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槟榔是一种充满争议却广为流行的嗜好品和休闲食品。一方面,槟榔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传统食品和药材;另一方面,槟榔也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入人类第一类致癌物质清单。在中国,槟榔产业于2019年已经达到接近1 000亿人民币总产值,公众日益对公共健康与卫生的关注也数次引发了针对槟榔产业的舆论危机。因此,亟需全面理清槟榔的健康利弊,并据此制定完善的管理法规与制度。笔者对全球,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槟榔的文化传统、食用方式、健康影响和各国各地区对槟榔的管理政策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南槟榔黄化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槟榔为棕榈科多年生常绿乔木,是我国重要的南药资源之一,经济价值很高,被列为四大南药(槟榔、砂仁、益智、巴戟)之首,其果实、种子、果皮、花均可入药。槟榔果实还是一种口腔嗜好品,又称植物口香糖,我国台湾、云南和海南东南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湖南部分地区的群众有咀嚼槟榔的习俗。此外,槟榔树形美观,常用作热带园林景观植物。  相似文献   

3.
槟榔(ArecacatechuL.)属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在中国,槟榔主要在海南、台湾、云南等地种植。槟榔果实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果实中的活性成分多酚作为发挥其药用价值的重要次生代谢物之一,具备多重生理活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文章对槟榔果实中多酚的萃取提纯工艺、含量、组成、活性功能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万宁市政府拟定供于2013年加强整治槟榔黑果加工点和推广环保槟榔烘烤技术设施的通止》(以下简称《通告》,自8月1日开始,该市槟榔产业局、国土环境资源局、农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安局等12个单位将联合执法打击传统熏烤槟榔黑果加工点。  相似文献   

5.
印度发展槟榔产业的成功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槟榔是印度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04年收获面积为29.00万hm^2,占世界槟榔收获总面积的51.81%;产量为33.00万t,占世界槟榔总产量的49.66%。印度槟榔主产区在卡纳塔克邦、喀拉拉邦、阿萨姆邦。其在发展槟榔产业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总的来看有4点可供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槟榔抗性强,适应性广,管理粗放,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因此,近年来,海南省万宁市槟榔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此,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逐一列举了万宁市槟榔各种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有助于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槟榔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以炎症和渐进性黏膜改变导致进行性张口困难为特征的口腔黏膜慢性病症.近年来相当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指出槟榔是OSF的主要病源因子,在OSF的发病上,不论是嚼食槟榔的频率还是持续的时间都呈现了剂量依赖性.在嚼食槟榔时粗糙纤维对口腔黏膜产生的强烈机械刺激作用、槟榔中的生物碱与单宁对细胞外基质分子的影响以及槟榔中的铜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对槟榔在OSF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加以综述,旨在分析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槟榔在OSF上所做的研究,以期让基础科研人员、公共卫生工作者以及广大槟榔嗜好者对槟榔在人类OSF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越南槟榔文化"展览会于2012年10月24日在河内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序幕。展览会展示了100多个有关越南槟榔文化的实物、资料和图片,如石灰缸、切槟榔小刀、槟榔盒等,设有越南吃槟榔习俗和槟榔文化、越南少数民族吃槟榔习俗和保护越南槟榔文化价值等3个展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槟榔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槟榔生产情况,以及我国的槟榔饮片加工技术、食用槟榔加工技术、槟榔贮藏保鲜与鲜食加工技术、槟榔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和槟榔食品安全研究等槟榔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我国槟榔加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5年末,海南槟榔生产面积为70.1万亩,收获面积27.8万亩,总产量6.27万t,槟榔产品产值15.6亿元。海南槟榔产量占全国槟榔产量的99%,是海南省广大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槟榔离体繁殖技术体系,为保护和保存槟榔优良种质资源及资源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为材料,探索不同消毒时间、不同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对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将成熟健康的槟榔果实浸泡在100 mg/L IAA 24 h后,去皮取种子置于0.1%HgCl2浸泡10 min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0%,萌芽率达94.75%;槟榔芽诱导最优激素组合培养基为MS+3.00 mg/L 6-BA+0.5 mg/L NAA,萌芽率最高达95.67%;将出芽材料转接于MS+1.0 mg/L NAA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生根率和生根数分别达95.33%和7.33条。【结论】建立的槟榔种质资源离体繁殖技术操作性强、可行性高,为槟榔离体资源库的建立与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不同生长条件下槟榔种植园土壤为材料,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生长年限以及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土壤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槟榔园土壤养分含量皆处于较低水平。槟榔土壤养分含量随槟榔产量降低而下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下降,高产组槟榔土壤全氮、有机质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低,高产组槟榔土壤全磷和全钾减少量比低产组的偏高;而槟榔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而有所上升,高产组槟榔土壤碱解氮增加量比低产组的偏高,高产组槟榔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比低产组的偏低,除了全氮含量差异表现不明显,黄化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比正常结果槟榔土壤和对照土壤的低。此外,黄化(重)槟榔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比黄化(轻)的低。槟榔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槟榔产量有很大影响,低含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的土壤可能会导致槟榔黄化病发生和恶化。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槟榔各生育期座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槟榔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平配比于槟榔花期、花果期、果期分别喷施的方法,研究IBA、GA、云大-120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槟榔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250mg/L、GA30mg/L、云大-1201000mg/L这3种处理水平在提高槟榔座果率上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中,IBA250mg/L处理较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GA30mg/L、云大-1201000mg/L较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余6种处理水平,在提高槟榔座果率上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4.
槟榔黄化病是一种由植原体引起、严重危害槟榔生产种植的毁灭性传染性病害,现正日益严重威胁海南槟榔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槟榔为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近几年,在政策带动和市场价格看涨的情况下,海南槟榔产业发展异常迅猛,种植面积由2001年的44.8万亩增加到2006的79.6万亩,5年间增加了77.7%,2006年总产值达到18.7亿元(农业部南亚办统计数据),在海南省已经成为仅次于天然橡胶的第二大农业支柱产业。按照这一发展速度,2010年有可能突破000万亩。槟榔种植第5至6年后开始结果,第8年后进入盛果期,到2010年左右,海南大量新种植的槟榔树将陆续进入盛产期,如没有特大自然灾害或病虫害发生,产量将数倍增长。但海南槟榔的深加工产业并未随之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槟榔(Areca catechu L.)鲜果农艺性状对烘干工艺初加工后的槟榔青果品质的影响,选取海南地区2 518份槟榔鲜果样品,测定了果长、果宽、长宽比、果实质量、最宽占比、果皮厚度和生物碱等7项农艺指标,并以果实质量为参考依据对槟榔鲜果样品进行初步筛选,再对初步筛选得到的1 871份鲜果样品以长宽比和最宽占比为参考依据进行综合分组。结果表明:综合分组中,A1B1组的青果良果率最高(56.67 %),A2B2组青果良果率最低(18.64 %)。综合分组A1B1是以追求良果率为目的进行槟榔鲜果筛选时的最佳选择,依据初加工后青果良果率的大小对综合分组进行评级并且制定3级评级标准,在食用槟榔加工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生产时的需求和目的选择适宜的评级标准来进行鲜果筛选。  相似文献   

17.
杨海中 《农业科技通讯》2022,(5):312-313+317
近年来,海南琼中槟榔黄化症状普遍发生,严重影响槟榔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田间调查监测,系统分析生产上导致“黄化”症状的原因,提出了防控策略,以期为槟榔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系统研究海南不同产地及果形槟榔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成熟槟榔青皮和种子的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ABTS和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采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成熟槟榔,其形态指标及抗氧化能力明显不同,TOPSIS综合排序显示白石岭4(BSL4)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果实越饱满的槟榔,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9.
槟榔果中具有生理活性物质,槟榔食品具有开发价值。本文对槟榔中的活性物质的分析、鉴定、作用研究进展和槟榔食品新工艺研究作了综述,阐明了槟榔食品深加工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海南槟榔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保健饮料的开发。一次性灌胃给予小鼠最大容积和最大混悬浓度的槟榔提取物,观察小鼠急性毒性反应,评价槟榔提取物的安全性;正交设计法优化得出槟榔提取物、白砂糖和柠檬酸的最佳配方;用不同用量的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评价最佳稳定剂。14 d内,小鼠外观、精神、行为无异常,槟榔提取物最大给药量为5.0 g/kg;槟榔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槟榔提取物添加量0.2%,柠檬酸添加量0.05%,白砂糖添加量10%,槟榔饮料的最佳稳定剂为0.2%的阿拉伯胶。槟榔提取物安全性高,槟榔保健饮料具有槟榔的淡香味,适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