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龙眼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指南是审查机关开展植物新品种实质审查工作的基础和技术手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技术文件《TGP/7 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的研制》是各国研制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的依据与标准。龙眼DUS指南在严格遵循TGP/7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现有的龙眼种质资源描述方法并结合育种实际,最终确定了45个性状、26个标准品种和DUS判定标准。笔者主要叙述了龙眼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原则、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标准、DUS判定标准以及标准品种的选择,并指出将分子标记技术与形态测试技术相结合是今后DUS测试指南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莴苣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的原理和技术,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适用对象、测试性状的选择与确定、性状分级与标准品种的选用和DUS判定标准。莴苣DUS测试指南的制订对促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国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是新品种保护的基础和依据,为适应中国蝴蝶兰的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研制了蝴蝶兰DUS测试指南。蝴蝶兰DUS测试指南共78个性状,22个标准品种,笔者就测试指南研制的原则、性状表的构建、标准品种的选择以及DUS判定标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是确定新品种授权的重要条件,而测试指南研制是DUS测试依据.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测试指南研制体系.目前已经规划研制100多种、制定了50多种测试指南,但是与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布的测试指南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针对农业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研制中存在的研制程序、数据采集、性状筛选、性状分级、数据纠正、专家研讨、资源分析以及标准品种选择等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了研制测试指南技术性操作方法,期望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制定指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 测试(简称:DUS测试)是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必要条件。研制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品种DUS测试指南旨在为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GB/T19557.1)为总体原则,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颁布的《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茄子》(TG/117/4)为参考,通过对243份茄子品种的田间试验和多次同行专家修订,完成茄子的DUS测试指南(国家标准报批稿)。[结果]指南确定了42个测试性状及描述方法,筛选出20个标准品种,明确了茄子特判定、一致性和稳定性判定的原则。[结论]指南为我国茄子DUS测试的品种描述和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判定提供了技术标准。笔者重点介绍了指南的编制原则和过程、测试性状的选择和标准品种的选用,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救荒野豌豆 DUS 测试指南(TG/32/7)为主要参考,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要求,制定了救荒野豌豆(Viaca sativa L.)DUS 测试指南,该指南收集并测试了 32 份救荒野豌豆材料,最终确定 28 个测试性状,在 UPOV 指南基础上调整了一致性判定标准,增加了 5 个性状,调整了 2 个性状的表达状态,并对部分观测部位和时期进行了调整。筛选了 10 个标准品种,80% 以上的标准品种涵盖了至少 3 个表达状态。救荒野豌豆DUS 测试指南的研制对促进中国救荒野豌豆新品种保护,鼓励品种创新及加强品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指南和标准是品种DUS测试的技术基础。DUS测试指南和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测试指南和国际测试指南4类,加强其管理与应用,对于提高植物新品种授权、审定和登记的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农业植物品种DUS测试指南和标准管理中存在的重复立项、缺少过程监控、文本质量不高和信息共享难等问题,提出加强测试指南和标准管理的信息化,并对管理系统进行业务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有助于提高研制数量和质量,为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扩大、品种管理和测试技术的国际交流等提供技术支撑,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86-3799
植物品种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简称DUS测试)是植物品种保护、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的工作基础。中国的蕹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研制出蕹菜品种DUS测试指南。通过参考蕹菜相关文献,初步选出46个蕹菜DUS测试指南候选性状,通过对74个蕹菜品种进行2个生长周期的种植试验,依据候选性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最终筛选出34个测试性状并确定其描述方法以判定蕹菜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蕹菜品种DUS测试和品种权实质审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红花DUS测试标准品种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与测试指南的差异,给红花DUS测试指南修订提供依据。于2020年对红花测试指南中的32份标准品种42个相关性状进行调查,采用符合系数法对标准品种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与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品种PI613368和PI613397符合系数小于1,但符合系数差异小于0.05,其他品种符合系数均为1。标准品种性状符合系数小于1的17个性状中有15个性状为数量性状,另外2个性状花瓣颜色和第6叶叶片形状为假质量性状,表现为数量性状符合系数小于质量性状符合系数。头状花序直径、头状花序中部苞片长度、头状花序中部苞片长度与宽度比率、第6叶叶片宽度、第6叶叶片长度与宽度比率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标准品种性状选择上可考虑调减某些性状,同时在DUS测试性状选择时,应注意对质量性状的选择及对数量性状的不断优化。大部分红花标准品种及性状在新疆的表现与测试指南相符,可用于红花DUS测试。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中数量性状的适宜样本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US(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是对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DUS测试结果直接影响到植物新品种是否能被授予保护权。在DUS测试中,数量性状是完成品种描述和进行特异性判定的重要部分,而数量性状的调查花费人工最多、工作量最大,怎样能缩小工作量又能反映数量性状调查的准确性,这是本试验研究的目的。目前,玉米测试指南已经成为国家指南,指南要求每个数量性状测量40个数据。本试验利用10个测试品种、全株10个数量性状,对每个性状的40个已测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抽样分布理论和区间估计的方法确定每个性状的最小取样容量。  相似文献   

11.
The ryegrass (Lolium) species,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L.) and Italian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 Lam.), a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pasture grass species for global temperate regions and are also useful for amenity purposes. Due to an outbreeding reproductive habit, high levels of genetic heterogeneity are present within cultivated varieties. A continual increase in delivery of new cultivars to the marketplace, along with limited capacity to discriminate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 grow‐out test, has caused difficultie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testing in the current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PVP) system. A range of genomic tools and resources have been generated for ryegrasses, which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urrent PVP system. In this review,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genomic tools and resources are described, along with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s to the PVP system and testing for seed certification and purity accreditation.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分析小麦DUS测试指南中标准品种、测试性状在上海地区的表达差异,评价小麦DUS测试指南在上海的适应性,同时对15个引进品种及9个申请审定的品种在上海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2016-2017年的田间种植试验,用符合系数对标准品种和测试性状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现与小麦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对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测试指南中的33个测试性状中有8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占24.2%,数量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符合系数小于0.9的2个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小麦测试指南中的42个标准品种中有21个品种的符合系数为1,其性状表达状态非常稳定。‘矮变1号’的符合系数最低,其次是‘川育6号’、‘济南16号’、‘科麦2号’,其他品种的符合系数均大于0.95。大部分品种可以作为标准品种应用于上海地区的小麦DUS测试。‘植株:高度’与多个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3个蜡质性状间相关程度较高。‘籽粒:大小’与指南中的7个性状显著相关。引进品种在上海地区的表现较好,均具备一致性,亲缘关系较近。待审定品种‘润麦1号’表现优于所有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水稻DUS测试指南中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达差异,为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地区的水稻品种审定和保护提供完善、准确的测试标准品种,通过对水稻测试指南中39份标准品种2015—2017年的田间测试试验,用符合系数对标准品种在上海地区的性状表现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代码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并进一步对部分性状的标准品种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稻测试指南中的52个测试性状中有40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占76.9%,数量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符合系数小于1的12个性状中有10个为数量性状;水稻测试指南中的39个标准品种中有26个品种的符合系数为1,其性状表达状态非常稳定。‘广陆矮4号’的符合系数最低,‘Heuknambyeo’次之,其他品种的符合系数均大于0.99。大部分品种可以作为标准品种应用于上海地区的水稻DUS测试,并对某些性状的标准品种给予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亚麻DUS测试技术,为亚麻新品种DUS测试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以30份亚麻测试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亚麻DUS测试指南中的19个性状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测试性状在30份亚麻测试品种中检测到62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性状3.2632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目为2.3716 (1.2195~5.2941)个;Shannon's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8720,变幅为0.2449~1.7160。UPGMA聚类分析显示,30份亚麻材料分为3个组群,组群Ⅰ和组群Ⅱ主要为油用品种,组群Ш主要是纤维用品种。植株的高度与工艺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的单株蒴果数与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植株的高度与单株蒴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建议删除植株的工艺长度和单株分枝数两个性状,植株的高度和单株分枝数可以有效区分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筛选和确定黄秋葵新品种DUS测试性状,以180 份黄秋葵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部的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和采集数据,并比较15 个性状在不同参试材料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性状中,4 个质量性状、5 个假质量性状和4 个数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13 个性状可作为黄秋葵DUS测试的基本性状。  相似文献   

16.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ar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variety registration and granting plant breeders’ rights. This study, performed on industrial chicory (Cichorium intybus L.), included (1) an evaluation of the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the UPOV characteristics and (2) a comparison of the root shape between the UPOV-based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d via image analysis. Five consecutive growing periods were studied to assess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parameters. Lack of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ining distinctness may impede breeding progress by failing to discriminate novel candidate varieties. However, a balance needs to be set so that newly introduced characteristics or new evaluation methodologies are not too powerful as to damage the protection of registered varieties. The results showed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discriminating power of the UPOV characteristics. The elimination of some of these low-discriminating characteristics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savings, but would have no consequences on the decisions taken by DUS testing authorities. Image analysis-derived characteristics could either replace currently-used parameters or provide ad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good discriminating power, determined in an objective and standardized way. Here we discus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variety regi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