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杨透翅蛾空间分布型可用一些聚集度指标测量,或用频率分布拟合,它的幼虫频率分布适合负二项分布,且同时适合Neyman—A型分布,用聚集度指标来检验,它的分布是聚集型的。 Iwao的回归和Taylor幂法则方法也是检验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检验的结果都说明白杨透翅蛾幼虫空间分布是聚集型的。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序贯抽样分析表,可应用于白杨透翅蛾的幼虫防治效果的检验和虫害发生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项聚集度指标测定了白杨透翅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所有指标都表明其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的原因是由于成虫的产卵习性和幼虫的为害习性形成的。本文应用了lwao的统计方法,提出了资料代换公式和最适抽样数公式。  相似文献   

3.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幼虫由顶芽侵入时,抑制顶芽生长,常形成秃梢;为害树干时,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被风折断。尤其是对苗木的为害,损失较大,并可以随苗木传播到新区。白杨透翅蛾分布广、危害严重,对杨树丰产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造林威胁极大。为了控制白杨透翅蛾的大量发生和蔓延,探索白杨透翅蛾性诱剂的新枝术在测报上和防治上的  相似文献   

4.
一、形态特征 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等地.成虫体长11~12毫米,翅展约30毫米,前翅窄中室透明,后翅全透明,腹部被有青黑色鳞片,腹部有5条橙黄色环.幼虫长30毫米,老熟时黄白色,腹足4对,胸足3对,未端背面有2个褐色趾钩.卵散产.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宁夏地区透翅蛾6个已知种和1新种,并附有每种外生殖器图。6个已知种分别为榆学肢透翅蛾、白杨准透翅蛾、杨干透翅蛾、榆兴透翅蛾、凯叠透翅蛾、踏郎透翅蛾;新种为苦豆纹透翅蛾Bembecia sophoracola Xu et Jin,n.sp.。  相似文献   

6.
代娜  代乐 《农民致富之友》2013,(23):101-101
一、白杨透翅蛾 白杨透翅蛾主要危害1、2年生幼树,幼虫钻蛀枝、干和顶芽。侵人顶芽后,使被害处枯萎下垂,抑制顶芽生长形成秃梢;侵入枝干,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蛀入髓部,形成坑道,被害处易风折。  相似文献   

7.
白杨透翅蛾又名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2005年列入新疆重点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名单。 一、危害特点 白杨透翅蛾是杨树重要的钻蛀性害虫,对柳树、榆树也有危害,多发生于幼株、苗圃和防护林的幼树上。  相似文献   

8.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nnis Rott)白杨透翅蛾属鳞翅目透翅蛾科。2005年列入陕西省重点林业有害生物检疫名单。  相似文献   

9.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林业生产危害极大,为了解本地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特点,对朝阳地区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朝阳地区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红脂大小蠹、杨干象、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双条杉天牛5种,其中红脂大小蠹和杨干象疫情稍重,白杨透翅蛾部分地块危害严重,其余2种有零星危害,未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林业生产危害极大,了解本地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及特点对今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理论防治技术支持。结果表明,朝阳地区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红脂大小蠹、杨干象、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和双条杉天牛5种,其中红脂大小蠹和杨干象疫情稍重,白杨透翅蛾部分地块危害严重,其余2种有零星危害,未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Iwao和Lioyd提出的聚集强度分析方法 ,研究了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 ,结果表明 :斜纹夜蛾 2~ 3龄幼虫在甘蓝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 ,且具密度依赖性。根据其在田间的分布参数 ,制定了序贯抽样公式、抽样表和抽样图  相似文献   

12.
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上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研究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番石榴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虫的卵和幼虫在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提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理论抽样公式,给出了桔小实蝇卵和幼虫在不同密度、不同误差要求下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13.
应用Iwao法、Taylor法和其他5种聚集度指标分析了甘肃河西地区甜菜象虫幼虫混合种群在田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甜菜象虫幼虫在田间属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基本成分的相对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增大。根据Iwao法建立了理论抽样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刘有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32-12534
根据2008年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虫口密度,采用分布型指数及回归模型法探讨了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列出了林间调查最适抽样数及序贯抽样分析表,提出了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防治的上下限指标,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增霞  李建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128-1130,1141
应用Taylor的幂法则、Iwao m*-m回归分析法及6个聚集指标,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指导韭菜迟眼蕈蚊田间防治.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运用Iwao m*-m回归分析法中的两个参数α和β值确定在不同精度下的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数.  相似文献   

16.
小麦蚜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种检验分布型方法测定了小麦蚜虫和蚜茧蜂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均属聚集分布。在分布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估计田间种群时的最适抽样数并计算了防治指标为5头/株时的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采用6种聚集度指标(m*/m,C,k,Iδ,I,CA)和2种回归模型(Taylor的幂法则和m*-m)测定其空间分布,并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解析该幼虫种群的聚集成因。结果表明,其呈均匀分布,建立了桑天牛越冬幼虫抽样数公式(N=t2(1.0097m-0.1971)/D2)和序贯抽样模型(T(n)=0.2n± 0.4405),该模型可为桑天牛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山松球果螟是危害华山松种实的主要害虫.利用华山松不同方位虫口密度与样地虫口密度回归分析确定华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虫的最适抽样方位为西面,应用Iwao,Talor,m*-v及La-m回归模型确定序贯抽样方程和最适抽样数,并以La-m模型为例制作华山松球果螟越冬幼虫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19.
桃潜叶蛾幼虫空间分布及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2002年7~8月份的调查,得出桃潜叶蛾幼虫初期在桃树间和桃树内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普通的负二项分布。计算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理论抽样数,进行了桃潜叶蛾幼虫二阶抽样的序贯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多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番石榴园挂果期瓜实蝇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瓜实蝇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瓜实蝇幼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度加大,番石榴果实中瓜实蝇幼虫数量差异变小。同时,建立了幼虫在番石榴果实上的理论抽样数公式,给出了不同误差、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并得出了序贯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