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绿化》2009,(9):35-35
辽宁省阜新市林改林地368万亩,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已全部落实到户,林农立体经营自家林木,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潜力,造林、育林、护林与林农利益直接挂钩,林下产业迅猛发展,林农收益大幅增长,各项产业初具规模,一条通过林改绿了“山梁子”、满了“钱袋子”的致富新路展现在广大林农面前。  相似文献   

2.
情系护林居岩洞,“山顶洞人”护林员罗应富上电视罗!消息在林区的土家山寨像鞭炮一样炸开了。 上电视的罗应富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三星林场双庆林区的护林员,他二十年如一日住在山洞里,守护着他心爱的几万亩绿荫匝地的森林。年过60岁的他,与林海山乌为伴,与蓝天白云为伍,以岩洞为家,常年累月在六塘沟的“绿色长廊”茫茫林海间护林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3.
他,为了保护林木,24年如一日,把汗水洒在周家大山林场;他,在患了肺癌之后,还从120元的月工资中拿出80多元制作了50多块护林标牌;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护林主任和先进工作者,被领导和群众称为“大山的守护神”!他就是安徽无为县周家大山林场护林主任何后喜。 现年68岁的何后喜,原来是百胜镇河南行政村主任,1977年他辞去行政村主任职务,来到周家大山林场任专职护林主任。刚上任就满山遍野地巡护。  相似文献   

4.
1996年竹园村“双喜”临门。一喜是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二喜是被达川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竹园村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朝阳乡。平均海拔900米以上。全村950余人,有竹林13000亩,耕地499亩,林木覆盖率70%以上。这个村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育林护林,开发竹资源,发展绿色产业,逐步摆脱贫困,跨上致富路的。199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6万元,人均纯收入2445元。竹园村先后被林业部表彰命名为“全国护林先进单位”、“全国先进乡村林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红旗村社组织”、“省级卫生村”。竹园村象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镶嵌在大巴山折皱带的铜锣山中。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09,(6):26-27
喇叭沟门流传着一句话:“山青水秀喇叭沟,护林守叶广顺行”。黄广顺,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西府营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青年护林员。由于他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多次不计得失地保护林木,被当百姓称为绿色事业的守护神,2007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护林员。  相似文献   

6.
凉城县永兴乡白玉山村有一位名叫宿贵恒的护林员,他今年57岁,秉公护林数年如一日,曾连续三年出席过县劳模会,群众都称他是护林“包公”。白玉山村现有成材林2840多亩,有幼林2500多亩。周围有六个自然村,十几群牲畜,给护林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选谁来当护林员呢?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为宿贵恒任护  相似文献   

7.
要说苏木山村林场是一幅山青水秀的彩色图画,那么林场场长董鸿儒则是青翠黛绿的主笔者。他在林场度过了二十六个春秋,付出了汗水和智慧,人们钦佩地称颂他是“苏木山的画家”。为了第一片绿色一九五八年。十九岁的董鸿儒背着行李来到苏木山工作。当时,这里是个护林站,只有两个人,一间半房子。说是护林站,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林木,每逢大雨季节,山洪泛滥。泥沙俱下。面对穷山恶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富宁县充分认识到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组织,他们与大森林长年累月生活在一起,对森林如何管护十分清楚。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该县发挥基层组织的护林、育林作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加深了村民的护林意识。《森林法》第五条“普遍护林”的方针,明文规定了村级组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抛开最基层组织,就谈不上全民护林了。因此,中共富宁县委、县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时,就明确了村级组织在护林育林中的工作职责。并把护林、育林职责落实到个人…  相似文献   

9.
杨玮  张大红  米锋 《防护林科技》2009,(5):83-84,112
全国范围内铺开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木产权,调动了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通过集体林产权改革,从法律上明确了各经济主体的权属关系。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搭便车”、委托——代理和交易费用极高等经济缺陷,试图将林业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等途径来完善集体林产权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平县勐拉区普角乡各族干部群众,热情传颂着哈尼族共产党员、村长杨阿基带头运用乡规民约护林,坚持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事迹。人们钦佩地称他是“护林包公”。杨阿基所在的普角乡新寨生产队有五百多亩森林,十年动乱期间,由于缺乏管理,乱砍滥伐严重,森林几乎被全部毁完。一九六五年,杨阿基当上生产队长以后,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就发动群众制订护林乡规民约,作出了对少数任意毁林者  相似文献   

11.
林西县十二吐公社苏泗汰大队是个万亩林大队,为了加强对林木的管护,大队党支部坚持护林工作常抓不懈,全大队安排了六名责任心强的同志做护林员,并制定了五条护林公约。一、集体林木由大队、生产队统一经营管理,确定专职护林员分工负责。二、大队、生产队采伐集体林木首先经大队同意,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在公社林业站和护林人员的监督下进行采伐。否则按乱砍滥伐论处。三、滥伐杏树、沙蒿每棵罚款1角,牲畜啃坏笆条以下幼树每棵罚畜主5角,笆条至檩  相似文献   

12.
杜春林 《国土绿化》2004,(12):22-22
在巍巍太行深处,有一座大青山,万亩山场如一颗绿色宝石镶嵌在方圆百里的大山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是名符其实的青山。而创造这个青山奇迹的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大青山的儿子”,山里汉子——梁俊庭。  相似文献   

13.
在陆川县沙坡乡,提起文龙径飞播区的护林员苏玉成,干部群众都称赞他是一个秉公办事的好“护林官”。苏玉成并不是干部,“护林官”是他的雅号,因为他在管护飞播区工作中,敢于打破情面,大胆处理各种打柴毁林的不良现象。1985年10月,上级林业部门用飞机在文龙径林区撒播下5000亩马尾松树种,播区附近的群众对保护飞播林认识不足,常进入播  相似文献   

14.
延安县甘谷驿公社代家沟生产队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伟大指示,自1969年起,坚持“自采、自育、自造”的方针,在营造各种经济林木的同时,已集中营造刺槐林770亩,人均3.8亩,并且做到了造1亩,保存1亩,成林1亩。林木长势喜人。1975年5月调查,50亩6年生刺槐林每亩保存98—156株,全部  相似文献   

15.
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却偏取了一个女性的名字——冬妹,多年来,他日夜为村民义务巡山护林,肩负全村近万亩林木资源的守护工作,每年要穿破四双解放鞋。他,就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洋冲瑶寨的五保老人陈冬妹。  冬妹老汉年近70,按理说早就该享受村里的“五保”待遇,可看到全村近年来种植的近万亩经济林无人守护而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和偷盗时,他便多次找村委支书,要求把护林任务包揽下来。从1998年开始,冬妹老汉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总是腰别一把砍勾刀(砍柴用的刀),脚穿解放鞋,不分昼夜巡查于该村山间丛林。  1999年一个…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木种子工作,解放前完全是一项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护林、造林的伟大号召鼓舞下,林木种子工作也应运而起。当时主要是组织和发动群众采种。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种子需要量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国家和群众育苗造林的需要,五十年代中,提出了“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三自”方针,当时结合“小秋收”运动和国营森工企业伐区采种,林木种子工作蓬勃开展起来。各级林业部门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当31岁的孙金生与村里签订“2000亩荒山承包,50年不变责任书”之后,他就把后半生作为一个“赌注”下在了那2000亩荒山上。 今天,孙金生那2000亩荒山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随同孙金生走进了他那曾经抛洒无数汗水的“绿色工厂”。孙金生承包的那2000亩荒山分布在鹤壁市大河涧乡潭峪村西南部的十二道沟和四架山梁上。十二道沟大致呈辐射形分布于四座大山周围,群众称这一带为大潭沟。进入林区,沿沟底的是一棵棵主干涂上石灰的果树,有  相似文献   

18.
孙庆发同志是1960年毕业于扎兰屯林校的营林专业干部。27年来,他一直在基层工作,对事业的爱使他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1979年,他担任了育林林场副主任。他上任前,这个仅有劳力百余人、施业区面积4万多公顷的过伐林场已亏损39万元。而今年初,全林场已盈利12万元,这里不知倾注了孙庆发同志多少心血。库都尔林业局“4·20”火灾给育林林场带来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在处理善后工作中,孙庆发依旧那样精力充沛。但是,你可知道,他是强忍悲痛,承受着多么大的精神压力啊。今年4月20日,为了扑灭一场外来山火,育林林场一支连续奋战了40个  相似文献   

19.
敖汉旗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依法保护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造林、营林、护林和广泛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3月中 ,在全旗展开了林木林地定权发证工作。敖汉旗现有林面积532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42.7 % ,其中国有66.9万亩 ,集体所有247万亩 ,个人218.1万亩。为了全面落实林业政策 ,1982至1986年 ,这个旗曾开展了“定林权、定山权、定人心”的林业三定工作。1989至1990年又对国有林木林地进行了换发证工作 ,依法保护了林木林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 ,还落实了“统一…  相似文献   

20.
“全省荒山造林绿化先进市”、 “全省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市地林业局”……这一个个荣誉称号,记录着焦作林业的发展历程,记录着焦作林业的领路人——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顺民付出的坚辛与汗水。 1994年4月1日,张顺民升任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当时的担子是极其沉重的:上级要求到1999年底要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全市必须在4年内完成荒山荒地造林90.13万亩;同时,平原绿化大范围滑坡,护林制度和护林队伍不健全,乱砍滥伐林木案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