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熵权法的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承载力是制约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评价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可以指导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取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两个方面的指标,通过熵权法对甘肃省2005—2017年和2017年甘肃省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2005—2016年水资源承载力较低;2017年甘肃省大部分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差别较大,水资源承载力不平衡.甘肃省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鉴于甘肃省水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提高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业生态区法(AEZ)模型的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统计资料,应用AEZ模型,并结合GIS平台对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仍处于较低水平,潜力提升空间较大.2009年甘肃省的玉米生产潜力为5 823kg/hm2,比2000年增长了24.40%;2000~2009年,在甘肃省3大玉米种植区中,河西地区的玉米生产潜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甘肃省玉米最优种植区;预计2015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将达6 072.67kg/hm2,比2009年甘肃省玉米生产潜力增长4.29%.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子午岭地区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通过介绍甘肃省子午岭地区常见乡土树种,总结了乡土树种在甘肃省子午岭地区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辣椒育种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辣椒系列新品种陇椒1、2、3、4、5、6号等.陇椒1号199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陇椒2号2000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综合性状与国内同类品种相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陇椒6号2000年通过省级鉴定,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陇椒3号2007年通过甘肃省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经历了发展速度由快变慢的过程,甘肃省农业发展也正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如何高效建设现代化农业是目前甘肃省农业建设中的最大困境.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甘肃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并根据甘肃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及其现状探究其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希望可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核桃具有营养价值高、抗旱能力强、耐瘠薄性优等特征,甘肃省的气候条件适宜核桃种植与生长,因此,近年来甘肃省核桃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与此同时,甘肃省核桃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对甘肃省主要的核桃病虫害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以期提高核桃的产量与品质,进而提升农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供给小于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人均生态赤字为0.85 hm2.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分析显示,甘肃省的发展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不足,处于一种生态不协调状态.对16 a生态足迹分析发现,甘肃省于1998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呈逐年加剧的状况,2006年达0.85,表明甘肃省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生态承载力已超过阈值,生态状况极其脆弱,仍然处于区域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发挥甘肃省啤酒大麦产品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和市场优势,加快啤酒大麦产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啤酒大麦产业,带动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甘肃省已有的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多年啤酒大麦试验示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作者通过分析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形势,提出了甘肃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甘肃省73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了甘肃省73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对农村环境中的空气、地表水、地下饮用水、畜禽养殖周边土壤、农田、菜地等要素进行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环境空气最主要的污染物为PM 10,隶属程度为0.62,环境空气质量为良好;氨氮、粪大肠菌群是甘肃省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因子,总硬度是影响甘肃省农村地下饮用水的主要因子,甘肃省农村地表水隶属程度为0.5,质量较差;地下饮用水隶属程度0.61,质量一般,畜禽养殖地周边、农田、菜地土壤质量隶属程度分别为0.80、0.975、0.96.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判断得出甘肃省农村整体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好.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把旅游当作提高生活质量和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气息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使得吉林省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吉林省旅游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吉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伟  高海  庞凤仙  祝延立  凤鹏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49-249,251
针对目前吉林省"三沼"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着重介绍了"三沼"在种植业上应用的几项关键技术,以便更好地发展和提高吉林省户用沼气池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加快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梁克家等人编纂的《三山志》为起点,按历史发展顺序,记叙讨论我省古代有关昆虫记述的文献.其中,清乾隆丙申年(1776年)闽中陈世元编著的《治蝗传习录》鲜为人知.所述文献,涉及昆虫的名录,形态、生活习性、药用昆虫、食用昆虫等诸方面,第一次对我省古代昆虫发展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河南发展的第一资源。河南省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才资源"四个第一"理念,以人为本、加大人才资源开发与教育投入力度,注重人才机制与激励政策不断创新。建议重点确定"四大方略",优化河南"两大环境",全方位、多层次促进人口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广东省1997~2006年近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广东省1997~2006年的人均生态赤字呈"W"变化趋势:即1997~1998年下降,1999~2001年上升,随后两年下降至2003年,然后又持续上升直到现在。总体而言,1997~2006年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生态透支的基础之上,即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选取适合湖南省森林特征的指标体系,以湖南省2015年度森林资源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评估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9 052.3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的价值为4 726.30亿元,固土保肥价值为716.94亿元,固碳释氧价值为2 896.32亿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为182.01亿元,净化大气价值为479.16亿元,森林游憩价值为51.62亿元。  相似文献   

17.
“猪—沼—果”生态模式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治理农村散户养殖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福建省资源、气候特点,阐述和分析了“猪—沼—果”生态模式的分类、特点、应用及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的天然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广大国有林区社会发展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吉林省重点国有林区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努力促进林区经济发展,加大对林区的投入,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林区。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危机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绿色天然药物焕发了新的春天。中药作为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一种,以其独特绿色气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所青睐。文章试图从吉林省中药资源概况、种植情况、中药出口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解决吉林省中药出口问题对策,以期能对促进吉林省中药贸易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香榧高产区自然环境因子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诸暨是全国重要的香榧生产基地.选取诸暨的钟家岭、黄坑、杜家坑和绍兴稽东、嵊州竹溪、东阳西垣等香榧高产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宜香榧生长的自然环境因子及其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