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水稻是我地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高,产值高,米质好,病害的防治都较得力,但近年来水稻种传病害尤其是恶苗病的发生有所增多,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对水稻种传病害恶苗病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的阐述,尤其是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花钱少,效果好,为有效控制水稻种传病害恶苗病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为水稻种传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子经过处理之后可减轻水稻种传病害,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为日后水稻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深入探讨了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的病害多由种子和土壤侵染传播,如恶苗病、干线虫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等。在传统上,对种传病害的防治,现阶段们们一直采用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来消灭种传病害,并使种子和幼苗免遭土传病害和害虫的为害。一、水稻的病害种类及症状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由种子传染的有恶苗病、干线病。恶苗病主要以种子过冬,种子萌芽后,侵染幼苗  相似文献   

4.
对江西省6个水稻主栽品种种传真菌进行了检测,研究了链霉菌702发酵液对水稻种传真菌的抑制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水稻主栽品种不同程度带有稻毛锥孢菌、镰刀菌等真菌,种子带菌率在52%以上.3种药剂处理和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后均能有效抑制种传真菌,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链霉菌702发酵液可以有效防治因种传真菌引起的幼苗病害.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种子后,种子的发芽率受到一定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将链霉菌702发酵液用于水稻种子种传真菌防治的药剂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开展水稻不同种子状态耐高温干热能力试验,通过高温干热处理种子以灭杀种传病害。结果表明:水稻超干种子耐高温干热能力特强,从强到弱依次为,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大禾谷品种的超干种子在105℃下处理6 h其发芽率没有明显下降;高温干热处理水稻超干种子能极明显降低种传病害发生率,防治效果达到56.3%~100%。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水稻种传病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病害,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5%~30%,严重的造成绝收。水稻种子上常带有很多病原菌,在水稻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这类由种子带菌,并传染而引起发病的病害,叫种传病害。首先,种传病害发生后,对稻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因稻种带菌(病)是引起稻株发病的初(始)次侵染源,在生长季节,可引发病害的再侵染、  相似文献   

7.
一、现状水稻种传病害是造成水稻减产的重要病害,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5%~30%,严重的造成绝收。水稻种子上常带有很多病原菌,在水稻株生长的不同时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这类由种子带菌,并传染而引起发病的病害,叫种传病害。首先,种传病害发生后,对稻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因稻种带菌(病)是引起稻株发病的初(始)次侵染源,在生长季节,可引发病害的再侵染、  相似文献   

8.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三化螟是我区重要的水稻种传病害害虫,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生产上所使用的浸种剂,只能防治水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而水稻螟虫只能在秧苗期及大田期施用杀虫剂防治.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传病害较重,为了找到一种既能控制水稻病害又能促进水稻生长的药剂,我们试验、示范、推广了18%咪·多·福种衣剂,结果表明18%咪·多·福水稻种衣剂三种剂量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均能起到保苗、壮苗和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而且对水稻秧田立枯病、恶苗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该种衣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和稻瘟病防治效果较差.种衣剂130、140剂量先浸种后包衣处理,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最好,均达100%.该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可使水稻增产6.88%~10.60%.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小麦种衣剂1#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玉米种衣剂4#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50;水稻种衣剂2#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稻种传病害主要有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近年来,随着水稻恶苗病菌对主要浸种药剂咪鲜胺产生抗药性,加之塑盘育苗中的高温催芽措施利于病菌侵染,恶苗病在江苏省呈加重发生趋势。一、恶苗病水稻重要的种传病害之一,为江苏省稻区常发病害,近年来在苏南、沿江、沿海的部分机插稻田回升明显,发生较重,重发地区病株率超过30%。1.发生规律病菌主要在稻种及病稻草上越冬。病菌随着种子萌发而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种子所带病菌是传播和发生恶菌病(公秧)、稻曲病(灰疱)、稻瘟病、干尖线虫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处理是控制水稻种传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是预防种子带菌入田的第一关,进行种子处理既节约成本,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水稻种子处理剂利用现状与使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使用种子处理剂的历史较悠久,古代就有温汤泡种和药剂浸种。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浸种、拌种技术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和种传苗期病害,保护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但种子处理技术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在过去的20年里,种子处理药剂特别是种衣剂发展经历了研究、推广和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大量的调查和试验表明:经过药剂浸种、拌种或包衣处理过的稻种,既能防止或减少种子和土壤传染病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及其他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了产量,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人们一直采用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来消灭种传病害,并使种子和幼苗免遭土传病害和害虫的危害。截止到2004年,全国已累计推广应用水稻种子处理面积约2000多万hm^2,尤其是近两年来,全国年推广应用面积均在200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土传病害作为设施西瓜栽培中的顽固性病害,严重制约着设施西瓜的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本文系统分析了设施西瓜土传病害的类型与诊断方法,从轮作、棚室消毒、种子处理、育苗基质选用、嫁接应用、定植处理及健身栽培等方面对设施西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集成,进而为设施西瓜生产中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帮助,以期推动设施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种植结构和品种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呈上升趋势,其中某些种传、土传病害在小麦、玉米上发生程度和蔓延趋势逐年加重,如何有效的控制种传和土传病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种子包衣处理是首选的技术措施。种子包衣是指对经过清除秕粒、小粒和杂质后的种子用种衣剂进行处理,在种子表面附着一层含有多种有效成份的药膜形成包衣种子。  相似文献   

16.
武泽民  于振茹  卢立华  刘忠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20-12321,12323
概述了辽宁朝阳地区设施蔬菜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种类,分析了发生原因,包括连作、灌溉方法和粪肥使用不当,介绍了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诊断方法和几种常见的土传病害症状特征,最后提出了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防控措施,包括连作、嫁接防治、种子处理、加强栽培管理、土壤消毒、药剂喷雾或灌根。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三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小麦种衣剂1#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玉米种衣剂4#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50;水稻种衣剂2#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立克秀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用量低,持效期较长,可应用于小麦、玉米、高粱等旱地作物的种子处理,既能防治种传和土传病害,又能减轻一些气传病害的危害。作用特点1.该产品为高效杀菌的种子处理剂。2.该产品为迄今为止防治禾谷类种传病害活性最高的种子处理剂之一。3.杀菌谱广,能防治黑穗病、黑粉病、纹枯病以及苗期病害。  相似文献   

19.
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是重要的水稻种传病害。目前生产上均使用菌虫清等浸种剂防治,随种子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新的水稻种子种衣剂。我所在研制生产水稻浸种剂的基础上又研制出水稻专用型种衣剂,它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安全,对水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具有优良的防病效果,保产作用显著。1998、1999年连续两年在江苏、上海等地示范,均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是德国拜耳公司新推出的活性非常高的种子处理杀菌剂,可应用于所有禾谷类作物的种子包衣,能有效防除各种土传和种传病害,同时也能有效兼治作物生长前期的风传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