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卫气营血辨证法据病邪深浅、病变轻重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在兽医临床上,患急性热病的病猪,绝大多数是卫分表证已罢、进入气分阶段时求治的。原因主要是卫分表证病情轻浅,不被畜主重视。所以,猪气分热病的诊治在临床上成了重点。  相似文献   

2.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也就是说该辨证方法是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基础,依据温热病发生与传变快的特点,把温病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用来说明温病证候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里面的“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可以说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深浅,  相似文献   

4.
<正>外感病是六淫之气侵犯畜体,正气与邪气在体内进行剧烈斗争,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失调为主的一种疾病。据临床统计,小家畜发病较多,而大家畜也占一定的比例。一般病情表现有轻重两种,轻者可引起家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使役力下降;重者使患畜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能使役;更严重者邪入脏腑、营、血,变证蜂起,或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并发症而引起死亡。由此看来家畜外感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兽医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5.
气分病是卫气营血辨证卫分病和气分病的合称,常以高热伤津为特征,也简称为气病,较为确切的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疫毒所引起的急性热性病和多种传染病的初始阶段。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是在伤寒六经辨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借用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来说明温热病的演变过程和病邪的位置(深浅),弥补了六经辨证的不足,丰富了外感辨证的内容。其主要精髓在于辨明热在“气”还是热在“血”。今就辨证论治部分气病谈浮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PC44-8菌液复制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展现风湿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其客观的病理学基础,表明卫气营血临证演变规律实质上是一个脏腑功能由亢奋到衰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液复制风湿病卫气营上证侯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发现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表明它演化规律实质上是一个脏腑功能由亢奋到衰竭的过程,其组织学结构的改变是脏腑衰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凡温病卫气营血证侯动物模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荣昌仔猪耳静脉注射巴氏杆菌液复制风温病卫气营血证侯动物模型,在卫,气,营,血证候各期处死仔猪,剖检,采取病料,Bouin's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发现风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及其逆传均有客观的物质基础,表明它演化规律实质上是一个脏腑功能由亢奋到衰竭的过程,其组织学结构的改变是脏腑衰竭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气分证是一种典型的温病证候。现代临床的许多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都有气分证表现。气分证是温热之邪入里,发生正盛邪实之争,机体证候表现以高热症状为主,并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常,是病机传变的关键时期。有关气分证的现代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模型制作、单一化的试验指标检测、气分证辨证分型及药效学评价方面,这些在单系统、单层次的研究难以全面揭示证候的科学内涵。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揭示气分证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和微观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论文综述了动物气分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白虎汤和气分证方证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畜禽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均属温病范畴。本文依据传统中兽医温病学理论,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对畜禽温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治法方药进行了分析归纳。卫分证发于疾病初期,以邪袭肺卫、卫气被郁为特征,主要包括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症状的卫外失司证和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肺失宣降证。若卫分证不解,热邪内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可发展为气分证,根据影响的脏腑不同,可表现为很多不同的证型,最常见的主要有热邪壅肺、肺胃热炽、肠腑热结、肠热下利、湿浊困阻中焦、湿热弥漫三焦等。营分证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为主要病变,热灼营阴、热入心包两种证型最常见。血分证是热邪深入血分的最危重阶段,以动血耗血为主要病机变化,常见证型为血热动血、气血两燔和血热动风。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前期热邪伤津,津液尚未完全恢复,多表现为肺胃阴伤证。在温病防治中,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程阶段,依据病因、病位、症状、病机,首先正确辨明证型,针对不同证型,制定相应的治法和方药,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曾遇18例高热病畜,其热上午轻,午后重,且口渴引饮,精神沉郁或烦躁,用抗菌素和解热剂,效果不佳。后来参照祖国医学气营两燔证治疗,收效满意。 (一)病因病机气营两蟠又叫气营同病,为气分邪热未罢,而营热又起,邪热同时炽盛于气分和营分的病证。夏日炎热,暑热之邪乘畜体虚弱或久病正伤而侵  相似文献   

12.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温热病邪引起的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里热证有热在气分、热在营血、气血同病、热在脏腑、热壅成毒、虚热内生等区分,所以治里热证的清热方剂又可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热解毒、清退虚热6类。此外,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亦温之类,暑自温而来”(《温病条辨》),故清热祛暑方剂亦属清热方剂  相似文献   

13.
家畜水气病的辨证论治杨恒怀(甘肃省舟曲县畜牧兽医站746300)家畜水气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马、牛。其主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劳役过度,过饮冷水或采食冰冻草料,寒夜露宿,被雨久淋,感受风寒湿邪,致使机体气血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水气运化失常,气...  相似文献   

14.
中兽医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兽医认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高热病,以下简称高热病)属中医温病,其在猪体的发病传变可用三焦,卫气营血辩证论治.兹就高热病的发病传变过程应用中兽医三焦、卫气营血辨证简要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肉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肉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概述肉鸡葡萄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然后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从中兽医学角度认识病鸡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肉鸡受葡萄球菌感染后,初期表现为里热证;当外邪侵犯机体心、脾、肾等经时,肉鸡出现皮下水肿现象,证型转化为阴虚证;根据卫气营血辨证,病鸡可出现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病证的典型症状变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用加味三黄汤、金葡散等方剂进行治疗,这为肉鸡葡萄球菌病的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中兽医的角度出发,对猪高热病的治疗提出了解表法、宣肺法、攻下法、通淋法、凉血法、刺络法以及吊黄法七种方法。一般而言,在温病初始阶段,热在卫分,一般采用辛凉解表以及刺络疗法进行治疗。热到气分后,如果出现邪热壅肺,则采用宣肺法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热结胃肠,则采用攻下法或者通淋法进行治疗。热在营血则采用清营凉血法进行治疗。吊黄法适用于卫分、气分、营分以及血分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从中兽医的角度出发,对猪高热病的治疗提出了解表法、宣肺法、攻下法、通淋法、凉血法、刺络法以及吊黄法七种方法。一般而言,在温病初始阶段,热在卫分,一般采用辛凉解表以及刺络疗法进行治疗。热到气分后,如果出现邪热壅肺,则采用宣肺法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热结胃肠,则采用攻下法或者通淋法进行治疗。热在营血则采用清营凉血法进行治疗。吊黄法适用于卫分、气分、营分以及血分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病、症、证的内容,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兽医典籍亦有叙述,但三者长期混同,义界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和中兽医学的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共商于同道。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一种常用辨证方法。温病是机体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等为  相似文献   

19.
穴位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重要。但在中兽医古籍中,对此无明确阐述。近年来,随着针灸疗法的发展,兽医针灸学者对此作了阐明。例如,《兽医针灸学》说:“穴位是畜体经络与脏腑之间经气输注、聚集所在的部位,也是用以通经调气、祛邪扶正、治疗各种疾病补虚泻实的刺激点。”《兽医针灸手册》说:“……是动物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所在……能把内脏机能的变化向外表传  相似文献   

20.
鸡大肠杆菌病是家禽养殖业中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强,抗生素药效降低,探索和改进临床治疗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从脏腑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等方面对该病进行分析。外邪(大肠杆菌)侵犯病鸡后机体表现为实热病证,心火亢盛、气血瘀滞、湿热内蕴;随着病情加重,表现为里虚病证,脾气虚弱、肝不藏血、肾气虚弱;在大肠杆菌病发病的不同阶段也可辨证为卫气营血中的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病证。治疗可采用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方法,并优先选择具有清热生津、燥湿解毒和涩肠止痢的中药。三黄汤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黄连解毒散具有清热凉血、止痢的功效,是治疗大肠杆菌病的代表性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