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面施肥,叉叫根外追肥,是果树生产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施肥措施。这种方法省工、省力而且见效快,利用率高。24小时内就可吸收喷肥量的80%,苹果、梨、山楂等果树。花期喷可提高坐果率;叶片、果实生长期喷,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我地果农经验,果树叶面施肥需做到以下“六要”。  相似文献   

2.
在果树花期进行根外追肥,可提高果树坐果率,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1 矿质营养元素类 1.1 尿素在果树花期、盛花期、盛花期后3周各喷一次0.2%~0.3%的尿素溶液,对提高坐果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1.2 稀土稀土用于提高坐果率,应在花前和盛花期喷施,浓度为500×10~(-6)。注意不要和碱性化肥、农药混用。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14,(5):44-44
果树叶面施肥,又称根外施肥,是根据果树的不同发育阶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将一种或几种肥料的水溶液喷施在树叶上,通过叶面上的气孔进入树体,发挥肥效。此法简便易行,用肥量少,见效快,避免了肥料被土壤固定或流失,有利于矫正果树缺素症。  相似文献   

4.
孙雪花  王健 《北方园艺》2006,(3):139-139
第一次追肥应是花前肥。果树萌芽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这时如果养分供应不上,就会导致花期延长,坐果率降低,因此要适量追施速效肥料。  相似文献   

5.
根外追肥指对果树叶面喷肥,其好处是。肥效快(一般5个小时。最迟24小时即被吸收)、利用率高、省肥、省工、成本低,对于根系吸收能力低的弱树尤其重要,但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根外追肥的时间应在上午10点钟前或下午4点以后,喷肥部位要喷在叶片反面才有利于吸收。关于果树根外追肥——答山东省平邑县读者王贵学@宋修振  相似文献   

6.
(续前)3施肥时期与肥料分配长期以来,借用农作物的施肥,将果树施肥分作基肥和追肥。这种分法对果树不一定合适,因为基肥是播种前下的底肥,植树前的深坑或深沟施肥是名符其实的基肥,其后在生育过程中的施肥均应称为追肥。如果“基肥”的称谓不用,“追肥”的称谓也没有用的必要,可用“土壤施肥”代之,而“根外追肥”可用叶面喷肥代之。土壤施肥是果树营养的基本供应方式,对保证树体营养起基础作用。叶面喷肥,在一般情况下,仅仅是土壤施肥的补充。但在果园积涝和严重干旱时,根系的发育受到限制,吸收能力也大为减弱,为了促进根系发育,叶片喷肥将…  相似文献   

7.
1 喷肥的时间 一般扣棚期喷肥在上午 1 0时至下午4时之间 ;非扣棚期在早 8时至下午 6时均可 ,但温度过高时 ,应避开上午 1 0时至下午 4时。2 喷肥时期 开花前期、谢花期、壮果期均可喷施 ,每次喷施应间隔 1 0d(天 )左右。一般钼肥开花前喷施 ,硼肥和锌肥在初花期喷施。3 空气温、湿度 于温度 1 8℃~ 2 0℃湿度 5 0 %~80 %时喷施效果较好 ,此时果树叶片的气孔全部张开 ,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一定的湿度又相对延长了叶片的吸收时间 ,大大提高肥液的利用率。4 果树生长状况 果树叶片发黄 ,生长缓慢 ,说明植株缺氮 ,喷肥应以…  相似文献   

8.
果树叶面喷肥加洗涤剂效果好果树除了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外,其枝、叶、幼果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养分的能力。叶面喷肥是需用的肥料少、植物吸收利用快,效果好的一种根外追肥方法。但是,叶面喷肥往往会因天气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肥液在叶面上停...  相似文献   

9.
果树花期喷肥应注意的问题1喷布时要仔细周到果树花期喷肥(或生长调节剂)一般是以提高坐果率为主要目的,其效果除了取决于药剂的质量外,喷布质量的好坏也很关键。喷布时要力求周密、均匀,尽量不要有漏喷部位。不要远距离喷雾,喷头离花朵距离不应超过20cm,以保...  相似文献   

10.
果树施肥歌     
沈慧 《河北果树》2005,(4):56-56
果树施肥抓要点,分清季节能高产。夏长枝叶秋长根,四季需肥要细分。氮长枝叶树势旺,磷能促根树体壮。钾肥增加含糖量,果实香甜色泽艳。微量元素不可少,按需施用效果好。春施氮肥坐果好,枝叶茂盛病虫少:钾肥夏施利成花,果实膨大需要钾,根据树势和果量,氮钾配合要适当,这次肥料如施饱,来年花芽壮又好;秋季注重施磷肥,果实增大着色好。要想果多树势健,合理搭配就实现。春夏氮肥催果长,秋冬磷钾最理想。叶肥“绿霸”喷3遍,果味香甜上色艳。套袋之前如补钙,果面光洁少病害。  相似文献   

11.
龙眼园套种圆叶决明复合系统的根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5年生龙眼园套种圆叶决明,对果树及牧草的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年生龙眼的根系80%以上集中在树冠范围内,在果树滴水线外种草基本不影响果树生长;5年生龙眼树根系垂直分布可达100cm,主要分布在0-60cm,占总根量的88.1%,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20-60观,占总根量的59.6%,而牧草根系集中在0-20cm,在空间尺度上基本不重叠。套种牧草时,果树根系有下沉趋势。圆叶决明根系前期生长缓慢,初花期到盛花期开始加速生长,因此应注意初花期的追肥。  相似文献   

12.
果树除了根能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外,幼嫩的枝条、叶片、花、果实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是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的科学依据。根外追肥用量少,见效快,能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尤其是果树发生养分胁迫时,采用根外追肥,效果非常明显。入春果树展叶后便到了根外追肥的黄金季节。另外根外追肥可与喷药结合在一起,施用方便,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果树要高产,秋肥是关键;四季施肥料,秋肥最重要。果树秋季施肥,既能及时补充树体营养,促进生根,恢复树势;还有利于树体内养分积累,提高组织细胞液浓度,增强防冻抗寒能力等。秋季给果树施肥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咨询园地     
周润生 《落叶果树》2011,(4):60-61,41
1果树为什么要进行根外追肥?怎样进行? 把肥料要素化成溶液,用喷雾法把肥液喷洒在植物体上,使肥料元素通过叶面气孔进入体内的一种施肥方法叫做根外追肥。由于该种施肥方法简单易行,节省肥料,发挥肥料快,肥料元素又不会被土壤固定而减效,故常在某种营养元素缺失时及生长季急需时进行。如弱树,新植树及因缺素发生生理病害的树等,都可多进行几次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5.
花期喷肥可以提高果树的坐果率,但由于花器官对外界因素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会产生伤害,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和畸形果,损失重大。根据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花期喷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喷布要细致、均匀。果树花期喷肥多以提高坐果率为主要目的,因此喷布要细致、均匀、周到,喷头离花朵不要超过20cm,以保证有足够的药液喷在花器官上。②注意气候因素。应选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阴雨天不要喷,喷后数小时内如遇雨,应重喷。  相似文献   

16.
在果树花期进行根外追肥,可以提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现将果树花期适宜的根外追以供参考。1、适宜的种类1.1 矿质营养元素类1.1.1 尿素 果树花前、盛花期、3周各喷1次0.2%~0.3%的尿素对提高果树坐果率具有良好的效果。1.1.2 稀土 硝酸稀土用于提高坐应在花前和盛花期喷布,浓度为毫克/升。注意不要和碱性化肥、农1.1.3 硼肥 在果树花蕾膨大期、3周各喷1次0.2%~0.3%0.1%~0.2%的硼酸,可提高15%~40%,可与尿素混喷。1.1.4 硫酸锌 果树花前与花期喷0.1%的硫酸锌溶液(最好与0.1%硼酸),可显著提高坐果率。1.1.5 钼肥(钼酸钠、钼酸铵) 元…  相似文献   

17.
李兴敏 《西南园艺》2005,33(3):55-55
果树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并根据肥料的特性及果树不同生育期的特点,适时、合理地进行。基肥宜秋施。果园适时施用基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果树稳产高产,而且可使果树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北方果树以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效果最好。因为秋季正值果树根系第3次生长高峰,开沟挖穴碰伤的根最容易愈合,并能发出新根,有利于根系的恢复;秋季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强,有利于果树抗寒越冬;秋施基肥有利于有机肥在冬春分解转化和连续释放养分,  相似文献   

18.
所谓根外追肥,就是将易溶于水的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喷雾器对果树叶面喷布,故又叫“叶面喷肥”。根外追肥是果树生产中既简单易行又经济有效的一种施肥方法。其优点是:用肥量少,发挥作用快(如硝态氮和氯化镁喷后15分钟进入叶片内,氯化钾和硫酸镁只需30分  相似文献   

19.
龙眼(福眼)施肥时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施重肥时期对促进龙眼抽梢,培养结果母枝,提高产量和缩小大小年差幅有一定作用,以春和采果前施重肥的效果最好,施肥时期应掌握在采果前的上半年施用,年施2 ̄3次,在大年于2月和7月施肥,小年可于3月和8月施肥为好,在大年花期酌情而定。  相似文献   

20.
1 注意喷洒量 喷布时力求周密、均匀 ,一般喷至水珠欲滴为止。为提高肥液的雾化程度 ,要尽量选用细孔喷头。2 注意喷布时间 正午的高温、低湿可使肥液迅速变干 ,从而妨碍果树的正常吸收利用。清晨或傍晚温度相应较低 ,空气湿度较大 ,叶面角质层处于高水合状态 ,可延长肥液的湿润时间 ,有利于叶片对肥液的吸收利用。因此 ,酷夏喷肥时要避开正午的烈日 ,以上午 10时以前和下午 4时以后喷布为宜。3 注意喷布次数 根外喷肥过于频繁 ,会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 ,且浪费工时。一般除了花期和矫治缺素症状针对性喷布外 ,常量矿质元素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