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稳产、高效的粮食作物,经过多年的发展,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简述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秧向旱育秧、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目前,水稻无论从单产、总产,还是品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这些都离不开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5.
吴叔康 《云南农业》2014,(10):13-15
2008年以来,我省按照农业部的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和"高原粮仓"建设的要求,在全省组织开展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由小范围的专家产量向大面积农民产量的转变、由单项技术向集成技术的转变、由单纯技术推广向生产方式变革的转变,挖掘了现有品种和技术的增产潜力,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由密植向稀植的技术进步。 一、播前准备工作与播种 1、种子选用 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中晚熟品种,如农林314、农林315、丰优516、伊粳12等。  相似文献   

7.
《云南农业》2006,(8):6-7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经历了一个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带集聚、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以及资金密集型并重转变、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单一组织模式向多元化组织类型演进的过程,正在进入全面推进和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篮球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无身体接触到强烈对抗的发展历程,篮球技术训练方法与手段也不断推陈出新,向着更科学、更系统的方向发展。结合现代篮球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和探讨篮球单个技术、组合技术、假动作技术、特长技术和对抗技术的特点、发展规律及相互间的联系,论述了篮球技术系统训练的方法,为提高篮球技术训练的质量及推动篮球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水果分级检测高新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日本水果的现代 分级检测技术   日本消费者对水果的消费是非常挑剔的,其水果上市前都要经过分级包装。有些价值较高的水果,如冬季上市的西瓜要在标签上标出糖度数值。目前,在日本许多高新技术在水果检测领域得到应用。计算机技术、无损伤检测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分级检测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分级检测技术正在由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外部品质检测向内部品质检测、复杂化向简单化和方便化、规格标准的文字化向数字化、机械设备结构的复杂化向简单化、数据的人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方向转化。   1设备结构的简…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第7师不断加大棉花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由棉花常规品种的"密、矮、早"种植技术转向杂交棉76厘米等行距稀植技术,由棉花高产理论"以密争温"、"以群体增产"向"向光要棉"、"光温互补",提高光能利用率转变,从而实现了机采杂交棉高效优质,但杂交棉保苗问题却日益突显。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探讨杂交棉浅播  相似文献   

11.
冉平 《甘肃农业》2011,(12):60-61
定西市安定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当地“十年九旱”,抗旱生产是全区农业工作的重点。特别自2007年以来,安定区委、区政府抢抓全省旱作农业项目的实施机遇,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向科技要产出”,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科技抗旱,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全力来抓,极大地提高了降水利用率,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避早、由粗放耕作型向综合技术集成型、由依靠传统种植向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转变,显著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彻底扭转了“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2.
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简化栽培管理技术,尤其是免整枝技术是棉花由传统栽培管理向现代栽培管理的技术变革,亦是棉花种植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甘肃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水平、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甘肃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为推广节水农业新技术、由单项节水技术向综合技术发展、加强灌区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棉花播种技术也随之发展,由传统的直播,营养钵(块)育苗向无土无载体育苗方向发展。本文对各项棉花育苗技术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渐进的阶段性过程,现阶段农业的基本特征在于,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由自给半自给向全面商品化转变,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以原料产品生产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促进我国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从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主要措施、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栽培增产技术表现出由单项适用技术推广到技术集成与模式化栽培方向发展。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玉米栽培增产的基本趋势由提高单株生产力,到改善株型增大群体生产量,向提高群体整齐度、花后物质高效生产与转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善君 《安徽农学通报》2013,(10):75-76,108
从固镇县杨树营林实际出发,介绍了杨树溃疡病、草履蚧、杨小舟蛾、天牛等"一病三虫"的症状、生物习性、发生特点,详细总结了生产中常用的防治技术,并提出杨树病虫害的防治由只种树不管树逐步向种管并重转变、由以治为主逐步向以防为主、综合治理转变;由专业队防治逐步向群防群治转变等,对沿淮区域杨树病虫害防治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浏阳市马家湾村垫料养猪推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技术过程论的角度研究了生态农业技术 向产业技术转化的问题。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的转化,是技术整合、经济核算、政府激励和文化形塑几个环节综 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向产业技术转化的建议院吸引农民参与,为农民提供先进适用的生态农业技 术;政府积极扶持,让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在经济上受益;扩大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传统农耕向现代化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该文以果树栽培为例,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旨在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果树栽培水平,提高水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