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16%氯啶菌酯·氟环唑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药450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雾,末次药后7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3%,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5.0%;末次药后14 d,对小麦白粉病的平均防效88.5%,锈病的平均防效在93.0%;增产效果显著,且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30%氰烯菌酯·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30%氰烯菌酯·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锈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小麦安全性评价,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以扬辐麦4号小麦为材料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氰烯菌酯·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用量以有效成分292.5~360.0 g/hm~2为宜,建议在小麦锈病发病初期用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进行田间评价。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制剂量525-600ml/hm2的处理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制剂量400ml/hm2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制剂量279ml/hm2的处理防效,且差异极显著。表明30%戊唑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锈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防治小麦锈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30%醚菌酯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进行田间评价。结果表明,供试药剂30%醚菌酯悬浮剂处理防效高于对照的处理防效,且差异极显著。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对小麦锈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15%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15%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最佳使用剂量,进行了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悬浮剂135 g/hm~2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始盛期第1次用药,间隔7~10 d进行第2次用药,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92.98%,高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20%三唑酮乳油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经济的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油悬浮剂、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75%丙硫菌唑干悬浮剂、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于小麦扬花初期、扬花盛期各喷施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和病穗率防效均在65%以上。同时发现,丙硫菌唑及带有戊唑醇的复配剂对锈病的防效较好,而单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等药剂对小麦锈病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选择防治道真县洛党参锈病的最佳药剂,进行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艾奇30%氟环唑悬浮剂、粉唑醇悬浮剂和吡唑醚菌酯4种药剂对洛党参锈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粉锈醇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达1.32;其次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率为1.27。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对小麦穗期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和对小麦毒素含量的影响以及保产效果,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6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80%以上;32%丙硫·氟啶胺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久期长,药后21 d防效均在90%以上。这3个处理小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分别较清水对照下降91.01%、88.34%、93.16%,产量分别增加40.41%、50.21%、70.11%,是小麦病害防控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9.
430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开展了430g/L戊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锈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用量112.9、129g.a.i/hm2,第二次药后10d对小麦锈病的防效分别为95.7%、98.47%,优于、极显著优于20%三唑酮EC的防效,且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杀菌剂氯啶菌酯及其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啶菌酯(试验代号:SYP-7017)是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化学名称N-甲氧基-N-[2-[[(3,5,6-三氯吡啶-2-基)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PCT专利授权,目前生产的制剂为15%氯啶菌酯乳油。氯啶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杀菌剂,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对由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小麦白粉病、稻瘟病、稻曲病、瓜类白粉病、番茄白粉病、苹果锈病、西瓜炭疽病、花卉白粉病等多种病害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田间应用中对供试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控制小麦白粉病危害,试验选用4种药剂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用量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氯啶菌酯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较佳;15%氯啶菌酯乳油2种剂量对小麦白粉病防治效果相近;小麦施药后,没有发现药害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田间药剂试验,明确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对水稻稻瘟病进行防治.[结果]药后14 d,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25 g a.i/hm2和25;咪鲜胺乳油270 ga.i/hm2防效分别为65.84;和62.61;,显著高于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67.5 g a.i/hm2的防效,与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12.5 g a.i/hm2、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7.5 g a.i/hm2、30;醚菌酯悬浮剂270 g a.i/hm2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25 g a.i/hm2、25;咪鲜胺乳油270 g a.i/hm2、30;醚菌酯悬浮剂270 g a.i/hm2和15;氯啶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7.5 g a.i/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适宜药剂,明确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2015年在浙江省嘉善县进行了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mL/hm~2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对水稻纹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兼具速效性和持效性,持效期长达20d以上,在生产上建议在水稻分蘖末期、纹枯病发生初期应用。15%氯啶·戊唑醇悬浮剂900mL/hm~2速效性不佳,但持效性与48%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0mL/hm~2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g/hm~2相当,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14.
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己唑醇悬浮剂防治小麦条锈病开展了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条锈病发生初期使用剂量为31.5-40.4 g/hm2进行叶面喷雾,对水450 L/hm2,对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0%己唑醇悬浮剂31.5-40.4 g/hm2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产量指标均优于对照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己唑醇悬浮剂可在青海春小麦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丙硫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就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20%丙硫菌唑+20%戊唑醇)悬浮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40 g·hm-2在扬麦15和镇麦12上病穗防效分别为95.6%和96.0%,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202.5 g·hm-2在扬麦15和镇麦12上病穗防效分别为88.9%和80.0%。丙硫菌唑和戊唑醇复配对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协同相加作用。建议在生产上,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轮换施用。  相似文献   

16.
贾云鹤  张扬  李宏伟  周飞  郑斐 《安徽农业科学》2023,(14):136-138+200
[目的]比较氯氟醚菌唑和丙硫菌唑的杀菌谱。[方法]室内生测试验(叶片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盆栽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与对照药剂相比,丙硫菌唑对大豆锈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白粉病菌和黄瓜炭疽病菌具有较好的室内活性,其EC90分别为0.647 1、7.088 4、9.600 7、30.617 1、34.021 7和39.110 1 mg/L,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炭疽病菌、黄瓜白粉病菌和大豆锈病菌的活性优于氯氟醚菌唑;氯氟醚菌唑对小麦白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大豆锈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室内活性,EC90分别为3.210 6、3.536 1、24.498 2、46.005 2和52.074 3 mg/L。其中对小麦白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黄瓜灰霉病菌的活性优于丙硫菌唑。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80 g/L丙硫菌唑悬浮剂在135和200 g/hm2试验剂量下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均优于同等施药剂量下10%氯氟醚菌唑悬浮剂的防效;480 g/L丙硫菌唑悬浮剂在150 m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比4种新型杀菌剂防治烟草赤星病的效果。结果表明,24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乳油、42.4%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等4种药剂防效均高于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其中400 g/L氯氟醚菌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效最好,可达85.60%。为避免烟叶农残超标,可选用以上4种药剂交替使用防治烟草赤星病。  相似文献   

18.
定西市独活锈病由南布病锈菌(Puccinia nanbuana Hennings)引起,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之一,适宜条件下暴发流行,为害十分严重。试验表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防效均在80%以上,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小麦病害控害提质配方,使用50%戊唑·百菌清悬浮剂、42%戊唑·百菌清悬浮剂、30%丙硫菌唑悬浮剂等进行小麦穗期锈病、白粉病、赤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0%戊唑·百菌清(含高效助剂)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其对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的综合防效优异,且持效期长,是小麦病害控害提质的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农药桶混助剂在小麦赤霉病农药减量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2种桶混助剂分别与多菌灵和氰烯菌酯组合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激健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减量20%~30%,也可显著增加生物药剂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新高脂膜的应用可实现40%多菌灵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减量2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