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杉木优良基因资源收集信息管理及其推广应用是集杉木育种程序中硬软件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广泛收集杉木基因资源。扩大杉木育种的遗传基础;2、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对贵州杉木中心产区不同水系的群体和个体进行同功酶分析,为基因收集提供理论依据;3、建立林木育种资源、资料信息管理与数据处理系统(yz/yc系统);4、对收集的杉木基因资源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利用,从宏观体现当代育种效果。研究结果为:1、在杉术分布区内收集杉木优良基因资源(优树)1280个,建立基因资源收集区20ha:2、通过对清水江和都柳江二个水系5个群体二个酶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杉木群体遗传组成中约有77%的基因位点为多态,每个位点上平均有2个等位基因,2个水系的群体内存在相当程度的近亲交配。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095,2个水系的群体间具有相当程度的遗传相似性。群体间的基因分化平均值为0.11,大约90%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的单株问。3、建立了完整的杉木育种资源.资料信息贮存与处理系统(yz/yc系统),系统内容丰富,功能性强,涉及到目前林水育种和数量遗传研究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善了林木基因资源的管理和数据处理的现状。4、对所收集的杉术优良基因资源结合生产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利用,推广面积达9151.7ha.1~4年生的生长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杉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我国杉木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以期推动杉木良种化的进程。建议今后在杉木的遗传育种方面加强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杉木制浆造纸纤维用材育种研究,杉木装饰用材育种研究,杉木营养遗传育种研究,杉木种子园技术及优良材料的区域试验,杉木优良种质基因资源选择收集和第3代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全双列杂交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以期为杉木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少数几个系的杂交种子园提供亲本材料。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系统地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的遗传变异性大小:通常杉木研究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和窄的变异性;生长与形质性状间具有复杂的遗传相关。构建主成分选择指数,配合力分析揭示杉木主成分指数,这一综合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是非加性基因效应超过了加性基因效应,虽然加性基因效应也有一定作用;最后评选出4个优良的杂交组合和3个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鉴于杉木全双列杂交试验的遗传分析,特别是主成分指数的配合力结果,揭示选用经过单亲和双亲测定与评选的亲本,再进行双列杂交试验时,非加性遗传方差会大大超过加性方差;杉木应以杂交育种的方式进行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种子园来利用杉木多性状遗传改良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粤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栽培区优良杉木二代家系,为高世代育种准备优 良遗传材料,对 15 a 生的杉木二代家系测定林进行生长调查,检测数据满足方差齐性,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家系与重复互作效应不显著,家系效应差异显著。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家 系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 0.186 和 0.028、 0.252 和 0.046、 0.274 和 0.048。以“先开展优良家系选择,再选 出优良家系中的最优单株”的选择途径,选出优良家系 4 个,优良单株 7 个,并进行收集保存,观察确 定是优良材料后可补充杉木遗传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5.
石榴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作为整个石榴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将为石榴良种选育、遗传学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石榴种质创新提供丰富的遗传材料。本文介绍了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现状,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种子园在林木良种化推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广东省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营建技 术包括亲本选择和建园创新技术等进行概述,如亲本选择策略与标准、秋季嫁接方法、缩短种子园建园 时间的方法。同时简述了第二代改良种子园建园技术应用成效。其中,乐昌市龙山林场杉木第二代改良 种子园产量较为突出,可达 187.50 kg/hm2 ,种子质量可达到 GB 7908—1999 杉木种子质量分级 I 级水平。 此外,小坑林场第二代改良种子园子代早期生长(3 a 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为 4.0 m、4.5 cm,增 益分别达 21.2%、40.6%。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杉木育种战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国内杉木良种繁育研究概况,总结了福建省杉木良种繁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的目标和推广区域,详细阐述了福建省杉木育种研究的战略思路.今后福建在杉木的良种繁育研究方面应重点抓好:现有遗传测定林的综合评价和利用,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杂交制种、测定和高世代种子园建设,优良无性系选育和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子育种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老杉木基因库的营建与管理技术 ,对从福建、贵州、浙江、湖南 4个省 17个县 (市 )收集到 2 5株老杉木的种质基因资源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老杉木基因库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省杉木遗传改良协作组从省外地区引进的系列杉木家系在粤北地区的早期(1.5年生、2.5年生)生长表现(树高/胸径)进行测定分析发现,各引种家系尤其是家系内单株早期生长表现存在较大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引进的杉木第3代家系大部分(91.3%)表现优异,与广东杉木2.5代种子园子代早期生长相当甚至更好,引进的江西陈山红心杉与广西杉木家系各有11个家系表现较理想。经初步选择,共有145个优良家系优良单株可作为广东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补充资源的候选来源。  相似文献   

10.
杉木初级无性系嫁接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树木遗传改良工作,已成为森林集约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树木遗传品质改良来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是现代营林重大改革措施。因此,国内外已把良种看作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地区是杉木历史中心产区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选择、改良并加以利用建立杉木种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杉木优良无性系定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初级种子园杂交组合全同胞测定和自由授粉半同胞测定,对杉木优良无性系(二代优树)选择方法、亲本来源及遗传特性进行研究,评选出40个优良无性系于2010年9月通过湖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并颁发林木良种证书.该批无性系根据其遗传特性划分为少节(无节)材、红心材、密植材、瘠薄地造林材和开花结实性能优5个类型,已在...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福建省顺昌埔上国有林场和邵武故县国有林场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建立技术和管理技术措施。通过4 a的实施,埔上国有林场和故县国有林场分别建成了面积为7 hm2和8 hm2的马尾松第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埔上国有林场建园的103个无性系嫁接后2.5 a平均抽高达184.8 cm,平均嫁接保存率达73.03%,长势良好;故县国有林场建园的97个无性系嫁接后1 a平均抽高达60.9 cm,平均嫁接保存率达94.0%,长势良好。文中还对今后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罗田垂枝杉是湖北省特有的速生优质用材树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保证子代优良性状遗传的稳定性,笔者通过对湖北省红安县老君山林场罗田垂枝杉种子园的子代林遗传特性和遗传增益的研究,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子代林所具有的冠幅小、生长快、干形通直圆满等优良特性都能够稳定遗传;罗田垂枝杉适宜较高密度造林,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升,增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遗传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来自广东省龙山林场杉木第二代种子园的39个自由授粉家系参加了1998年多点子代测定和2001年单点子代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1年生子代测定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在家系和地点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8年生子代测定林生长性状的差异较小;家系平均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0.24、0.26、0.30,主要生长性状受中等偏下的遗传力控制;第二代种子园材积遗传增益在1.88%~5.85%.其遗传增益和现实增产效果高于1.5代种子园,也高于初级种子园。对11年生多点子代测定林家系进行了丰产稳定性分析,选择出广谱丰产稳定家系5、8、17、19、23、26、28号,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提高3.39%;丰产家系3、7、15、21号和家系20、22、25号,分别适合龙山林场和曲江林场及相似立地条件地区限制性推广利用,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9.91%和4.89%;8年生单点子代测定林,以单株材积高于群体均值作为入选标准,有1、2、4、6、7、8、10、11、12、14、15、19等12个家系入选,平均单株材积比群体均值提高6.76%。  相似文献   

15.
以沙县官庄国有林场22年生的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对220个无性系进行系统测定,探讨了无性系生长、形质和结实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形质性状和结实性状在无性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无性系的重复力值均较大;从220个无性系中综合筛选出丁74等35个优良无性系,各优良无性系生长量大、结实性状良好,22年生时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值分别高达17.56 m、33.60 cm和0.803 35 m3,分别大于种子园中调查的220个无性系平均值的20.36%、17.73%和57.32%,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用作高世代种子园建园材料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单亲子代测定及联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80个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单亲子代家系在福建省卫闽国有林场营建子代测定林,对连续5 a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各年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遗传参数估值表明,除冠幅外的其它生长性状均受到中度的遗传控制。利用试验林3年生和5年生时的树高、胸径、材积构建指数选择方程组对参试子代进行联合选择,评选出甲2、戊1、丁96等8个优良家系及这些家系内的I1、I2、I3等15个优良个体;评选出的优良家系5年生时树高、胸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61%、6.39%和16.98%,优良个体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比群体均值分别大29.41%、76.39%和231.77%;研究结果还表明丁65、乙22、丁32等7个家系生长表现极差,应予以淘汰。  相似文献   

17.
杉木第三代优树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杉木二代种子园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杉木第三代优树的选优区域和选优林分。提出了优树的选择优方法和步骤,并相应制定出优树树干、树皮、侧枝、结实等形质标准,优树分树龄、密度的绝对生长量标准和相对生长量标准。同时,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育种群体的组成及建园时无性系配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种子园营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宜昌市林科所营建马尾松种子园20hm~2。其中无性系园(马尾松一代重建嫁接种子园)13.333 hm~2,共收集154个经过子代鉴定、遗传增益大于10%的优良无性系;实生苗种子园6.667 hm~2,于枝城市、远安县、咸丰县等马尾松优良种源区选择优树145株,选用了120个优树家系苗。建园中采用了圃地小砧嫩枝诱根嫁接、一次性定植、计算机软件(SODP)优化排列设计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9.
柳杉第2代种子园亲本幼林期变异规律与初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营建的柳杉第2代无性系种子园1年生亲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嫁接保存率达96.3%;建园亲本的抽高和接穗直径等性状在无性系和重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无性系的重复力较大,抽高、接穗直径的重复力分别达0.829和0.653。以生长性状为主要指标,兼顾病害情况,初步综合筛选出25个优良无性系,其综合性状表现优异,是非常宝贵的柳杉种质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0.
横畈林场杉木1.5代种子园1985年嫁接建成,由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1991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105kg,球果出籽率5.7%,进入盛果期的1995年平均每公顷产种子241.5kg,球果出籽率6.3%,创全国同类种子园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