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对江西省2008年1月25~29日和2月1~2日出现的2次持续强冻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持续强冻雨发生的天气形势特点和大气垂直结构特征,总结出冻雨天气预报的着眼点,为冻雨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阐述冻雨形成机理及危害,并根据徐州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对冻雨灾害形成时的主要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为冻雨灾害的预报预警和灾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中旬到2月初,浙西南地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冻雨(雨凇)天气,此次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冰冻开始,冰冻加剧,长时间低温冰冻阶段。这次冰冻灾害给浙西南地区的各行各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其中,给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丽水也是全省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从冻雨形成的3个条件分析了冻雨的成因,指出在较强的拉尼娜背景下,异常海温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给这次冻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很强的逆温层的存在是冻雨形成的直接原因;另外,浙西南独特的地形为冻雨形成提供了低于0℃的地物接触面,使得这次的冰冻灾害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4.
周永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289-291,294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江西吉安也是这次低温雨雪冻雨影响的重灾区。为了探索此次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成因,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月10日各层(地面、850hPa、700hPa、500hPa、300hPa等)天气图资料、有关气象要素场和吉安市边界层内局地气象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这次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的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与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有关,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活跃对高空南支环流长波调整起到关键作用;中、低层水汽丰富,为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提供了重要水汽条件;贝加尔湖以西地区强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是吉安低温雨雪冻雨灾害性天气形成的主因。吉安边界层内局地气象条件: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风速小并且维持时间长.是吉安冻雨形成并维持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是江西省赣县五云村农民陈世林每天的必修课。前年,他得知当年冬季雨雪天气比往年多,于是把菜棚安在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山窝里。入冬许多农户的菜种,被浸泡在冻雨里,眼睁睁地看着烂掉;而陈世林的菜秧安然无恙。12月中旬,陈世林得知当地将有一场大雪,赶紧给菜秧棚防寒保温。大雪降临,别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气探测资料和雪灾评估报告,分析2008年雪情分布状况,得出安徽雪深为全国最大的事实,并从天气学、数值模式模拟方面探讨安徽雪深之最的原因。结果表明:①2008年安徽雪深较大的区域集中在大别山和江淮之间,该区域为全国积雪深度之最。②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北方阻塞系统稳定存在,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不断交汇,水汽凝结易形成雨雪天气。水汽输送和相对湿度很大,非常有利于在安徽形成较大降雪天气。③雪、冻雨的天气学分析说明,长江以北地区易形成降雪,江南地区则易形成冻雨。④短波槽长期稳定维持在安徽附近地区,成为安徽省积雪深度最大的理由之一。⑤MM5模式模拟结果验证淮河以南地区降水较大,江南地区的降水表现为冻雨,江北地区则表现为降雪。  相似文献   

7.
利用Micaps时探空资料,将单站大气逆温转换成水平逆温区,实现了大气水平逆温区的自动诊断分析;通过对大气水平逆温区与冻雨落区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由大气水平逆温区、地面0℃线、高空湿区、逆温层极值点0℃线构成的冻雨落区的基本概念模型;根据概念模型研制出了冻雨落区的自动诊断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罕见冰冻灾害性天气落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冻雨落区的定性诊断分析拟合率达94.4%,冻雨落区诊断分析面积与冻雨发生站数的定量相关系数为0.839。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空调与蓄能技术实验室在室内成功模拟出冻雨,为我国冻雨灾害评价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天气预报,今年可能会出现极寒天气,对小麦的安全越冬会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预防小麦冬季冻害非常有必要。小麦冻害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越冬期冻害。11月底至12月初,如果出现严重霜降或冻雨,极易造成越冬期冻害。冻害程度较轻时主茎和大分蘖的幼穗受冻,叶片皱缩严重,即使抽穗,顶端和下端缺粒严重;冻害严重时,小麦叶片、叶尖干枯或青枯,心叶脱水,甚至死亡。二是返青期冻害。通常指的是倒春寒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汪丽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508-14510,14513
2009年10月30日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倒槽的影响,葫芦岛市普降小到中雨,西北部山区出现冻雨,降雨过后除绥中外各地出现结冰现象,11月1日西北部山区多数乡镇达到了寒潮标准,11月2日全市除个别乡镇外均达到寒潮蓝色预警级别标准。通过分析乡镇自动站逐时温度分析降温特点、出现冻雨地区,通过高低空实况及T639预报场分析冻雨及寒潮原因,得出预报类似过程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初低温雨雪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丽  刘火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22-17125
2008年1月中旬~2月初,湖北荆州市经历了一次历史罕见的持续低温降雪天气过程,通过对这次的低温雨雪过程的天气特征、物理量场和多普勒雷达回波分析,期望为今后的预报中对降雪预报提供一定参考。分析表明,旺盛的西南急流,强的垂直风切变,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配置,提供了降雪区的上升运动与水汽的辐合;强冷空气维持,逆温层结构决定了降水的性质,而中高纬度稳定的阻塞形势和中低纬度平直环流和南支多波动,使雨雪天气持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历史统计等确定凝冻天气多发易发点,然后进行区划分级,分别建立预报方程,做出凝冻天气预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凝冻天气多发易发点,并进行区划;找出不同凝冻天气等级的温度临界值;选取凝冻天气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在实践中检验,对预报方程作进一步的订正;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凝冻天气预报预警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13.
黄天福  刘鹏  袁辉  康安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3-9876
[目的]探讨2008年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方法]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MICAPS提供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冻雨、冰冻、道路结冰、地表0℃线范围的变化情况,对2008年1月13日~2月15日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简称凝冻)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此次贵州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事件的成因,并对其提出了防御对策。[结果]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是在大气环流异常的背景下,各种尺度天气系统在贵州上空交汇造成了持续性降水发生的。北半球东亚倒Ω流型使大气环流长时间稳定,使北支锋区偏南,极地冷空气持续补充南下影响江南、华南,南支西风波动活跃,静止锋锋区强度大,并长时间维持;低空850 hPa切变线在广西与贵州、湖南交界处维持摆动,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向我国南方输送,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交汇,导致贵州出现长时间的降水;逆温层深厚,长时间的降水普遍以小雨为主,容易形成过冷水滴,雨淞范围从贵州、湖南南扩至广西北部,冻雨、冰冻天气造成长时间的道路封冻和电线结冰,灾情严重;地表温度0℃线长时间覆盖全省高寒山区,地面结冰难以融化,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长时间影响贵州。[结论]该研究为该类灾害天气的防灾减灾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卓立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30-12333,12355
[目的]研究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天气及其增雨潜势预报。[方法]从天气形势特点、主要影响系统、预报服务、人工增雨作业等方面,对2010年锦州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全面总结。[结果]此次透雨降水天气形势特点为高空冷空气偏弱、低空暖湿气流明显;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高空切变线和地面蒙古气旋;地面倒槽系统北上与蒙古气旋同位相打通,为锦州地区降水提供了一定的能量和水汽,这是产生这场透雨的关键原因之一。数值预报产品在预报服务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指示作用,形势场预报较为准确、降水预报偏差较大,因此预报服务中不能简单完全依靠,应该结合实况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结论]该研究为锦州全区大范围成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兵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12-4314
利用溃变理论之V-3θ图对2009年7月14~17日出现在四川盆地西部的连续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并对此过程中ECWMF、T213数值预报产品的形势场和降水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能对该次暴雨过程进行准确地描述;结合常规天气图、经验及数值预报产品可以确定暴雨的落区;ECWMF形势场的预报准确率明显高于T213;T213对于暴雨的预报准确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预报新民地区日光温室内最低温度,防御寒冷月份棚内植物冷冻害,在新民市气象局建设日光温室大棚,设立小气候自动监测系统,研究其棚内温度日变化规律,建立相关模式。结果表明:半坡式日光温室温度日变化呈"几"型,随着日照时间延长和外界气温的变化,棚内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温度速率不同。在不同天气条件、不同时间段,温度变化速率及相关模式差异较大。棚内外温度日变化相关性显著,棚内外温差日变化是随着棚外温度的升高而加大,随着天气变暖而减小。通过棚内温度变化速率建立日最低温度预报模型,相对误差在-7.9%~4.4%。最低温度预报模型对于日光温室生产防御低温冻害提供了气象预测手段,并可降低灾损成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 年5 月10 日发生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次大到暴 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春季大雨、暴雨天气的预报能力,实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齐杰  王浩  高松影  孙连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35-9638
针对2009年2月相隔时间较短的两次降雨和降雪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中低层温度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判断冬季降水形态是雨还是雪,除了要细致分析温度垂直分布状况外,还要准确预报冷空气入侵时间、气温下降的速度,尤其是雨雪分界线相配合的高低层气温临界值更是做好雨雪预报的关键点;降水前高空地面温度不同是照成降水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