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研究分析了葡萄秋施基肥中化肥减量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葡萄品质的影响。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试验设CF+BF、0.9CF+1.2BF、0.8CF+1.4BF、0.7CF+1.6BF 4个处理,其中,CF为常规氮、磷、钾化肥用量,BF为常规生物有机肥用量。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用量(CF+BF)相比,化肥减量增施生物有机肥的3个处理(0.9CF+1.2BF、0.8CF+1.4BF、0.7CF+1.6BF)葡萄产量、硬度、糖度显著增加,葡萄的穗重分别增加了4.7%、9.4%和1%,单粒重分别增加5.8%、11.2%和1.8%,产量分别增加了3.4%、8.1%和1.1%,硬度分别增加了7.0%、9.0%和3.8%,糖度分别增加了6.5%、8.9%和3%。在本试验条件下,经综合考虑葡萄产量和品质等因素,化肥用量为常规用量的80%配施常规生物有机肥用量的140%处理(0.8CF+1.4BF)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无核处理对着色香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获得大量优质美味的着色香葡萄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奇宝+保美灵+必加处理在提高果实品质方面好于其他处理,75%赤霉素+农用链霉素+氯吡脲处理在提高产量方面好于其他处理。综上,奇宝+保美灵+必加及75%赤霉素+农用链霉素+氯吡脲均能显著提高着色香葡萄的商品性,可以在着色香葡萄无核栽培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克瑞森无核葡萄不同器官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研究了0.1%升汞不同浸泡时间处理葡萄带芽茎段外植体的消毒效果,不同抗褐变剂处理葡萄叶片外植体的效果,并筛选了适合葡萄带芽茎段诱导侧芽和不定根以及分别适合葡萄叶片和卷须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结果表明:适宜克瑞森无核葡萄带芽茎段外植体的0.1%升汞浸泡时间为6 min;适宜其叶片外植体的抗褐变剂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适宜其带芽茎段外植体侧芽萌发和不定根诱导的培养基是B5+30 g/L蔗糖+7 g/L琼脂+1.0 mg/L 6-BA+0.5 mg/L IBA;适宜其叶片和卷须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培养基为在B5+30 g/L蔗糖+7 g/L琼脂+1.5 g/L活性炭+0.5 mg/L 6-B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 mg/L 2,4-D。  相似文献   

4.
以喀什哈尔葡萄单芽茎段为材料,进行了离体组织培养并以实验获得的喀什哈尔葡萄组培苗进行了外植体器官直接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哈尔葡萄单芽茎段最适初始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01 mg/L,侧芽萌芽率达100;;最适继代培养基是:MS+KT 0.1 mg/L+IBA 0.4 mg/L,同时伸长生长与生根生长,生根率达100;.探讨了喀什哈尔葡萄器官再生的影响因素,并以叶片为试材,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 2.0 mg/L+IBA 0.2 mg/L ,再生率为14.3;;最佳生根培养基是MS+KT 0.1 mg/L+IBA 0.4 mg/L,生根效果良好,生根率为92;.  相似文献   

5.
<正>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葡萄投产面积在5000亩左右,近年来随着葡萄种植效益的提高,葡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扩大云天化品牌在昭通市场的知名度,积攒农户口碑,特做此试验示范。此试验使用云天化"镁立硼"复合肥+四全水溶肥+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金沙江尿  相似文献   

6.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研究施用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探索了葡萄生产中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和合理配比,旨在确定葡萄专用肥配方,为葡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的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m2施纯N25kg、P2O520kg和K2O30kg较适宜,三要素配比为1:0.8:1.2,其产量最高,商品性最好。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的贡献是氮肥磷肥钾肥。葡萄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投入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8552X2+37.920X+1574.0(R2=0.9600),Y=-1.1268X2+41.013X+1608.9(R2=0.9276),Y=-0.3349X2+22.099X+1615.7(R2=0.9258)。葡萄产量对土壤依存率为70.3%。从经济效益分析看,亦以每667m2施纯N25kg、P2O520kg和K2O30kg葡萄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给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和无毒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以花溪4和农院-11毛葡萄组培苗的茎尖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对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 BA 1.5 mg/L+ IBA 0.02 mg/L,离体培养成活率达93.8%以上,增殖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88.6%和5.8;茎尖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IBA 0.05~0.15 mg/L +IAA0.2 mg/L,生根成苗率为100%,建立了毛葡萄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鲜食葡萄苗木品质和良种繁育速度,以鲜食葡萄品种晶红宝为试验材料,探究培养基天然营养添加物的种类及浓度、外植体消毒时间、光周期、微嫁接方法和绑缚材料等因素对葡萄微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结合响应面法确定葡萄微嫁接苗组培最佳试验条件,优化葡萄微嫁接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0.2 mg/L IBA+1.0 mg/L 6-BA+0.2 mg/L NAA+30.0 g/L蔗糖+7.0 g/L琼脂培养基(pH 5.8~6.0)中添加香蕉泥可显著降低微嫁接苗的褐变率和污染率,促进不定根的伸长。响应面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葡萄微嫁接组培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氯化汞消毒7.1 min,光照17 h,香蕉泥浓度700 mg/L。在此基础上采用劈接法、锡箔纸作绑缚材料的葡萄微嫁接苗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战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179-4181
[目的]为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参考。[方法]设置畦灌+传统施肥、滴灌+专用肥1、滴灌+专用肥2、滴灌+专用肥3,共4个处理,研究露地葡萄滴灌专用肥的施用效果。[结果]滴灌处理润湿区域和非润湿区域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19%、11%~14%。3个滴灌处理的葡萄穗果数与果实重量均高于畦灌处理,产量显著增加,分别增产20.0%、14.9%、14.7%。专用肥3处理的葡萄果实Vc含量显著高于畦灌处理,专用肥2和专用肥3处理均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滴灌施肥的总施肥量比畦灌+传统施肥节省25.5%。[结论]滴灌施肥可以为葡萄提供合理的水分与养分,提高水肥利用率和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减少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葡萄霜霉病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2014年笔者调查了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田间发生情况.结果发现:六枝地区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严重,发病率高达82%,平均病情指数为26.5.另外,还在田间进行了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苯醚菌酯、银法利和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处理对葡萄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苯醚菌酯+6%抗坏血酸复配效果最好,达94.2%,可作为田间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推广药剂.  相似文献   

11.
以抗寒葡萄砧木品种--变叶葡萄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激素对其不定芽的诱导和芽增殖以及生根效应探讨对变叶葡萄砧木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叶葡萄砧木初代培养阶段最适培养基为GS+KT 0.5 mg/L+6-BA 0.5 mg/L+NAA 0.5 mg/L,在继代培养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是GS+NAA 0.1 mg/L,在生根培养阶段最适合的培养基是GS+IBA 0.2 mg/L.最适宜变叶葡萄砧木炼苗移栽的基质是肥土和木屑和腐熟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正>金秋时节,山东省郯城农商行扶持的千亩有机葡萄基地里,游人们在体验采摘的快乐。近年来,郯城县采取"基地+农商行+农户"的葡萄种植模式,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大棚控温、疏花疏果和套袋等技术,大大减少了葡萄的病虫害和农药污染,全部使用有机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葡萄绿色高效生产,促进葡萄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现葡萄霜霉病绿色、节本防控,试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阿泰灵、绿地康3号、维大力、粘虫板、绿盲蝽诱捕器、打药和锄草方式进行综合性研究,试验采用喷施生物药剂并减施化学农药的不同喷施方式对4年生峰光葡萄进行处理,并测定其霜霉病发病率及果实成熟情况。结果表明,在张家口地区采用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人工锄沟+机器旋耕+机器喷施农药+加施绿地康3号500倍液并减施40%杀菌剂+ 0.1%阿泰灵喷施2次并减施1次化学农药+0.1%维大力喷施2次并减施1次肥料+采用5m间距悬挂粘虫板和绿盲蝽诱捕器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防控成本降低281.2元/667 m2,峰光葡萄病害霜霉病发病率降低14.5%,霜霉病病情指数为2.9,对霜霉病的防治级别升为1级,增加峰光葡萄单粒重 2.58 g,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增加产量130 kg/667 m2。综合考虑,通过应用葡萄霜霉病绿色防控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为葡萄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葡萄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合葡萄悬浮细胞系快速稳定生长的培养体系。【方法】以鲜食葡萄巨峰的果皮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通过选择合适的激素配比及浓度、pH、蔗糖浓度等建立并优化葡萄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在B5+0.5 mg/L 6-BA+NAA条件下,NAA最适质量浓度为1 mg/L;在B5+0.5 mg/L 6-BA+2,4-D条件下,2,4-D最适质量浓度为1.0~2.0 mg/L;在B5+1 mg/L NAA+6-BA条件下,6-BA最适质量浓度为0.5~1.0 mg/L;在B5+2 mg/L 2,4-D+KT条件下,KT的最适质量浓度0.2 mg/L。在最佳蔗糖质量浓度30g/L、最适pH 5.5~5.8培养基条件下,建立了能快速生长的均一、稳定的巨峰葡萄细胞悬浮体系,优化了培养条件。【结论】适合葡萄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体系为:B5+250 mg/L水解酪蛋白+0.1 mg/L NAA+0.2 mg/L KT+30 g/L蔗糖+6 g/L琼脂;适合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的体系为:B5+1 mg/L NAA+0.5 mg/L 6-BA+30 g/L蔗糖和B5+250mg/L水解酪蛋白+0.1 mg/L NAA+0.2 mg/L KT+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紫秋葡萄苗木的快速繁殖问题,采用紫秋刺葡萄单芽茎段,研究了不同消毒剂类型、激素组合、培养基类型等对紫秋刺葡萄离体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无菌处理前提下,以0.1%的升汞处理3 min消毒效果最佳;筛选出最合适的芽诱导培养基为1/2 MS+1.5 mg/L BA+0.1 mg/L IBA;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BA+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5 mg/L NAA。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海盐县葡萄产业自2014年开始,出现了种植面积及产值双下降的问题,而应用大棚精品葡萄田间管理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及产值。为进一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培育好叶片、等距离规范定梢、扎丝缚梢、7+4叶剪梢+4叶摘心或7叶剪梢+8叶摘心、促使果实着色、病虫螨防治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毛萄萄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无菌苗幼叶为材料,研究了毛葡萄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方法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毛葡萄原生质体分离材料以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最好.毛葡萄愈伤组织在0.5 mol/L甘露醇中预处理90 min,CPW+13%甘露醇+2%纤维素酶+0.25%果胶酶+0.5%离析酶的酶液中酶解10 h,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6.24×106个/g,活力为86.83%.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14.5%烟梗灰生物芝麻饼肥在葡萄种植上的应用效果,于2013年以尿素+45%复合肥+硫酸钾+过磷酸钙作对照,开展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4.5%烟梗灰生物芝麻饼肥对金手指葡萄坐果和着色效果较好,且葡萄生长发育后期叶片颜色表现浓绿,而单施化肥的后期叶色较差;施用14.5%烟梗灰生物芝麻饼肥可极显著提高金手指葡萄产量,施用量以2 025 kg/hm2最佳。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30-36
以陕西关中地区产晚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进行连续3年集成全程温控精准管理、气调保鲜、化学保鲜剂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每箱装5 kg葡萄,经脉冲式杀菌+渗透式葡萄专用保鲜剂(7+2)处理,贮藏期间冷库温度控制在-0.5~-1.5℃时,可使晚熟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时间由原来的45~60 d延长到140~175 d,而葡萄综合品质不发生显著改变。因此,入库前脉冲式杀菌,入库后经渗透式葡萄专用保鲜剂杀菌,保鲜剂搭配方式及使用剂量为(7+2)组合时,为陕西关中地区产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20.
正德化县的"刺葡萄",是经过人工培养出来的野生品种。目前,德化县汤头乡刺葡萄无公害种植基地已近1000亩。通过"公司+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直接带动当地种植户和辐射周边,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文对"刺明珠"刺葡萄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帮助人们加深对刺葡萄的了解,从而提高刺葡萄的的丰产丰收。1德化县"刺明珠"刺葡萄的特点刺葡萄,其叶子为紫铜色,枝叶较为密集,并且有很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