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豆类生产危害十分严重。为提高田间诱捕和监测效率,本试验对豆荚螟性诱剂三种诱捕器以及性诱剂产品在整个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有更好的诱捕效果;豆荚螟性诱剂产品对豆荚螟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2.17头/诱捕器;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短额负蝗等害虫和寄生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江苏省靖江市水稻大螟防治水平,2016—2017年靖江市植保植检站开展了不同诱捕方式及不同诱芯对大螟的性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诱芯中,以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性诱诱芯诱捕的大螟数量为最高;诱捕器中,以粘胶板诱捕的大螟数量为最高,但考虑到更换粘胶板较为繁琐,故水稻生产中建议采用悬挂式水盆诱捕器进行诱捕。  相似文献   

3.
不同诱捕方法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水盆式诱捕器,三角粘胶式诱捕器)、不同性诱芯(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诱捕梨小食心虫水盆法好于三角盒粘胶法,诱捕苹果蠹蛾三角盒粘胶法好于水盆法。苹果蠹蛾性诱芯诱捕梨小食心虫数量小于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的数量,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2),梨小食心虫性诱芯诱集苹果蠹蛾的现象较少。【结论】研究为聚集信息素的提取及诱捕剂的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豆荚螟性信息素结合船型粘胶诱捕器,研究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高度对豆荚螟诱杀效果。研究得出,豆荚螟诱杀量随着放置密度区由高至低而依次增加,低密度区单个诱捕器豆荚螟诱杀量最多;落卵量以高密度放置区的落卵量最低;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20cm时的诱捕量最高,性信息素对豆荚螟雄虫具有明显的诱杀作用。因此,豆荚螟性信息素诱捕器在田间应用中,诱捕器之间放置相距25m,悬挂高度以距离地面120cm最佳,对豆荚螟有着较好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3种配方性诱剂和3种形状诱捕器对沙蒿木蠹蛾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顺-5-十二碳烯乙酸酯的诱芯具有很高的诱蛾活性;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的诱集效果最佳;晴天诱捕数量最多。3种性诱剂(器)的诱蛾时间动态表明:性诱剂Z5-12:Ac、船形诱捕器、放置高度为1.6~2.0 m、晴天诱捕为最佳组合,效果优于单项防治措施,该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性诱剂对沙蒿木蠹蛾进行种群动态监测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性诱剂可用于诱集雄虫,干扰雌、雄虫交配从而抑制害虫种群,性诱剂的应用效果受诱捕器类型、悬挂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性诱捕器不同类型(桶型诱捕器1、桶型诱捕器2、黏胶型诱捕器)和不同悬挂高度(高于水稻上部叶片20 cm、50 cm、80 cm)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雄虫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诱捕器诱集到的二化螟数量存在差异,整体来看桶型诱捕器1>桶型诱捕器2>黏胶型诱捕器,但是未达到显著水平(P=1.866,F=0.165)。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集到的二化螟成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df=2,F=9.152,P=0.001;纽康诱芯df=2, F=6.677,P=0.004),随着诱捕器悬挂高度的增加,诱集到的二化螟成虫数量逐渐减少,其中以悬挂高度为20 cm的处理诱集效果最好,不同高度处理得到的二化螟动态曲线基本一致,说明诱捕器高度对监测二化螟成虫高峰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8.
橡皮头性诱剂和毛细管性诱剂的对比试验表明,安装橡皮头性诱剂的诱捕器在春、秋季的诱蛾试验中,从诱蛾总量到单灯诱蛾量,效果均优于安装毛细管性诱剂的诱捕器。同时,粘胶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显著好于黑光灯诱测。  相似文献   

9.
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大豆食心虫诱捕防治技术,采用两种性诱芯(橡胶塞性诱芯和塑料细管性诱芯)和两种诱捕器(水盆和粘胶板),研究了其诱蛾效果。结果表明:橡胶塞性诱芯的平均诱蛾量是塑料细管性诱芯的12.77倍,差异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达9.56倍,差异显著。三角型粘胶板的平均诱蛾量是水盆的1.44倍,差异不显著;单盆日最大诱蛾量是1.51倍,差异也不显著。建议目前生产上使用橡胶塞性诱芯,优先考虑使用粘胶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为寻求稻纵卷叶螟新的测报方法和开展大面积性诱剂防治,笔者进行了性诱剂、不同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成虫诱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峰期明显,较田间赶蛾峰期迟1~6d,诱蛾量约为200W白炽灯虫量的25%。不同诱捕器的诱测效果比较表明,翅膀型诱捕器优于菱形粘胶型诱捕器。  相似文献   

11.
吉林地区大豆食心虫诱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说明吉林地区大豆食心虫成虫数量在8月份有多个不同的峰值,其最高峰值约在8月11日左右;在田间用诱芯防治大豆食心虫时,应首选水盆通用诱捕器,其次为船型粘胶诱捕器;诱芯应选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产诱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及设置的最佳数量,试验在田间设置不同数量的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对诱捕玉米螟成虫数量、平均防治效果、挽回产量损失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每667m^2设置1个性诱剂粘胶诱捕器较适宜,平均每天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玉米螟雄成虫数量为1.70头,平均防治效果为45.27%,挽回产量损失率为5.56%。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果实模型诱捕器和雄性性诱剂在野外田间对南亚果实蝇进行引诱试验,结果表明,不添加性诱剂、添加液体性诱剂、添加1片固体性诱剂3种处理对黄瓜、脐橙、笋瓜3种果实模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均表现为黄瓜>笋瓜>脐橙;而在添加2片固体性诱剂时,3种果实模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表现为黄瓜>脐橙>笋瓜;而果实模型诱捕器和市售诱捕器使用效果显示:黄瓜和黄黏板对南亚果实蝇的诱捕效果最佳,6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依次为黄黏板>黄瓜>脐橙>笋瓜>三角板>诱罐。  相似文献   

14.
不同性信息素及诱瓶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橘园内比较了不同厂家生产的5种性信息素、3种不同构造的诱捕器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性信息素对柑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有明显差异,纽康诱剂Ⅱ单瓶最高诱虫量和平均诱虫量均为最高;3种诱捕器中慈溪诱瓶诱虫量最多。建议在生产中可采用纽康诱剂Ⅱ与慈溪诱瓶的组合搭配开展柑橘小实蝇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性信息素防治技术一直是我国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测试不同干式性诱捕器与不同浓度性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的诱捕效果,开展了捕虫室固定或摇摆、进蛾口口径、不同诱捕器类型对田间玉米螟雄蛾的诱捕试验,并对搭配4种性诱芯的桶状诱捕器在不同试验田诱捕玉米螟雄蛾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捕虫室固定的诱捕器比摇摆的诱捕器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更好;②不同口径的塑料诱捕器中,外口直径14 cm诱捕器诱捕雄蛾效果较好,且对于相同口径诱捕器,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优于牙签性诱芯;③比较桶状诱捕器、塑料诱捕器和三角板诱捕器,桶状诱捕器的诱捕雄蛾效果最好;④在玉米田、水稻田中,搭配2.6∶1-XP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在大豆田,搭配1∶1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综上所述,捕虫室固定、诱捕器进蛾口越大,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越好;相同诱捕器,配置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更好,不同作物田地的最佳性诱芯不同。结果为合理使用性诱捕器及性诱芯防治亚洲玉米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诱捕器与诱芯对笋横锥大象虫的诱捕效果。[方法]比较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对竹大象虫的诱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用自制网式诱捕器诱捕笋横锥大象虫比撞板式诱捕器效果更好,诱捕效果提高325%。5种诱芯的诱捕效果比较:雌虫+笋的效果最佳,雄虫+笋的诱捕效果次之,雄虫表现的诱捕效果最差,雌虫和笋的诱捕效果相当。[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聚集信息素的提取及诱捕剂的研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6月和 2 0 0 0年 7月 ,在山西省沁源县进行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诱捕器设置试验。结果表明 ,在所有的供试剂量中 ,4 0 0 0 μg的对 -十三碳醇丙酸酯为靖远松叶蜂的最佳诱捕剂量 ;Lund -l型和圆筒型诱捕器的诱虫效果不同 ,Lund -l型的诱虫效果明显好于圆筒型的 ,其诱捕量是圆筒型的 3~ 4倍 ;诱捕器设置高度对诱虫效果有一定影响 ,树冠中层的诱捕器诱虫效果最好 ,上层次之 ,下层最差。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不同数量诱芯的诱捕器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诱剂为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诱捕器,诱集到梨小食心虫的数量明显高于苹果蠹蛾;且不同诱芯的诱捕器诱集到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大小为:2个诱芯的诱捕器的诱集数量≥1个诱芯的诱捕器的诱集数量≥3个诱芯的诱捕器的诱集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进行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监测以及绿色防控,从引诱剂信息素成分配比、缓释载体类型、诱捕器结构以及诱捕器悬挂高度等方面测试比较了松墨天牛引诱剂与诱捕器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松节油36 mL+乙醇18 mL+乙醛6 mL+2-十一烷氧基-1-乙醇0.06 m L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最好;3种缓释载体持效期都在60 d以上,聚乙烯缓释袋缓释载体的持效期最长;与其他几种诱捕器相比,英格尔生产Ⅰ型诱捕器的诱虫数量最多,且差异显著(P<0.05);有涂层的诱捕器诱虫数量明显增加;当诱捕器悬挂高度距离地面2 m时,引诱效果最佳。本试验筛选出适合闽南地区的引诱剂与诱捕器以及科学使用方法,建议进一步进行林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控制作用,筛选出在山西区域对小菜蛾防治效果较好、与性诱剂配套使用的诱捕器类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性诱剂与4种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对小菜蛾的诱蛾效果。[结果]性诱剂与不同类型诱捕器配套使用的诱蛾效果存在差异。在清徐县基点,翼形性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水盆、三角形和黄板性诱捕器,而黄板性诱捕器又显著优于水盆和三角形性诱捕器。在榆次区基点,性诱剂与三角形诱捕器、黄板诱捕器配套使用诱蛾效果显著优于无性诱剂的黄板诱捕器。[结论]从节本增效角度出发,推荐黄板作为小菜蛾性信息素配合使用的载具,设置配套诱捕器90个/hm~2,诱芯35~42 d更换1次,根据诱蛾量大小和粘板的黏性程度适时更换黄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