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食品不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争论已久的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文章就当前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对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准则,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科学的、缜密的、反复的试验,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并就如何对待转基因农作物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宁波农业科技》2007,(3):25-25
中国植物转基因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棉花、水稻、油菜、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和林草、花卉、果树的高效、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大大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新绿色革命:转基因农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大多数农业技术专家认为,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将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核心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农作物中,改造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从而改造的农作物的农艺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使农作物的生产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从本质上说,转基因技术和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都是利用优良基因改造农作物品种.目前农作物转基因的技术已是相当成熟,一个投资50万元的生物学实验室就可以利用公开的技术进行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并且获得转基因农作物.我国的高等农业学校、国家和省农业科学研究单位基本上都能够从事农作物转基因的研究和开发.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是1993年投放美国市场的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而目前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是抗虫和抗除草剂的玉米、棉花和大豆.从1996年到2007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6.9亿公顷,12年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67倍,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出乎人们意料.目前全球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四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 99%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居于世界领跑地位,其已经普遍推广应用了转基因玉米、棉花和大豆.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害虫防治的成本,减少了农药造成的污染.在中国的进口转基因作物中,大约每年有1 400万吨转基因大豆来自美国和阿根廷,总数量相当于中国全部的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敏  关潇 《山西农业科学》2015,(2):229-232,243
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释放风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种植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棉花、玉米和水稻等大宗农作物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类以及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转基因作物环境释放安全评估提供指导,同时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种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销售额的增加,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也日益激烈,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种业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本文在分析中国近年来主要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和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种业、经济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农作物的潜在优势、风险及发展策略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转基因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潜在优势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化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如何安全、合理地推动转基因农作物在未来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进步,转基因农作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各个国家对转基因种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推广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转基因作物具有抗寒抗旱的特点,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与此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种挑战,我国加大了对转基因种子的检测力度,文章就转基因种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由于转基因作物打破了物种间的界限,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流动,从而大大拓宽了作物遗传改良可利用的基因资源,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比较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的异同,旨在阐明转基因技术在解决传统农业存在问题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林木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林业生产的新突破,然而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威胁。这就是生物安全所关注的问题。目前对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深入,而林木转基因树种的安全性评价还处在初级阶段。就转基因技术在林木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的安全性评价原则办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走入了人们生活中。通过分析转基因技术的三重价值,即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转基因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剖析中国式的转基因谬误与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谬误一:美国的转基因农产品,专门出口祸害第三世界真实情况:作为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已相当普及,转基因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木瓜等,都是美国家庭餐桌上的家常便饭。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很欢。据美国农业部在2005年发布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监控需求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监控是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转基因作物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提出了安全监控对象应包括转基因作物研发和常规农作物应用推广两个领域,阐述了现阶段安全监控工作重点应集中在转基因作物研究、安全评价、品种审定、种子销售、农作物加工产品等关键环节,并从监控主体和监控方法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国霞  杨玉珍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06-8108,8111
为了解河南省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情况及基层农民对转基因农作物的认知情况,对河南省13个地县的500户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物品种的产量、种子价格、种子发芽率、粮食收购价格等几个因素是农民选择作物种子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河南省农作物品种中,主粮小麦、玉米品种中除饱受争议的"先玉335"外其他均不是转基因品种,大豆种子中也没有转基因品种,抗虫棉是典型的转基因品种;综合结果表明基层农民对转基因的科学认识相对缺乏,普遍认为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作物缺乏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印度是世界上第五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推广转基因农作物较早且范围较广的国家。本文综述了印度转基因农食产品技术贸易措施体系,主要包括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安全评估体系、监管机制等,并分析了其监管特点,以期为转基因监管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6年到2007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累计达到6.9亿公顷,12年间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67倍,推广应用速度之快出乎人们意料。目前全球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前四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世界99%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居于世界领跑地位。其种植种类主要有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环保科学家协会(UC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自转基因农作物推出以来,并未显著提高农作物单产潜力。虽然农作物单产整体大幅提高,其中包括玉米和大豆作物(目前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非常庞大),但是单产增幅并不直接与使用转基因技术相关。相反,单产增加的原因在于农耕技术改善,所有粮食单产均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4年之久,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过数十亿之众,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1月5日,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院士,在华中农大转基因科普讲座上,首度公开回应"华农转基因水稻安全认证质疑"。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世界正面临着人口不断膨胀、土地及水资源短缺等,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各国生物技术所要攻克的难题。转基因农作物因此应运而生。虽然,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增加世界粮食的产量,但是其在科学和伦理上,引发世界各国较大的争议。文章的研究,主要通过世界转基因农作物的应用现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转基因农作物商品化种植的现状、安全性讨论、产品的检测方法和管理条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作为饲料原料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