滴灌设备最大的生产商。耐特菲姆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滴灌设备生产厂,目前在全球拥有10个生产基地。耐特菲姆公司最早的生产地点,也是最大的一个工厂位于南部沙漠边缘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P2.1工具对海南省10个市县2012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定量对10个市县农业生产效率分析,阐述了2012年海南省农业生产效率情况。以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前,铝、铝合金制品大量进入生产、生活领域,铝制品一旦损坏很难修补。因此,生产铝、铝合金制品焊料投入市场,很受欢迎。现将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配比(重量份) 氧化锌10,硫酸钡10,氯化锡10,锡40,锌20,铝10,硫酸铝钾(明矾)少量。  相似文献   

5.
种子生产技术作为种业的上游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 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的价值几何?杜邦的一项玉米种子生产专利可以使其10亿美金的种子生产成本降低10%,1亿美金每年,这个数字足以告知我们价值的巨大.  相似文献   

6.
<正>种子生产技术作为种业的上游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的价值几何?杜邦的一项玉米种子生产专利可以使其10亿美金的种子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7.
王守卿 《北京农业》2009,(12):44-44
<正>种子生产技术作为种业的上游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的价值几何?杜邦的一项玉米种子生产专利可以使其10亿美金的种子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种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技术的研究,阐述了镇稻10号旱直播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9.
信阳茶叶优质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信阳茶叶生产近10多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重点研究、示范推广了茶树良种;立体生态茶园栽培;改进传统栽培技术,提高春茶产量和比重;传统名茶信阳毛尖炒制技术,扩大信阳毛尖产区和生产规模研制开发生产新名茶;名优茶机械化加工;低温冷藏及真空、充氮、除氧包装保鲜技术等茶叶优质、高产、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介绍海南芒果反季节生产近10年来出现的问题及药害,指出芒果反季节生产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预防药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稻草栽培巴氏菇(Agaricusblazei Murrill)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稻草栽培巴氏菇的技术。通过组织分离法培养种菌 ;用大麦粒制作栽培菌种 ;用稻草、米糠、鸡粪和其它配料做栽培料 ,堆积发酵。堆高 1.50 m,宽 2 m,长度不限 ,每 2 d翻堆 1次 ,共翻 4~ 5次 ;栽培料装入栽培床的厚度为 2 0 cm,其含水率为 6 0 %~ 6 5% ;料温 2 5℃播种 ,用量 3~ 5瓶 / m2 ;8~ 10 d后覆上消毒的稻田土 3~ 4 cm;4周后出菇 ;栽培料的 p H值 6 .5~7.0 ;出菇相对湿度为 90 %~ 95% ;采菇时洗净菇柄基部的泥土 ,纵切后以 6 0℃烘干 ;产量为 1kg/m2 。栽培料发酵与栽培时保温、保湿与适当通风的条件 ,是栽培巴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旱地中采用周年覆盖栽培技术 (秋覆膜 ) ,对汛期降水蒸发的抑制率可达 3 0 %~ 5 0 %,比春覆膜 (对照 )多保蓄 3 172mm/hm2 以上的降水 ;秋覆膜的垄与麦沟形成微型集雨区 ,降水易向沟内径流 ,可多聚水 15 0 0mm/hm2 以上 ,两者合计多蓄水 4672mm/hm2 以上。冬春两季 0~ 10cm地积温 ,垄上与垄底分别增加约 40 0℃和 2 0 0℃。土壤内各种微生物增加 0 .66~ 1.2倍 ,土壤总孔隙度提高 4.5 1%,速效N、P2 O5 、K2 O含量分别增加 5 .88%、2 4.69%、10 .3 1%。旱地冬小麦增产 2 5 .5 %~ 40 .3 %。  相似文献   

13.
在盐碱地上成功试种火龙果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测土配方、滴灌等技术施用不同肥料,探讨对火龙果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后,新植树在种植后18~40 d其枝梢长度增幅达1.12~1.32倍,并促进二年生火龙果的果实提早成熟,提高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1.50个百分点,为今后综合利用盐碱地和高产优质栽培火龙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农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氮磷含量的影响,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嘉兴市水稻田、菜地、果园、畜禽养殖、农村庭院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氮、磷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TN、TP、Olsen P含量均呈自上层向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 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显著,而40~80 cm土层土壤TN含量差异不大.(3)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80 cm各土层土壤TP、Olsen P含量的差异均显著.在0~80 cm土壤剖面中,养殖场、庭院、果园、菜地土壤T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4.0、2.1、1.9、1.8倍;土壤Olsen P平均含量分别为水田土壤的35.5、10.6、10.0、4.4倍.  相似文献   

15.
氯吡脲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消解动态与残留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氯吡脲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氯毗脲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9%-91.3%和85.2%~94.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2.2%和0.9%-2.7%。氯吡脲的最低检出量为2×10^30g,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氯吡脲在猕猴桃和土中的消解动态与最终残留显示,氯吡脲在猕猴桃中的半衰期为4.8—8.4d,在土中的半衰期为8.8~12.7d,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以有效成分20-30mg/kg蘸猕猴桃幼果1次,药后30d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留量未超过0.04mc/kg(MRL值),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如何在不影响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延长毛叶枣鲜果的贮藏期,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程度。[方法]分别使用植酸、柠檬酸2、0%井冈霉素、氯化钙、50%多菌灵、鲜枣专用保鲜剂处理毛叶枣鲜果,研究在室温和4℃冷库保存(鲜枣贮藏保鲜剂除外)的效果。[结果]在室温下贮藏期10 d,果皮皱缩,果肉变软,且部分水果已腐烂。在4℃的条件下,贮藏10 d后,毛叶枣的好果率达100%,贮藏15 d后,好果率仍达70%;当4℃低温与2%氯化钙、0.2%植酸+微量柠檬酸、0.5%植酸+0.2 g/L井冈霉素0、.25 g/L多菌灵等试剂结合应用时,与不加试剂的处理相比,这种综合技术可提高防效50%~250%,延长保鲜期5~7 d。[结论]低温与植酸等试剂结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毛叶枣的健果率及延长保鲜期、保持果表色泽和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结果表明 ,在整个果树生长期内 ,覆盖可明显增加各土层中细菌的数量 ,0~ 2 0 土层中 ,年平均细菌数量 ,增加 82 1 2 % ;2 0~ 40 土层中增加 2 33 6 9% ,40~ 6 0 土层中增加 1 4 4 80 %。不同土层细菌数量年变化曲线 ,无论覆盖与对照 ,均呈单峰曲线变化 ,高峰出现在 8月  相似文献   

18.
针对衢县柑生产中果形偏小、品质欠佳和商品率低等问题, 经大面积推广疏株、疏大枝、疏果、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三疏一改)和果品贮藏保鲜技术后表明:实施以三疏 一改 为核心的低改技术, 基地平均产量超过45 thm-2 , 特级和一级果率由实施前的30 %提高到78 %, 增加160 %, 二级和三级果明显减小;年增收0.26 万~ 1.88 万元hm-2 , 投产比达1∶4 ~ 6 。推广万利得贮藏保鲜技术, 果品保鲜时间达3 ~ 4 个月, 好果率提高3.4 %,衢县柑有95 %果品实施贮藏保鲜, 减少了损耗。推广三疏一改 和保鲜技术,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表5 参5  相似文献   

19.
赣南脐橙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分需求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大田相对自然状态下,对赣南脐橙进行了不同生长时期的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赣南脐橙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赣南脐橙在萌芽期、枝梢生长期、开花期和果实生长期的最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6%、10.6%、7.1%~10.6%和10.6%~14.1%,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41.7%、41.7%、28.0%~41.7%和41.7%~55.5%。  相似文献   

20.
大山楂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能耐水涝5~7d以上,还耐pH=8.75~9.02,返碱重,土壤含Na_2CO_3和NaHCO_3表层为0.015%~0.250%及下层为0.0028%~0.0081%的条件,在同一条件下山楂在生长、结果等方面均较正常,更好于苹果和梨.在pH=8.75~9.02条件下,pH8.75的地块生长结果等方面又明显好于pH9.02的地块,在此条件下,如果光照不足,则生长结果等表现不良,其不良作用大于土壤不良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