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蒙古族唐卡     
正蒙古唐卡是蒙古族宗教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艺术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蒙古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画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时期,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画以长期发展起来的壁画艺术为基础,逐步演绎出一种独特、别具一格、易于收藏、利于宣传宗教的一种新型画种—唐卡。唐卡多属"嘎玛嘎赤"画派,属西藏各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总结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与文体文化。蒙古族牧民乌琦大皮极为适应高原日温差大的自然环境,耐贮藏富营养的肉、奶、面食品和蒙古包最适合游牧生活方式。总之,蒙古族牧民的衣、食、住、行都与环境相适应。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创造了称为"草原文化三宝"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第1个文化遗产日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蒙古族的竞技体育活动包括骑马、摔跤、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这些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蒙古族牧民创造的鹿棋、蒙古象棋、嘎拉哈、古尔等游戏丰富了中华牧业文化遗产宝库。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内容非常丰富,蒙古族牧民在生产中有四季草地的利用标准,有转场中的环保习俗,有畜群结构和家畜数量的控制。生活中有对水体保护、树木资源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习俗。狩猎活动中有狩猎目的、狩猎时间、狩猎对象和狩猎活动的管理的习俗和禁忌。蒙古族丧葬习俗表现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这一切可概括为蒙古族牧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以环境为根、生命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民以食为天。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长期以来,特别是牧区蒙古族的传统食品主要为肉食品、奶食品及饮料。食品分类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  相似文献   

5.
《草原》2011,(1):61-61
为加强中华多民族文学交流,繁荣少数民族文学,推进蒙古族文学发展,促进蒙古文文学创作及翻译,内蒙古文联、作协会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内蒙古鄂尔多斯东方路桥集团等单位,久经磋商,决定设立"朵日纳文学奖"。一、本奖项其定位为具有权威性和影响性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奖,是奖掖全国蒙古族作家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以及蒙古文文学创作及翻译的专门奖项。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笔者教育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其中一部分,实为进一步研究民族认同机制问题所作的铺垫。兴蒙乡是700多年前因战事从北方蒙古高原迁徙至通海县河西镇的蒙古族将士的后裔所组成的蒙古族聚居村落,他们历经七个多世纪的异乡生活后依然坚定于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兴蒙乡蒙古族的历史不单是这一族群的历史,更是众多有相似经历的民族演变史的缩影。本文从问卷和访谈入手调查,统计分析后得出兴蒙乡蒙古族以祖先和鬼神信仰为主。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它是对原始渔猎、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的反映以及将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的原始观念的反映。蒙古民族豪爽乐观、能歌善舞,表现在萨满文化中的蒙古舞蹈更加富有特色,形成了蒙古族自己的萨满舞蹈——“博”舞。蒙古族称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渥都干”。蒙古族舞蹈是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走访总结了蒙古族草原畜牧业资源。结果显示,目前,生活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6个著名大草原区和新疆巴音郭楞、博尔塔拉牧区及青海省海西牧区、甘肃肃北牧区;饲养畜种以蒙古马、蒙古牛、蒙古羊为主。培育了"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优良家畜品种;草原建设以草库伦、牧草种植、饲草饲料储备和掘井、访火等为主。历史上曾采用"古列延"的形式游牧和狩猎,公元13世纪,转变为"阿寅勒"游牧方式,因阿寅勒的游牧形式较"古列延"式更有利于游牧畜牧业的经营与发展。因此,阿寅勒的游牧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正>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是蒙古族聚集的地方,现有蒙古族人口500多万,其中相当一部分蒙古族农牧民生产生活在半农半牧区及牧区,饮食文化中以炒米、奶茶、手抓肉、奶酒、奶油、奶豆腐著称。因各地区的饮食习惯不同,奶食品的加工工艺也有所不同。笔者在科尔沁和察哈尔部落的奶豆腐加工工艺基础上融入现代规模化生产工艺,试图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改善质地,使其在干燥、常温条件下能够贮藏8~12个月不变质,这个食品就是保油酥软奶豆腐。1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苏赫巴鲁 《草原》2011,(3):92-94
有人研究奴(阿尔泰语系)、汉(汉藏语系)两大语言均受梵语之深沉繁化;接受奴语演化的古蒙语,又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梵语更为落地生根。满全在《论蒙古族古代作家群》一文中说:"蒙古族是具有诗意民族,崇尚文学的民族。"我想改为:蒙古人是诗的民族、歌的民族,还是语言里使用箴言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蒙古族诗人,杰出的蒙古学学者、厅局级待遇离休干部巴·布林贝赫同志,于2009年10月11日因病逝世,享年82岁。巴·布林贝赫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诗人和兄长。他的诗歌饮誉中外,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张同吾 《草原》2012,(9):94-96
正大约十年前,由高延青、扎拉嘎胡策划,那顺德力格尔主编的《静谧的秋夜》,即《新时期蒙古族文学丛书·诗歌卷》,布赫副委员长为之撰写了序言,他首先称道:"蒙古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他们不仅长于骑射,而且善于吟咏歌诗。在苍茫辽阔的草原上,史诗和民间文艺哺育着游牧民族善良的心灵。蒙古族十分推崇翰墨华章,把诗  相似文献   

13.
2013年2月21日,蒙古文学的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失去了一位文学先驱,在蒙古文学这片沃土上孜孜不倦耕耘长达60多年的老师,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当代蒙古族新文学奠基人之一、我国蒙古族母语创作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敖德斯尔老师。敖德斯尔老师的文学生涯,与他毕生为之奉献的内蒙古人民的命运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进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当代蒙古文学尤其是蒙古族母语小说创作的繁荣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一代又一代文学新人的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14.
那达慕大会     
正"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三语教育广义上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借助民语、汉语和外语等三种语言和文字所开展的教科教育,是民族地区一种特殊的多元文化教育形式。狭义上指以民语或汉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进行的外语语言教学,单纯以掌握外语作为教学目标。本文所讨论的是以汉语为主要媒介语言,针对以蒙古语为母语的蒙古族学生进行的日语教学。教学过程教师用汉语授课,学生用蒙语理解,教学目标又是外语日语,涉及蒙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是为"三语互动"。  相似文献   

16.
《草原》2016,(3)
正今天跟班上蒙古国的女生聊天。除了"你好"和"我爱你",我不会说更多的蒙古语。感觉在内蒙古生活了二十年不会说蒙古语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每次都是咕噜咕噜胡乱讲几句,公交车蒙古语报站名时经常听到的话给外地同学装个样子,但今天不敢班门弄斧。好像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赛拜诺(你好)",纯天然无刻意。但年少不都和轻狂更配么,因为默默喜欢过一位蒙古族小伙,所以稀里糊涂地学了一句蒙古语"我爱你"。今天说  相似文献   

17.
研究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对保护西北草原生态环境、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最主要的族源应是6世纪出现在汉文史籍中的"可萨",塞种、乌孙、匈奴、康居、可萨和突厥等是哈萨克族较早的民族源流。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哈萨克分布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至今没有任何方言。中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北疆地区,且甘肃、青海都有分布。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回鹘文等多种文字,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信仰过拜物教、萨满教、佛教、景教,最后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接受了伊斯兰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对蒙古族的奶酒早有仰慕。去年仲夏时节,我有幸受邀参加行业会议来到额济纳草原上,尽管此前对蒙古族的饮食习俗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已有所了解,然而,当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的那一刻,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大气与传统的饮食习俗、浓郁的酒文化特色,依然让我始料未及,被深深地感染。想起那天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对于奶酒,它的醇香可口,更令人回味悠长,难以忘怀。那天清晨,驱车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远远望去,尽管离所去的蒙古包仍有一段的距离,但欢快的歌声与浓郁  相似文献   

19.
<正>"策格"即酸马乳,是新鲜马乳通过发酵而制成的药食同源高端功能性饮品。酸马乳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乳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功效。近日,由内蒙古牧区资源合作商会与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呼和浩特蒙古商城承办的"酸马乳(策格)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讨会"在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蒙古城召开。会议围绕"蒙古族传统发酵乳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开发"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的村庄叫扎明希里(章毛宿利),后来学了蒙古语.才知道这是一个蒙古语——"梁上一条路"。沿着这条路翻过梁,就到了哈拉乌素,又是一个蒙古语——"清水"。这些地方原来都是住的蒙古人.被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