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的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合《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与国内《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1995),采用两个规程中的低恒温烘箱法和高温烘箱法以及整粒烘干法,对目前常见的大粒农作物种子进行一系列的水分测定比较试验。从而探讨我国现行规程中水分测定方法(GB/T3543.6—1995)的合理性,以及整粒烘干法测定种子水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水分测定中的烘干时间国际规程比国内规程更为合理,且在采用高温烘箱法时国内国际两个规程测得的种子水分存在差异;适于采用高温烘箱法的作物种类同样也不适于采用低恒温烘箱法;而大粒农作物种子采用整粒烘干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棉花种子水分测定进行了多种方法比较,发现棉花种子纵切、横切、整粒高温烘干法与国际规定的棉花种子水分测定方法-磨碎或切成薄片低温烘干法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做了大量实验,经统计分析得出棉花种子水分测定可用整粒高温烘干法代替国际规定棉花种子水分测定方法。为棉花种子水分测定提供一个快速、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据GB 5009.3-2016测定花生果水分,结果发现样品前处理采用整粒粉碎后测定,测定结果与真实水分存在偏差,这主要是由于花生果的水分与花生果的组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花生果壳、果仁分别烘干测定水分,然后根据出仁率综合计算花生果水分,并与花生果整粒粉碎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花生果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2004-2005年,采用SB-900水分仪法和国标法两种方法对63个种子批次的棉花毛子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SB一900水分仪三个程序中任何一个程序测定毛子样品水分的测定值都高于该样品国标法的测定值。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很高.其中以水分仪法的613#程序代码和国标法的相关性最高为0.9559。由此得出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水分测定值的吻合率最高达61.9%。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西瓜种子水分测定时,样品的处理方法,按照GB3543—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规定,瓜类的大粒种子要连种皮剪成几段烘干测定,而国际种子检验规程1985年版规定须磨碎烘干测定。在我国目前检验水平和检验条件下,在种子水分测定时,采取哪种处理方法才能测定出种子真实水分?为此,我们进行了样品不同处理方法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方法测定棉花种子水分试验四川省绵阳市种子公司(621000)苗建伟魏东棉花种子的含水量在种子贮藏工作中显得十分重要,是影响棉种质量的重要因素。测定棉种水分时对棉种进行切片处理,这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切片过程中样品在空气中暴露...  相似文献   

7.
广州相思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5个年份24份广州相思子种子样品进行测定,发现广州相思子当年收获的种子发芽率较高(84%~92%),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发芽率逐年下降,贮藏3年以上的发芽率下降至0,确定发芽率是影响种子质量的首要因素.参照农作物种子质量分级指标,结合种子过筛分级结果,选择净度、水分、发芽率、千粒重作为种子质量分级指标,确定了广州相思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李瑞祥 《种子科技》2017,(8):149-150
开展农作物种子净度分析对于农作物种子质量的评价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净度分析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测定供检样品各种成分的重量百分率,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二是鉴别样品中异作物种子和杂质的种类。总结了农作物种子净度分析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4-2005年,采用SB-900水分仪法和国标法两种方法对63个种子批次的棉花毛子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SB-900水分仪三个程序中任何一个程序测定毛子样品水分的测定值都高于该样品国标法的测定值。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很高,其中以水分仪法的613#程序代码和国标法的相关性最高为0.9559。由此得出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水分测定值的吻合率最高达61.9%。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应用高恒温烘干法、微波加热法和种子水分速测仪法分别测定种子水分.结果表明,高恒温烘干法作为种子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种子水分,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专业的设备.种子水分速测仪仅局限于其规定的测量范围内测定种子水分变化.利用微波加热法在低档下连续加热紫花苜蓿种子9 min,再以1 min为单位加热3~5次即可基本烘干水分.测定水分值虽均低于高恒温烘干法,但在短时间内能够较准确测定高水分样品,对于及时快速确定苜蓿种子收获、加工以及贮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指导紫花苜蓿种子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种子》2021,(9)
参照《GB/T 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研究颠茄种子进行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分析最少试验量为3 g,送检样品量不低于30 g,净度分析过20目筛;百粒法测定千粒重;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种子整粒高恒温(130±2)℃烘干2 h;纵切或剥取种胚后在0.3%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中30℃避光染色3 h测定生命活力;30℃恒温或20℃/30℃变温黑暗条件下于双层滤纸上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取样方法对种子水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026)张淑敏国家标准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已于199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种子水分测定中,样品的代表性对获得正确结果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国家种子检验规程与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高温烘干法测定玉米种子水分,烘干时间上存在着差异,对水分测定结果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利用不同水分含量玉米种子样品进行了二者的对比实验研究,找出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测定水分的差异,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求得回归议程。据此回归议程可以已知一种规程测定出的种子水分,推算出另外一种规程测定出的该玉米种子水分,为玉米种子进行国际贸易提供了出具种子质量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棉花种子大多数脱绒、包衣后销售,脱绒前若水分高则脱绒时摩擦力大,引起发热,伤害种子;包衣后种子水分高不易储存,容易降低发芽率,所以各种子生产企业在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前都测定种子水分.按照 GB/T3543 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规定应采用低温 103℃烘 8h,时间长,影响种子加工.本研究通过高温烘干时间的改变,找出一个最接近于低温烘干法测定的烘干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回归方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种子检验规程与国际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高温烘干法测定玉米种子水分在烘干时间上存在着差异,利用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种子样品进行对比试验,找出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测定水分的差异,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求得回归方程,据此回此方程,可以利用一种规程测定出的种子水分,推算出另外一种规程测定出的该玉米种子水分,指出,这可为玉米种子进行国际贸易提供种子质量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苦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规范中药材种子市场,保证种子的质量,制定苦参种子检验规程。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和要求,对苦参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测定、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和生活力测定7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苦参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即最少扦样量为120 g;真实性检验采用形态观察和种子大小测量;百粒法测定千粒重;高温烘干法(131±2)℃烘干时间1.5 h测定水分;0.5%四唑溶液中35℃避光染色3 h测定生活力;种子置纸床上20℃培养,5~15天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规定:杂交玉米种子以品种纯度指标为划分种子质量级别的依据。主要的四项检测指标(水分、净度、发芽率、纯度)中,有一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即为不合格种子,禁止进入市场销售。2005年,农业部对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85家企业的144个样品中,  相似文献   

18.
种子水分测定值的偏离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水分是影响种子劣变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种子质量判定的重要依据。在种子水分测定过程中,常常由于不正确的方法和不严格的质量控制而导致水分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给用户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应注意种子水分控制,以确保种子水分测定值的准确。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种子水分含量的高低是种子能否安全贮藏的关键因素。在目前农村各家各户不具备水分测定仪器的情况下,通过眼看、手摸、牙咬、耳听等办法,可以综合判断种子水分的含量。下面介绍几种主要作物的种子含水量的感官判断方法。 1 稻、麦、玉米等种子水分含量的判断:如果用手插入种堆中感到有股冷气,用牙咬时较费力,发出的声音响亮,种子断面光滑,表明种子比较干燥,水分含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黑龙江省汤原县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虽然《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了大豆种子水分测定的方法,但是南于103±2℃烘干8h烘干时间太长,为了在春季种子质量监督抽查过程中,找出更快更好又比较准确的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不同测定方法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