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生  李秀珍  吴聚兰  张鑫鑫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0):1026-1028,1039
L-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大豆雄性不育系MSP-287为母本、当地主推品种为父本进行天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好、综合抗性好,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豆2010002。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739.8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2 544.0 kg/hm2)增产7.7%。蛋白质含量40.89%,脂肪含量22.13%。抗SMV-SC3,SMV-SC7和大豆灰斑病,适合山西省中部地区春播和晋南地区夏播。  相似文献   

2.
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12):1573-1576
品豆16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旱大豆新品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山西省2009,201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313.0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3.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 418.5 kg/hm2,比对照晋豆19增产12.5%。蛋白质含量41.1%,脂肪含量19.82%。主要优点是产量高,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综合抗性好。适合山西省北部春大豆中晚熟区春播和南部夏大豆区夏播。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旱作麦区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品种,在山西省闻喜县选择16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试验,通过对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品种分为高产高蛋白、高产低蛋白、低产高蛋白、低产低蛋白4类。每类中选择2个品种进行籽粒蛋白质积累及组分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产量以运旱20410、运旱805较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长麦251较高。花后5~35d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产品种以运旱805最高,低产品种以运旱618最高。总之,4类小麦中高产高蛋白品种运旱20410、运旱805的品质特性较高,是适宜该旱作麦区生长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多穗、早熟品种运旱早23-35为母本,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穗部性状好、抗青干能力强的品种长6154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多点定向选择育成了小麦新品种运旱137,该品种抗旱(抗旱指数1.14)、高产(品比试验比对照晋麦47增产7.6%,生产示范试验比对照晋47增产6.2%)、优质(粗蛋白含量13.66%,湿面筋30.5%,面筋指数66.87%,属于优质中筋品种)。9月底10月初适期播种,基本苗225万株/hm~2,适宜在山西省南部中熟冬麦区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谷子新品种晋汾0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晋汾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87-160为母本、148×85-3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定名。该品种幼苗绿色,生育期128 d,穗呈筒型,出谷率78.1%,千粒重3.0 g,白谷黄米。白发病发病率为10.12%,红叶病发病率为6.9%,米质一级,粗蛋白含量13.57%,粗脂肪含量2.4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无霜期150 d以上的谷子中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晋麦9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 048.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9%;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产量达3 180.0 kg/hm2,比对照增产8.8%。该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长豆006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用贺家岭黑豆为母本,鲁黑豆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该品种在2007年山西省中早熟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晋豆25增产13.5%和16.1%,在所有试验品种中居首位。  相似文献   

8.
高油大豆新品种长豆18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油大豆新品种长豆18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于1999年以晋豆25号为母本、九农20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22.05%,粗蛋白质含量39.00%,在2009年山西省中早熟组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14.2%和12.9%,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单产居首位。于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晋荞麦(苦)5号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吕慧卿  郝志萍  穆婷婷  张晋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47-1248,1251
晋荞麦(苦)5号是由黑丰1号经等离子照射,系统选育而成。通过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该品种均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伏、落粒轻、适宜性广等特点,2 a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11.3%,3 a生产示范平均比对照(晋荞2号)增产26.4%。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发展山西省小杂粮生产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晋荞麦7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秋水仙素水溶液处理晋荞麦3号幼苗,结合单株选择法和混合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大粒、抗倒的四倍体甜荞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0 kg,比对照晋荞麦3号增产12.0%。2015年4月该品种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适于山西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用乙醇浸提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创制的52个苦荞品种或资源进行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已审定的品种九江苦荞黄酮含量最高、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供试苦荞资源中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创制的J208-5和来自墨西哥的Z51-0013MEX黄酮含量最高,是苦荞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12.
用乙醇浸提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创制的52个苦荞品种或资源进行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已审定的品种九江苦荞黄酮含量最高、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供试苦荞资源中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创制的J208-5和来自墨西哥的Z51-0013MEX黄酮含量最高,是苦荞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13.
邢宝龙 《农业科技通讯》2022,(3):254-256+295
本研究以自选品系 9911-4 为母本、冀绿 1 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改育混选法经多年定向选择育成了富含牡荆素、异牡荆素的绿豆新品种同绿 5 号,并于 2021 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该品种在山西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出富含牡荆素异牡荆素、高产、抗逆、抗病等性状,平均产量 1 493.85 kg/hm~2, 比对照晋绿 7 号增产 11.3%, 牡荆素含量 1.09 mg/g、 异牡荆 素 含 量1.15 mg/g,每 100 g 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分别为 25.8 g、0.9 g 和 48.16 g。 该品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全国各绿豆产区均可种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邮编:046011,电话:0355-2204001)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前不久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籽粒白色、角质、卵形、大小均匀,结实性好,抗倒性较好,抗病性较好。千粒重40~45克。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4.9%~15.8%,湿面筋含量30.9%~33.3%,沉淀指数21.0毫升,容重  相似文献   

15.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德朗118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德朗118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以自选系KY150为母本、自选系C23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山西北部特早熟区春播生育期120 d,属特早熟品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 776.5 kg/hm~2,比对照并单6号增产12.6%,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819.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2.6%;籽粒金黄半硬,容重676.0 g/L,粗脂肪含量4.52%,粗淀粉含量74.37%,表现出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等特点。2016年6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玉米特早熟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吉育94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育成,该品种异黄酮含量4.23‰,是一般品种的2~3倍,蛋白质含量38.34%,脂肪含量20.78%。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抗倒伏,为高产、高异黄酮含量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豆40号是以晋豆19号为母本,汾豆2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2008年在山西省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248.8 kg/hm2,比对照品种晋豆25号增产5.3%.该品种生育期85~96 d,籽粒含蛋白质40.61%,脂肪...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晋单9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将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以广适、创新与高产为基础,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实施多点、高密、少肥和少水的技术路线,并通过分子辅助抗性鉴定等方法,筛选获得YT33和YT36优良自交系,通过测配、品比试验、不同生态区布点试验以及生产试验,获得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晋单90,较对照平均增产8%以上,且抗丝黑穗病、大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并于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晋单90具有高产、多抗等优点,容重780 g/L,粗蛋白含量11.2%,粗脂肪含量3.48%,粗淀粉含量73.39%,属高淀粉品种,平均产量达10 898 kg/hm~2。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技术简便,产量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在生产中结合科学管理,提高单产,带动总产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晋单88号是2008年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选系J-2212为母本,FT19为父本组配的高产优质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中晚熟区春播种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早熟优质(黑)大豆新品种晋豆4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224-122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2年以应县小黑豆作母本、H586作父本杂交,杂种后代低世代群体采用系谱法,经连续选择单株育成晋豆46号。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580.8 kg/hm2,比对照晋豆25号增产7.0%。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为43.14%,粗脂肪含量为18.97%;具有早熟、优质、抗逆等特点,适宜在山西北部、内蒙古、河北、陕西等高寒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