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代杉木林地的地力衰退是围绕杉木产区林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该试验是在多代杉木人工低产林地上营造杉木优良种源子代苗、马尾松、桤木、泡桐、毛竹等多种树种混交林,以期通过生物自身的力量,改善林地土壤理化性和水肥条件,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东 《林业研究》2002,13(4):269-272
在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中,采集林地土和根际土,测定了氮、磷、钾浓度,目的是探讨养分条件变化在混交林增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土全氮浓度和水解氮浓度与水曲柳纯林相近,但要高于落叶松纯林。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全氮和水解氮浓度与纯林中的相近,而落叶松在混交林中根际土水解氮浓度明显高于纯林中的。混交林林地土全磷和全钾浓度与两个树种的纯林相差不大。混交林林地土有效磷、有效钾浓度均高于水曲柳纯林,而且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的有效磷和有效钾浓度与纯林中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高出44.1%~79.6%和13.5%~25.6%。这说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磷和钾的利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表2参15。  相似文献   

3.
固氮树种与非固氮树种混交林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固氮树种和非固氮树种混交林的研究现状。指出在贫瘠缺氮立地上,固氮树种可改善林地小气候,提高林分稳定性,改良土壤,改善非固氮树种氮素营养状况,促进其生长,增加林地产量;而在肥沃富氮立地上,混交效益不能充分体现,树木生长不变或反而下降。同时,对混交林树种间存在的复杂关系(特别是特殊的营养关系)及其造林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这种类型的混交林由于在贫瘠地造林及在林业中部分代替无机氮肥方面的巨大潜力,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林分组成对林下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阜新地区油松+樟子松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林分组成下对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指标的变化,来探讨当地混交林林地土壤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的pH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还呈酸性;混交林各层土壤的pH显著高于纯林,对于土壤酸化有改善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是随着土层的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混交林各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纯林,混交林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改善林地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是林业三大害虫之首,每年都给我国南方松林造成巨大的损失。几十年的防治实践证明,无论是化学防治,还是利用生物防治,都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危害;可是营造松阔混交林,改造纯马尾松林为松阔混交林是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可以做到长久控制松毛虫的危害,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又可减少防治费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在造针阔混交林时阔叶树混交最低比例多少时才能达到有虫不成灾是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国内未见有报道,因为在马尾松林中栽植阔叶树,从经济角度上看,改造比例大,投资就大,改造比例小又不能控制虫情发生。另外,从营林角度上看,马尾松林地往往造在地力贫瘠山坡上,植入的阔叶林难以成材,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森林和林业赵劼截至1986年,韩国的林地面积为653.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6%,其中针叶林占46%,阔叶林和混交林占27%。木材总蓄积量为1.793亿立方米,每公顷平均蓄积量27立方米,针叶林蓄积量占全部蓄积的45%,混交林占27%,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我省森林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林业生产中采取营造混交林和确定合理的林地清理、整地、幼林抚育、采伐利用方式及森林保护等方面的措施对策,旨在保护和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我省森林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混交林树种的选择解庆珂营造混交林是提高森林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森林环境,减少病虫害和火灾的措施之一。当前我国人工林中纯林多,混交林少,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在营造混交林方面,存在着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理论上,所有的林业...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各种树种的混合种植方式,也就是混交林种植,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利于保护森林物种的多样性。从实际的林业发展出发,对造林方法和混交林造林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于2014年11月—2016年7月对辖区内5 133.4 hm~2林地进行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普查结果表明,辖区内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33种,其中造成危害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9种。结合普查结果,对9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分布情况、危害特点等进行分析,认为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灾害性天气时常发生是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持续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提出改善林分结构、营造混交林、加强监测和除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结合嘉荫县的实地踏查,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形状指数、近圆指数、分维数、景观要素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H与均匀度E等指数来对嘉荫县森林景观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嘉荫县的景观类型可划分为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及其他林业用地,柞树林、杨树林、白桦林、黑桦林、针叶纯林、阔叶混交林、珍贵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农田、沼泽地和其他非林业用地等16类;嘉荫县的主要景观为阔叶混交林、农田、柞树林、白桦林和沼泽地,占了总面积的88.15%;嘉荫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不是很丰富,林业在嘉荫县占据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广西混交林树种选择及其营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混交林树种选择及其营造技术梁建平(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近年来,我区林业生产发展迅速,各地已消灭荒山,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突出的森林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面临着“无烟森林火灾”的威胁。因此,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造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彰武地区林地资源特点、结构和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彰武地区建设项目对林地需求量大,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林地经营结构不尽合理;林地利用缺少统一规划;林业投入资金不足,林地利用效果欠佳。彰武地区林业要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调整林地结构,造林要适地适树,多营造复层林、混交林,使树种多样化;要保护好林地,防止林地流失、沙化和沙漠化,及时补充林地,引导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14.
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克服个体林农山林面积小、林地分散、经营成本高等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弊端具有重要作用。成熟、规范的林业合作组织能有效调动林农、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开展,林业合作组织正处在起步阶段。认识和规范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摆在林业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张建德 《沙棘》2003,16(2):13-14
在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营造杨树沙棘混交林,能显著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杨树旺盛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加快林业生态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6.
对油松、蒙古栎人工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和土壤因子、气象因素的测试分析表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比油松纯林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益。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提高林分相对湿度、降低温度,从而增强树木的光合能力,提高树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杉木纯林、杉木巨尾桉混交林的林分生物量、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桉混交林林分的总蓄积量比杉木纯林高出26.41%,生物量则是纯林的1.6倍,大大地提高林分生产力。两种林分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相差不大,混交林土壤肥力略有下降,但混交林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因而营造杉木巨尾桉混交林是科学经营杉木连栽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毛竹半天然混交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调查研究毛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半天然混交林的生态条件、生长情况、结构和演替状况等问题。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竹阔混交林只要结构合理,就能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林内小气候、减少冰雪和病虫危害,提高毛竹林产量和质量。因此对大面积毛竹半天然混交林的经营、开发利用不宜一律强调改为纯林,应因林因地制宜,积极提倡混交林。  相似文献   

19.
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闽南山地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大量调查,分析了经营混交林与纯林对生物量及土壤肥力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对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林地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土壤水分、养分状况明显改善。建议今后应尽量避免连茬经营人工纯林,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生理指标和土壤因子、气象因子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得出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比油松纯林具有更大的生长优势和生态效益之结论。混交林能有效地改善林地土壤水肥状况,提高林分相对湿度,降低温度,从而增强树木的光合能力,提高树木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